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凤仪专利>正文

摩托车电子式后备箱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4408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电子式后备箱锁,包括底盖、锁盖、电机、主控PCB、齿轮组、连杆、锁舌、密封圈、连接器及感应单元;所述的底盖与锁盖扣接在一起,电机、主控PCB、齿轮组、连杆、锁舌、连接器皆安装在底盖与锁盖构成的容置空间内,电机通过齿轮组与连杆连接,连杆与锁舌连接,锁舌活动套置在底盖与锁盖之间的锁舌槽内并可在连杆的驱动下伸出或缩回锁舌槽;所述的连接器与主控PCB电连接,主控PCB与电机电连接。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电机通过齿轮组、连杆可驱动锁舌移动,主控PCB控制电机动作,通过与摩托车的主控主机可以实现一键开锁,满足共享摩托车的各项要求;同时在底盖与锁盖之间设有密封圈可以有效的保护电机和锁具的寿命。

Motorcycle electronic trunk 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摩托车电子式后备箱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锁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摩托车电子式后备箱锁。
技术介绍
传统的摩托车后备箱锁多为机械式的结构,虽然成本低廉,但往往存在较多的缺点,例如:A机械锁开锁的方式和功能单一,只能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开锁,无法实现开锁时的力学控制及其它功能;B机械锁开锁的功能单一,只能实现简单的开关锁,对于是否锁紧或锁到位,无法控制和反馈,往往需要人工多次的确认;C机械锁不防水、防尘,锁容易失效或损坏;D传统的机械锁无法广泛应用于“共享机车”这一新兴的行业,钥匙的传递很困难;E机械锁的安全系数较低,极容易被开锁,无法实现保护机车内的财产安全;F无法实现蓝牙或其它功能智能开锁。鉴于现有的摩托车后备箱锁存在的以上缺陷,市场上迫切的需要一种摩托车电子式后备箱锁及其系统来解决上述机械式的机车锁存在的缺陷。2)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现有技术情况说明依据市场上现有的相关产品,大多数摩托车电子式锁多用于摩托车龙头,车轮等上面,主要应用于摩托车的防盗上,目前市场上较少有摩托车电子锁应用于共享摩托车及其后备箱智能应用的相关产品和专利。基于已经公布的CN101811528A的专利技术专利,此种电子锁应用于摩托车的龙头,该专利技术主要解决传统摩托车机械式龙头锁的防盗和解决骑行前忘带钥匙等缺陷。该专利技术专利的技术方案通过主控芯片及其电路板控制电机带动齿轮进行传动,同时将齿轮的轴向转动转变为线性的滑块运动,从而实现自动开锁或者关锁的目的。该专利技术相比较传统的机械式开锁的结构,确实有所改进,但是仍然存在以下几个缺陷:1.该锁长期暴露在户外,防水、防尘及耐老化的要求极高,但该专利技术及并没有公布及防水、防尘及耐老化、耐高温的设计方案。2.从该专利技术公布的结构看,此产品整体结构尺寸并不大,多应用微型电机,但该专利技术只有两级传动且只有一级减速,减速比较小,锁舌的滑块运动速度较快,没有机械式的限位机构,会出现反馈延时的情况,极容易将传感器打坏。3.该套系统功能较为单一,只能简单的进行开关锁的动作,没有实现智能化的控制,功能较为单一。4.该专利技术没有堵转保护的功能,容易使电机烧坏或者锁舌憋死。5.该专利技术产品结构尺寸较大,不够紧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好、智能化程度高、使用寿命长、防水性能好的摩托车电子式后备箱锁,以及“共享摩托车”的钥匙传递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摩托车电子式后备箱锁,包括底盖、锁盖、电机、主控PCB、齿轮组、连杆、锁舌、连接器;所述的底盖与锁盖构成一容置空间,电机、主控PCB、齿轮组、连杆、锁舌皆安装在底盖与锁盖构成的容置空间内,电机通过齿轮组与连杆连接,连杆与锁舌连接,锁舌在底盖与锁盖之间的锁舌槽内并可在连杆的驱动下伸出或缩回锁舌槽;所述的连接器与主控PCB电连接,主控PCB与电机相连接。所述的主控PCB上设有两个微动开关,一个微动开关位于连杆外圆的运动轨迹上,一个微动开关位于齿轮组中大齿轮底部引脚的移动轨迹上,该两个微动开关均焊接于主控PCB上,通位电机带动齿轮组做轴向运动,从而使连杆的外圆触碰到上部的微动开关;另外通过反向的齿轮运动从而使大齿轮底部的引脚触碰到主控PCB下部的微动开关。所述的齿轮组包括大齿轮、小齿轮组、蜗杆;所述的蜗杆固定套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蜗杆与小齿轮组啮合,小齿轮组与大齿轮啮合,大齿轮的顶面设有向上凸起的限位轴,大齿轮的底面设有向下凸起的引脚,连杆的一端与大齿轮限位轴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锁舌的内端连接;所述的底盖设有限位槽,该限位槽会与大齿轮底部引脚相碰进行限位;所述的锁盖上设有限位块,大齿轮上的限位轴会与锁盖上的限位块相碰进行限位。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感应单元,该感应单元由感应器和磁铁构成,感应器通过线材与主控PCB连接,连接在一起的感应器和磁铁分别安装在摩托车后备箱的箱盖与箱座上,通过感应单元感应后备箱锁的开启和闭合从而实现发送开关锁的信号反馈至摩托车主控主机上。所述的底盖与锁盖通过螺丝连接在一起,在两者的结合面上设有密封圈。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专利技术包括底盖、锁盖、电机、主控PCB、齿轮组、连杆、锁舌、密封圈、感应单元,电机通过齿轮组、连杆可驱动锁舌移动,主控PCB控制电机动作,可以实现一键开锁,满足共享摩托车的各项要求;同时在底盖与锁盖之间设有密封圈可以有效的保护电机和锁具的寿命;通过外部的感应单元来识别开关后备箱的装置使锁具具有开关锁的识别设计,可以有效的避免锁具的误操作和误开关;限位结构和微动开关的设计可以使锁具实现设计和既定的行程及操作的延时和操作的失效,有效的避免了反馈延时造成的行程不准确和微动开关的损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开锁状态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关锁状态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底盖的限位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锁盖的限位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摩托车电子式后备箱锁,包括底盖1、锁盖2、电机3、主控PCB4、齿轮组5、连杆6、锁舌7、密封圈8、感应单元9、连接器10。所述的底盖1与锁盖2通过螺丝连接在一起,底盖1与锁盖2构成一容置空间,在两者的结合面上设有密封圈8,电机3、主控PCB4、齿轮组5、连杆6、锁舌7、感应单元9皆安装在底盖1与锁盖2构成的容置空间内,电机3通过齿轮组5与连杆6连接,连杆6与锁舌7连接,锁舌7活动套置在底盖1与锁盖2之间的锁舌槽内并可在连杆6的驱动下伸出或缩回锁舌槽,在锁舌槽处装有V型圈11。所述的连接器10与主控PCB4电连接,主控PCB4与电机3电连接。所述的锁舌7由内锁舌71和外锁舌72构成,内锁舌71套置在外锁舌72内。所述的齿轮组5包括大齿轮51、小齿轮组52、蜗杆53;所述的蜗杆53固定套接在电机3的输出轴上,蜗杆53与小齿轮组52啮合,小齿轮组52与大齿轮51啮合,大齿轮51的顶面设有向上凸起的限位轴512,大齿轮51的底面设有向下凸起的引脚511,连杆6的一端与大齿轮51连接,连杆6的另一端与锁舌7的内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小齿轮组52由三个小齿轮构成。如图4、图5所示,所述的底盖1设有限位槽12,该限位槽12与大齿轮51底部引脚511顶靠。所述的锁盖2上设有限位块21,大齿轮51上的限位轴512会与锁盖2上的限位块21相碰进行限位。所述的主控PCB4上设有两个微动开关41、42,一个微动开关41位于连杆6的动轨迹上,一个微动开关42位于齿轮组5中大齿轮51底部引脚511的移动轨迹上,两个微动开关41、42分别焊接在主控PCB4上且分别位于主控PCB4的顶面与底面。该两个微动开关41、42均焊接于主控PCB上,通位电机3带动齿轮组5做轴向运动,从而使连杆6的外圆触碰到上部的微动开关41;另外通过反向的齿轮运动从而使大齿轮51底部的引脚触碰到主控PCB4下部的微动开关42。所述的感应单元9由感应器91和磁铁(图中未视)构成,该感应器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电子式后备箱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盖、锁盖、电机、主控PCB、齿轮组、连杆、锁舌、连接器;所述的底盖与锁盖构成一容置空间,电机、主控PCB、齿轮组、连杆、锁舌皆安装在底盖与锁盖构成的容置空间内,电机通过齿轮组与连杆连接,连杆与锁舌连接,锁舌在底盖与锁盖之间的锁舌槽内并可在连杆的驱动下伸出或缩回锁舌槽;所述的连接器与主控PCB电连接,主控PCB与电机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电子式后备箱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盖、锁盖、电机、主控PCB、齿轮组、连杆、锁舌、连接器;所述的底盖与锁盖构成一容置空间,电机、主控PCB、齿轮组、连杆、锁舌皆安装在底盖与锁盖构成的容置空间内,电机通过齿轮组与连杆连接,连杆与锁舌连接,锁舌在底盖与锁盖之间的锁舌槽内并可在连杆的驱动下伸出或缩回锁舌槽;所述的连接器与主控PCB电连接,主控PCB与电机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电子式后备箱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PCB上设有两个微动开关,一个微动开关位于连杆外圆的运动轨迹上,一个微动开关位于齿轮组中大齿轮底部引脚的移动轨迹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电子式后备箱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组包括大齿轮、小齿轮组、蜗杆;所述的蜗杆固定套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蜗杆与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凤仪
申请(专利权)人:吴凤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