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景观照明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452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景观照明亭,包括亭顶盖,亭顶盖下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固定板下端面设有若干支撑柱,亭顶盖外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座,每一个固定座上端面分别设有绿植盆,绿植盆包括绿植盆本体,绿植盆本体内部设有限位块,限位块固定连接有吸水绳的一端,吸水绳的另一端依次贯穿亭顶盖、蓄水箱侧壁到达蓄水箱内部,蓄水箱设置在固定板上方,蓄水箱底壁连通有输水管的一端,输水管的另一端深入地下并固定连接有水泵的输出端;每一个固定座下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彩色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很好的解决现有技术中景观园林的观赏性不够的缺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景观照明亭
本技术涉及照明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景观照明亭。
技术介绍
亭(凉亭)是一种中国传统建筑,源于周代。多建于路旁,供行人休息、乘凉或观景用。亭一般为开敞性结构,没有围墙,顶部可分为六角、八角、圆形等多种形状。因为造型轻巧,选材不拘,布设灵活而被广泛应用在园林建筑之中。现有技术中的景观用凉亭的功能基本上较为单一就是乘凉,而且凉亭也不会专门配置照明灯,较多的就是小型的观赏灯,不能起到很好的照明作用,而且凉亭除了自身造型的设计以外很少有绿植,导致凉亭的观赏性不够。为此提出一种智能景观照明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景观照明亭,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智能景观照明亭,包括亭顶盖,所述亭顶盖下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端面设有若干支撑柱,所述亭顶盖外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座,每一个所述固定座上端面分别设有绿植盆,所述绿植盆包括绿植盆本体,所述绿植盆本体内部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有吸水绳的一端,所述吸水绳的另一端依次贯穿亭顶盖、蓄水箱侧壁到达蓄水箱内部,所述蓄水箱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方,所述蓄水箱底壁连通有输水管的一端,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深入地下并固定连接有水泵的输出端;每一个所述固定座下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彩色灯;所述彩色灯、水泵与外部电源形成闭合回路。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上端面开设有用于稳定绿植盆的限位槽。优选的,所述限位槽四周环形阵列有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座的上端面,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卡块,所述限位卡块活动卡接在所述绿植盆本体外侧壁所开设的限位卡槽内。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下端面矩形阵列有多个照明灯。优选的,所述输水管套接有保护套筒。优选的,所述保护套筒上固定连接有坐凳,所述坐凳远离所述保护套筒的一端下端面铰接有支撑杆。优选的,每一个所述彩色灯外部均设有防水保护罩。优选的,所述吸水绳与所述亭顶盖相接触部位固定安装有密封圈。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景观照明亭,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设置水泵将水输入蓄水箱内部,绿植通过吸水绳给植物进行水分的补充,在需要的时候,照明灯与彩色灯接通外界电源,启动照明与观赏作用。2.通过设置限位槽、连接杆、限位卡块和限位卡槽,对绿植盆进行固定限位,保证绿植盆的稳定性。3.通过设置可以转动的支撑杆,能够在对景观亭进行清理打扫的时候,便于转动至与坐凳平行,便于清扫。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很好的解决现有技术中景观园林的观赏性不够的缺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绿植盆与固定座位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亭顶盖,2-固定板,3-支撑柱,4-保护套筒,5-坐凳,6-支撑杆,7-蓄水箱,8-输水管,9-绿植盆,10-固定座,11-彩色灯,12-防水保护罩,13-限位槽,14-连接杆,15-限位卡块,16-照明灯,17-水泵,18-密封圈,901-绿植盆本体,902-限位卡槽,903-吸水绳,904-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智能景观照明亭,包括亭顶盖1,亭顶盖1下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2,固定板2下端面设有若干支撑柱3,亭顶盖1外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座10,每一个固定座10上端面分别设有绿植盆9,绿植盆9包括绿植盆本体901,绿植盆本体901内部设有限位块904,限位块904固定连接有吸水绳903的一端,吸水绳903的另一端依次贯穿亭顶盖1、蓄水箱7侧壁到达蓄水箱7内部,蓄水箱7设置在固定板2上方,蓄水箱7底壁连通有输水管8的一端,输水管8的另一端深入地下并固定连接有水泵17的输出端;每一个固定座10下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彩色灯11;彩色灯11、水泵17与外部电源形成闭合回路。进一步的,固定座10上端面开设有用于稳定绿植盆9的限位槽13。进一步的,限位槽13四周环形阵列有多个连接杆14,连接杆14的一端铰接在固定座10的上端面,连接杆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卡块15,限位卡块15活动卡接在绿植盆本体901外侧壁所开设的限位卡槽902内。进一步的,固定板2下端面矩形阵列有多个照明灯16。进一步的,输水管8套接有保护套筒4。进一步的,保护套筒4上固定连接有坐凳5,坐凳5远离保护套筒4的一端下端面铰接有支撑杆6。进一步的,每一个彩色灯11外部均设有防水保护罩12。进一步的,吸水绳903与亭顶盖1相接触部位固定安装有密封圈18。实施例一请参照图1-3,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为:一种智能景观照明亭,包括亭顶盖1,亭顶盖1下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2,固定板2下端面设有若干支撑柱3,亭顶盖1外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座10,固定座10上端面开设有用于稳定绿植盆9的限位槽13,每一个固定座10上端面分别设有绿植盆9,绿植盆9包括绿植盆本体901,绿植盆本体901内部设有限位块904,限位块904固定连接有吸水绳903的一端,吸水绳903的另一端依次贯穿亭顶盖1、蓄水箱7侧壁到达蓄水箱7内部,蓄水箱7设置在固定板2上方,蓄水箱7底壁连通有输水管8的一端,输水管8的另一端深入地下并固定连接有水泵17的输出端;每一个固定座10下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彩色灯11,每一个彩色灯11外部均设有防水保护罩12;彩色灯11、水泵17与外部电源形成闭合回路。实施例二请参照图1-3,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为:一种智能景观照明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限位槽13四周环形阵列有多个连接杆14,连接杆14的一端铰接在固定座10的上端面,连接杆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卡块15,限位卡块15活动卡接在绿植盆本体901外侧壁所开设的限位卡槽902内。实施例三请参照图1-3,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三为:一种智能景观照明亭,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还包括固定板2下端面矩形阵列有多个照明灯16。实施例四请参照图1-3,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四为:一种智能景观照明亭,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还包括输水管8套接有保护套筒4,保护套筒4上固定连接有坐凳5,坐凳5远离保护套筒4的一端下端面铰接有支撑杆6。实施例五请参照图1-3,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五为:一种智能景观照明亭,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还包括吸水绳903与亭顶盖1相接触部位固定安装有密封圈18。综上,通过水泵17接通外部电源,将水输入蓄水箱7内部,绿植通过吸水绳903给植物进行水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景观照明亭,其特征在于:包括亭顶盖(1),所述亭顶盖(1)下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下端面设有若干支撑柱(3);/n所述亭顶盖(1)外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座(10),每一个所述固定座(10)上端面分别设有绿植盆(9),所述绿植盆(9)包括绿植盆本体(901),所述绿植盆本体(901)内部设有限位块(904),所述限位块(904)固定连接有吸水绳(903)的一端,所述吸水绳(903)的另一端依次贯穿亭顶盖(1)、蓄水箱(7)侧壁到达蓄水箱(7)内部,所述蓄水箱(7)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上方,所述蓄水箱(7)底壁连通有输水管(8)的一端,所述输水管(8)的另一端深入地下并固定连接有水泵(17)的输出端;/n每一个所述固定座(10)下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彩色灯(11);/n所述彩色灯(11)、水泵(17)与外部电源形成闭合回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景观照明亭,其特征在于:包括亭顶盖(1),所述亭顶盖(1)下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下端面设有若干支撑柱(3);
所述亭顶盖(1)外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座(10),每一个所述固定座(10)上端面分别设有绿植盆(9),所述绿植盆(9)包括绿植盆本体(901),所述绿植盆本体(901)内部设有限位块(904),所述限位块(904)固定连接有吸水绳(903)的一端,所述吸水绳(903)的另一端依次贯穿亭顶盖(1)、蓄水箱(7)侧壁到达蓄水箱(7)内部,所述蓄水箱(7)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上方,所述蓄水箱(7)底壁连通有输水管(8)的一端,所述输水管(8)的另一端深入地下并固定连接有水泵(17)的输出端;
每一个所述固定座(10)下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彩色灯(11);
所述彩色灯(11)、水泵(17)与外部电源形成闭合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景观照明亭,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0)上端面开设有用于稳定绿植盆(9)的限位槽(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景观照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思迪恩深圳智能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