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4518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施工支撑装置,属于建筑工具领域,该施工支撑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将底板摆放在适当位置地面上,然后下压顶板压缩弹簧,将次级支撑板挡在适当的挡板中间,让次级铰链顶部顶住支撑起建筑材料。放开顶板,让所有弹簧反弹,便可紧固地支撑起建筑材料,弹簧会一直给建筑材料预紧力。该施工支撑装置设计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支撑起不同高度的建筑材料,而且结构稳定,受力后不易断裂,使用寿命长。

A construction suppor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具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施工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地上,建筑施工人员常常需要将高处的建筑工具支撑住,例如建筑模板、安装的框架等。而现在的操作方法一般是使用木棍或者竹子等杆状物撑住。但是普通的木棍或竹子等杆状物无法自由地伸长或缩短,不能够适应不同场合的使用。而且杆状物结构简单,自身的支撑力有限,在支撑较重物体时容易变形弯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施工支撑装置,以解决现有支撑装置无法调节高度,易变形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该施工支撑装置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矩形板状的顶板和矩形板状的底板,顶板和底板之间通过若干尺寸相同的弹簧连接,顶板的一端通过初级铰链连接有矩形板状的初级支撑板,初级支撑板端部通过次级铰链连接有矩形板状的次级支撑板,顶板的上表面垂直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挡板,初级支撑板和次级支撑板的长度均比顶板的长度长。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初级支撑板和次级支撑板均由不锈钢制造,初级支撑板和次级支撑板均通过螺钉与次级铰链连接,初级支撑板通过螺钉与初级铰链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顶板、底板、挡板均由不锈钢制造,顶板通过螺钉与初级铰链连接,顶板通过焊接与挡板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弹簧均由弹簧钢制造,弹簧均通过焊接与顶板和底板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该施工支撑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将底板摆放在适当位置地面上,然后下压顶板压缩弹簧,将次级支撑板挡在适当的挡板中间,让次级铰链顶部顶住支撑起建筑材料。放开顶板,让所有弹簧反弹,便可紧固地支撑起建筑材料,弹簧会一直给建筑材料预紧力。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施工支撑装置设计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支撑起不同高度的建筑材料,而且结构稳定,受力后不易断裂,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施工支撑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施工支撑装置的俯视图;其中,1—初级支撑板、2—次级支撑板、3—顶板、4—底板、5—挡板、6—弹簧、7—初级铰链、8—次级铰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2所示:该施工支撑装置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矩形板状的顶板3和矩形板状的底板4,顶板3和底板4之间通过若干尺寸相同的弹簧6连接,顶板3的一端通过初级铰链7连接有矩形板状的初级支撑板1,初级支撑板1端部通过次级铰链8连接有矩形板状的次级支撑板2,初级支撑板1和次级支撑板2均可以围绕初级铰链7或者次级铰链8旋转。顶板3的表面垂直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矩形板状挡板5,初级支撑板1和次级支撑板2的长度均比顶板3的长度长。不使用的时候将初级支撑板1放平至顶板3上方,次级支撑板2沿次级铰链8折叠至初级支撑板1的上方;在使用的时候将初级支撑板1沿初级铰链7支起来,将次级支撑板2卡在挡板5旁,此时初级支撑板1、次级支撑板2以及顶板3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次级支撑板2卡在不同位置的挡板5对可以整个装置的高度进行调整。实施例2:本实施例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其中初级支撑板1和次级支撑板2均由不锈钢制造,坚固耐用,且耐腐蚀性能好,初级支撑板1和次级支撑板2均通过螺钉与次级铰链8连接,初级支撑板1通过螺钉与初级铰链7连接,次级铰链8和初级铰链7均采用常规的铰链。顶板3、底板4、挡板5均由不锈钢制造,坚固耐用,且耐腐蚀性能好,顶板3通过螺钉与初级铰链7连接,顶板3通过焊接与挡板5连接。弹簧6均由弹簧钢制造,硬度大,弹性良好,弹簧6均通过焊接与顶板3和底板4连接。本施工支撑装置设计成大约一层楼高的高度,主要用于室内建筑模板的支撑或者支撑所需的建筑材料。在使用该施工支撑装置支撑建筑模板如室内的顶梁时,将底板4摆放在适当位置地面上,然后下压顶板3压缩弹簧6,将次级支撑板2挡在适当的挡板5中间支撑住,让次级铰链8顶部顶住支撑起建筑材料。初级支撑板1、次级支撑板2、顶板3组成稳固地三角形板状结构支撑起建筑材料,稳定性良好。放开顶板3,让所有弹簧6反弹,便可紧固地支撑起建筑模板,弹簧6会一直给建筑模板预紧力,根据实际所支撑空间的需要,将多个该施工支撑装置同时使用。该施工支撑装置放置在室内或者室外支撑建筑材料时,可以同时使用2个或者更多个,将每个施工支撑装置调整至同一高度,可以在顶部的次级铰链8的上方放置一块平板,再将建筑材料放置在其上方。本装置整体结构设计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支撑起不同高度的建筑材料,而且结构稳定,受力后不易断裂,使用寿命长。以上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矩形板状的顶板(3)和矩形板状的底板(4),顶板(3)和底板(4)之间通过若干尺寸相同的弹簧(6)连接,顶板(3)的一端通过初级铰链(7)连接有矩形板状的初级支撑板(1),初级支撑板(1)的另一端通过次级铰链(8)连接有矩形板状的次级支撑板(2),顶板(3)的上表面垂直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挡板(5),初级支撑板(1)和次级支撑板(2)的长度均比顶板(3)的长度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矩形板状的顶板(3)和矩形板状的底板(4),顶板(3)和底板(4)之间通过若干尺寸相同的弹簧(6)连接,顶板(3)的一端通过初级铰链(7)连接有矩形板状的初级支撑板(1),初级支撑板(1)的另一端通过次级铰链(8)连接有矩形板状的次级支撑板(2),顶板(3)的上表面垂直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挡板(5),初级支撑板(1)和次级支撑板(2)的长度均比顶板(3)的长度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加有谢洪涛陈随海张修吴承坤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