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火抖动改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446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熄火抖动改善方法,所述熄火抖动改善方法包括:发动机控制单元接收到熄火信号,进入发动机熄火过程;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发出控制信号继续控制流量控制阀开启;凸轮轴转动驱动高压油泵工作;在所述发动机熄火过程中的瞬时转速波动上升阶段,将所述流量控制阀的泵油持续角调到最大,减小发动机转速波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法,利用了高压油泵由凸轮轴驱动,而反过来高压油泵在工作时会给凸轮轴施加一定的阻力,进而在所述发动机熄火过程中的转速瞬时转速波动上升阶段,将所述流量控制阀的泵油持续角调到最大,使得高压油泵对凸轮轴的阻力最大,从而能在最大程度上的减少熄火过程中发动机转速的峰值震荡,从而减少熄火过程中的振动,缩短熄火时间。

Improvement method of flameout ji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熄火抖动改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电子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熄火抖动改善方法。
技术介绍
三缸机和四缸机的气缸都是呈一线排列的,因为三缸发动机中三缸的点火顺序只能是123依次点火,活塞在做功冲程中就容易形成律动,而四缸的发动机点火顺序一般是1342,也就是第1缸做功后,第3缸做功,第4缸做功,第2缸做功,这样,每一缸做功时会起到抵消前一缸做功的震动,发动机整体震动也就小了,如果是六缸直列式的发动机,点火顺序一般是142635或者是153624,这样设计各缸的点火做功顺序,目的就是减小发动机的震动。所以,理论上得出的结论是,气缸的点火做功顺序决定了三缸要比四缸抖动厉害。三缸机相对于四缸机,由于凸轮每转一周泵气次数少1次,相应的泵气损失和摩擦损失都会有所减小,所以阻力小;另外在同样的共振频率下,三缸机由于凸轮每周少做功一次,因此要更高的转速才能达到共振,共振转速高。三缸机相对于四缸机阻力小并且共振转速高,因此三缸机相对于四缸机熄火过程时间会变长,振动会加大。尤其是对于配置了双质量飞轮的三缸机,共振点比较低,熄火抖动尤为明显,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车辆熄火过程的舒适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熄火抖动改善方法,以解决三缸机由于运转不平顺的特性在熄火过程中容易产生振动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熄火抖动改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发动机控制单元接收到熄火信号,进入发动机熄火过程;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发出控制信号继续控制流量控制阀开启;凸轮轴转动驱动高压油泵工作;在所述发动机熄火过程中的瞬时转速波动上升阶段,将所述流量控制阀的泵油持续角调到最大,减小发动机转速波动。可选的,在所述发动机转速从上止点上升到峰值的过程与所述高压油泵供油的行程的重合区域将所述流量控制阀的泵油持续角调到最大。可选的,通过一熄火抖动控制系统实现所述熄火抖动改善方法,所述熄火抖动控制系统包括发动机控制单元,高压油泵,凸轮轴及轨压传感器;所述高压油泵包括低压汽油进口,低压油轨,流量控制阀,单向阀,柱塞腔,柱塞,高压油轨及高压汽油出口;所述低压汽油进口通过所述低压油轨与所述流量控制阀的一端相连,所述流量控制阀的另一端与所述柱塞腔的一端相连,所述柱塞腔的另一端与所述柱塞的一端套接,所述柱塞的另一端与所述凸轮轴的一端相连,所述柱塞腔的又一端与所述单向阀的一端相连,所述单向阀的另一端与所述高压油轨的一端相连,所述高压油轨的另一端与所述高压汽油出口相连。可选的,在所述高压汽油出口处设置有轨压传感器,所述凸轮轴转动驱动所述高压油泵工作,所述轨压传感器检测所述高压汽油出口的压力并将轨压信号传送给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根据轨压信号调节所述流量控制阀的泵油持续角。可选的,所述凸轮轴转动驱动所述柱塞做往复运动,将所述低压油轨中的低压油压入所述高压油轨中。可选的,所述柱塞下行,所述流量控制阀打开,所述单向阀关闭,所述柱塞将低压油吸入所述柱塞腔中。可选的,所述柱塞上行,所述流量控制阀关闭,所述单向阀打开,所述柱塞腔中的高压油被压入所述高压油轨中排出。可选的,在所述发动机熄火过程中的瞬时转速波动上升阶段中,将所述流量控制阀的泵油持续角调到最大,所述高压油泵向所述凸轮轴施加阻力,减小所述凸轮轴的转速波动。可选的,施加阻力后产生阻力矩的范围为3~5Nm。可选的,所述流量控制阀的泵油持续角调到最大以提供6~8Nm峰值扭矩。可选的,所述流量控制阀的泵油持续角最大为120度曲轴转角。综上所述,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熄火抖动改善方法中,所述熄火抖动改善方法包括:发动机控制单元接收到熄火信号,进入发动机熄火过程;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发出控制信号继续控制流量控制阀开启;凸轮轴转动驱动高压油泵工作;在所述发动机熄火过程中的瞬时转速波动上升阶段,将所述流量控制阀的泵油持续角调到最大,减小发动机转速波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法,利用了高压油泵由凸轮轴驱动,而反过来高压油泵在工作时会给凸轮轴施加一定的阻力,进而在所述发动机熄火过程中的转速瞬时转速波动上升阶段,,将所述流量控制阀的泵油持续角调到最大,使得高压油泵对凸轮轴的阻力最大,从而能在最大程度上的减少熄火过程中发动机转速的峰值震荡,从而减少熄火过程中的振动,缩短熄火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熄火抖动改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熄火抖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转速与高压油泵泵油行程的波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轨压控制的发动机瞬时转速波形与原始瞬时转速波形的一对比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基于轨压控制的发动机瞬时转速波形与原始瞬时转速波形的又一对比图;其中,11-高压油泵;110-低压汽油进口;111-低压油轨;112-流量控制阀;113-柱塞;114-单向阀;115-柱塞腔;116-高压油轨;117-高压汽油出口;12-轨压传感器;13-凸轮轴;14-发动机控制单元;21-高压油泵泵油行程;22-发动机瞬时转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和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正如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三缸机的气缸呈一线排列,三缸发动机中三缸的点火顺序只能是123依次点火,活塞在做功冲程中就容易形成律动,气缸的点火做功顺序决定了三缸要比四缸抖动厉害,三缸机由于运转不平顺的特性在熄火过程中容易产生振动(转速波动),尤其是对于配置了双质量飞轮的三缸机,共振点比较低,熄火抖动尤为明显,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车辆熄火过程的舒适性。因此,在汽车电子制造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熄火抖动改善方法。参阅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熄火抖动改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熄火抖动改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发动机控制单元接收到熄火信号,进入发动机熄火过程;步骤S2: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发出控制信号继续控制流量控制阀开启;步骤S3:所述凸轮轴转动驱动所述高压油泵工作;步骤S4:在所述发动机熄火过程中的瞬时转速波动上升阶段,将所述流量控制阀的泵油持续角调到最大,减小发动机转速波动。进一步的,提供一熄火抖动控制系统,具体的,参阅图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熄火抖动控制系统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熄火抖动控制系统包括发动机控制单元14(ECU),凸轮轴13,高压油泵11和轨压传感器12;其中,所述高压油泵11包括低压汽油进口110,低压油轨111,流量控制阀112,单向阀114,柱塞腔115,柱塞113,高压油轨116及高压汽油出口118;,所述低压汽油进口110通过所述低压油轨111与所述流量控制阀112的一端相连,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熄火抖动改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发动机控制单元接收到熄火信号,进入发动机熄火过程;/n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发出控制信号继续控制流量控制阀开启;/n凸轮轴转动驱动高压油泵工作;以及/n在所述发动机熄火过程中的瞬时转速波动上升阶段,将所述流量控制阀的泵油持续角调到最大,减小发动机转速波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熄火抖动改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发动机控制单元接收到熄火信号,进入发动机熄火过程;
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发出控制信号继续控制流量控制阀开启;
凸轮轴转动驱动高压油泵工作;以及
在所述发动机熄火过程中的瞬时转速波动上升阶段,将所述流量控制阀的泵油持续角调到最大,减小发动机转速波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熄火抖动改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动机转速从上止点上升到峰值的过程与所述高压油泵供油的行程的重合区域将所述流量控制阀的泵油持续角调到最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熄火抖动改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油泵包括低压汽油进口,低压油轨,流量控制阀,单向阀,柱塞腔,柱塞,高压油轨及高压汽油出口;
所述低压汽油进口通过所述低压油轨与所述流量控制阀的一端相连,所述流量控制阀的另一端与所述柱塞腔的一端相连,所述柱塞腔的另一端与所述柱塞的一端套接,所述柱塞的另一端与所述凸轮轴的一端相连,所述柱塞腔的又一端与所述单向阀的一端相连,所述单向阀的另一端与所述高压油轨的一端相连,所述高压油轨的另一端与所述高压汽油出口相连。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熄火抖动改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高压汽油出口处设置有轨压传感器,所述凸轮轴转动驱动所述高压油泵工作,所述轨压传感器检测所述高压汽油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兵黄晓攀翁乙文
申请(专利权)人: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