吸收式光热独立自动调节透光结构、玻璃幕墙及外墙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4566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收式光热独立自动调节透光结构、玻璃幕墙及外墙窗,涉及玻璃窗技术领域,其中透光结构包括:照度调节装置,包括盛装有有色质的第一容器和盛装有无色透明质的第二容器,第一容器用于根据外界光照和温度的变化以注入或挥发出水溶液的方式控制有色质的液面高度变化以调节穿透射过第一容器的光照和温度,第二容器用于为第一容器提供所需注入的水溶液或储存从第一容器中挥发出的水溶液;以及热量调节装置,包括导热装置和热交换腔,导热装置用于建立包括外界、照度调节装置和热交换腔之间的热交换连接,热交换腔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位于室内同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对照度和热量的分别自动调节。

Absorption type light and heat independent automatic adjustment light transmission structure, glass curtain wall and external wall wind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收式光热独立自动调节透光结构、玻璃幕墙及外墙窗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窗
,具体涉及一种吸收式光热独立自动调节透光结构、玻璃幕墙及外墙窗。
技术介绍
为了美观新颖,采用大面积的玻璃窗或玻璃幕墙作为建筑物的围护结构目前已经非常普及,然而这类建筑物的窗墙比通常很大,因此极易产生眩光和热负荷过大等问题。目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些解决方案中主要采用自动调节式遮阳百叶、电控变色玻璃等技术。但是这些技术在调节照度的同时还会影响到进入室内的热量。当建筑物光照和热量的需求不一致时,这些技术则无法同时满足照度与热量的分别调节需求。另一些解决方案中主要采用光栅镜对光的反射作用,例如中国专利CN201650032U中公开了一种能调节光照度的节能玻璃窗,其利用在光栅条的一面涂有黑漆,使既能利用光栅镜反射太阳光线,又能利用黑漆吸收太阳光的热量,这样虽然能同时调节光照和热量,但是光照和热量的调节还是联动的,也是无法同时满足照度与热量的分别调节需求,并且也没有能够实现自动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收式光热独立自动调节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照度调节装置(1),包括盛装有有色质的第一容器(11)和盛装有无色透明质的第二容器(12),第一容器(11)和第二容器(12)沿墙体厚度方向顺次排列,第一容器(11)的上部与第二容器(12)的上部连通,第一容器(11)用于根据外界光照和温度的变化以注入或挥发出水溶液的方式控制有色质的液面高度变化以调节穿透射过第一容器的光照和温度,第二容器(12)用于为第一容器(11)提供所需注入的水溶液或储存从第一容器(11)中挥发出的水溶液;以及/n热量调节装置(2),包括导热装置(21)和热交换腔(22),导热装置(21)连接位于照度调节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收式光热独立自动调节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照度调节装置(1),包括盛装有有色质的第一容器(11)和盛装有无色透明质的第二容器(12),第一容器(11)和第二容器(12)沿墙体厚度方向顺次排列,第一容器(11)的上部与第二容器(12)的上部连通,第一容器(11)用于根据外界光照和温度的变化以注入或挥发出水溶液的方式控制有色质的液面高度变化以调节穿透射过第一容器的光照和温度,第二容器(12)用于为第一容器(11)提供所需注入的水溶液或储存从第一容器(11)中挥发出的水溶液;以及
热量调节装置(2),包括导热装置(21)和热交换腔(22),导热装置(21)连接位于照度调节装置(1)的上方和/或下方,用于建立包括外界、照度调节装置(1)和热交换腔(22)之间的热交换连接,热交换腔(22)包括进气口(221)和出气口(222),进气口(221)和出气口(222)位于室内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式光热独立自动调节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11)位于靠近外界的一侧;或者
所述第一容器(11)位于靠近室内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式光热独立自动调节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11)包括:
光调节装置(111),位于第一容器(11)的下部,用于有色质的液面高度在光调节装置(111)内随外界光照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以及
集液装置(112),位于第一容器(11)的上部,用于将从第二容器(12)蒸发出的水溶液进行凝结并收集注入到光调节装置(111)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式光热独立自动调节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装置(112)包括:
凝结组件(1121),连接位于第二容器(12)中无色透明质的上方,凝结组件(1121)的靠近无色透明质的一侧面为斜面,斜面的倾斜方向为能使斜面上凝结出的水溶液流向光调节装置(111)内的方向,凝结组件(1121)用于凝结从第二容器(12)蒸发出的水溶液;以及
导流透明组件(1122),倾斜连接位于凝结组件(1121)的斜面下方,导流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永张思斌赵玉清高建岭张叶
申请(专利权)人:北方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