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动成圈装置的线圈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420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自动成圈装置的线圈固定装置,旨在解决线圈过重导致需要更换时十分耗费人力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用于自动成圈装置的线圈固定装置,包括支撑于地面的机架、驱动线圈转动的驱动电机,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的锁定架、连接线圈与锁定架的连接机构、驱动锁定架与机架转动的驱动机构,其中线圈、连接机构均连接于锁定架,锁定架与机架的转动点位于线圈与驱动机构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锁定架的设计,使得线圈能够在锁定架的带动下进行升降运动,从而达到省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自动成圈装置的线圈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缆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自动成圈装置的线圈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近些年对工业越来越重视,出台的许多政策都在大力扶持工业发展,在工业的生产中,电缆是其中必不可缺的装置之一。电缆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是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被大量运用在电力输送中。电缆在完成生产后通常是使用线圈将其卷成标准长度的大圈状,以便于进行运输和使用。但是因为用途不同,不同的购买者所需的长度不同,有的用户只购买200米以下的短电缆,重量一般不会超过80kg,如果仍然使用常规大小的线圈,就会大大提高成本。因此往往需要根据客户要求的长度,将电缆卷在新的线圈上,如申请号为CN201721734915.0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电缆成圈机,这种电缆成圈机包括初步传线机和中转传线机,所述初步传线机与所述中转传线机之间通过设有的连接线连接,所述中转传线机的上端活动连接有传线轮,靠近所述传线轮的所述中转传线机上设置有缩紧轴,所述中转传线机的上端设置防卡旋轮。这种电缆成圈机能够实现对电缆的重新收卷,但是电缆的线圈很大很重,需要多个工人进行手动搬运,十分耗费人力。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自动成圈装置的线圈固定装置,通过锁定架的设计,使得线圈能够在锁定架的带动下进行升降运动,从而达到省力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自动成圈装置的线圈固定装置,包括支撑于地面的机架、驱动线圈转动的驱动电机,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的锁定架、连接线圈与锁定架的连接机构、驱动锁定架与机架转动的驱动机构,其中线圈、连接机构均连接于锁定架,锁定架与机架的转动点位于线圈与驱动机构之间。线圈与驱动机构位于锁定架转动点的两端,可以将锁定架看成杠杆,通过杠杆原理驱动位于锁定架一端的线圈升降;在进行线圈的更换时,首先通过驱动机构旋转锁定架,将连接于锁定架另一端的线圈旋转到地面上,然后通过拆下连接机构来解除对线圈的锁定,将旧的标准线圈拆下;随后将新的线圈放到锁定架上连接机构的对应位置,通过连接机构将线圈与锁定架、驱动电机连接,再通过驱动机构转动锁定架,将线圈抬升脱离地面,使得线圈能够转动,实现收放线运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的转动套、转动连接于锁定架的驱动座、螺纹连接于驱动座的驱动丝杆,其中转动套的转动轴线、驱动座转动轴线、锁定架的转动轴线方向平行。在进行驱动时,通过转动驱动丝杆的方式对锁定架进行推动,不仅升降的精度够高,而且十分省力,能够较为轻易的将锁定架另一端的线圈抬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座与锁定架转动点之间的间距大于线圈与锁定架转动点之间的间距。根据杠杆原理,将驱动座放在力臂更长的一端,也能进一步达到省力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丝杆的顶端穿出驱动座,且穿出端设有手轮。通过手轮来更加方便的转动驱动丝杆,达到所需的驱动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线圈上同轴设置有穿出线圈的第一连接套、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套穿出端的第二连接套、嵌设于第一连接套与第二连接套之间的滚珠;连接机构包括开设于锁定架的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内螺纹连接有锁定丝杆,锁定丝杆穿入第二连接套。连接机构通过锁定丝杆插入线圈来对线圈锁定到锁定架上,从而能够将线圈抬起;由于线圈持续转动,所以为了保证连接机构不会在线圈的转动下与线圈脱离,在线圈与锁定丝杆之间设置类似于轴承的第一连接套、第二连接套、滚珠,使得第一连接条与第二连接套能够相对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架上还设有与第一螺纹通孔连通的第二螺纹通孔,第二螺纹通孔内螺纹连接有锁定螺栓,锁定丝杆径向开设有与锁定螺栓配合的销孔。通过锁定螺栓与销孔的配合,使得锁定丝杆在插入第二连接套以后,能够被锁定不再进行转动,从而进一步防止线圈转动的过程中,带动锁定立杆转动旋离线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丝杆包括与第一螺纹通孔配合螺纹段、位于螺纹段朝向线圈的一侧且插入第二连接套内的第一光滑段、位于螺纹段远离线圈的一侧且直径大于第一螺纹通孔的第二光滑段。锁定丝杆的第一光滑段用于与第二连接套抵紧,从而增大锁定锁定丝杆与线圈的接触面积,使得连接的更加稳定;第二光滑段用于对锁定丝杆进行限位,防止锁定丝杆插入到第二连接套过深,导致锁定丝杆、线圈、驱动电机抵接为一个整体;在第二光滑段抵接于第一螺纹通孔时,销孔恰好位于锁定螺栓的正下方,使得锁定螺栓能够对锁定丝杆进行锁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电机连接于锁定架,驱动电机输出轴上开设有锁定槽,线圈设有与驱动电机输出轴配合的锁定块。驱动电机随锁定架一同进行升降运动,由于线圈需要经常更换,所以驱动电机与线圈之间需要比较方便的进行拆卸,所以将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线圈设置成锁定槽与锁定块的插拔式的连接,既方便拆卸,又不会发生周向相对转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通过锁定架的设计,使得线圈能够在锁定架的带动下进行升降运动,从而达到省力的效果;其二,在进行更换线圈时,通过连接机构的设计,使得线圈的位置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隐藏锁定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图4为驱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11、驱动电机;2、锁定架;3、连接机构;31、锁定丝杆;32、锁定螺栓;33、转动盘;34、销孔;35、第一光滑段;36、第二光滑段;37、螺纹段;4、驱动机构;41、转动套;42、驱动座;43、驱动丝杆;44、手轮;5、线圈;51、第一连接套;52、第二连接套;53、滚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种用于自动成圈装置的线圈固定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于地面的机架1、驱动线圈5转动的驱动电机11、转动连接于机架1的锁定架2、连接线圈5与锁定架2的连接机构3、驱动锁定架2与机架1转动的驱动机构4。在理解时,可将锁定架2视为杠杆,线圈5与驱动机构4分别位于杠杆转动点的两端,从而控制线圈5的升降。驱动机构4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1的转动套41、转动连接于锁定架2的驱动座42、螺纹连接于驱动座42的驱动丝杆43,其中驱动丝杆43与转动套41过盈配合,驱动丝杆43的底部为圆头,圆头部分穿入转动套41并在重力、压力的作用下抵紧于转动套41的底壁;驱动丝杆43的顶端穿出驱动座42,且穿出端同轴设有手轮44。转动套41的转动轴线、驱动座42的转动轴线、锁定架2的转动轴线方向平行,在使用驱动丝杆43时,工作人员转动手轮44驱动驱动丝杆43自转,此时驱动丝杆43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自动成圈装置的线圈固定装置,包括支撑于地面的机架(1)、驱动线圈(5)转动的驱动电机(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1)的锁定架(2)、连接线圈(5)与锁定架(2)的连接机构(3)、驱动锁定架(2)与机架(1)转动的驱动机构(4),其中线圈(5)、连接机构(3)均连接于锁定架(2),锁定架(2)与机架(1)的转动点位于线圈(5)与驱动机构(4)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自动成圈装置的线圈固定装置,包括支撑于地面的机架(1)、驱动线圈(5)转动的驱动电机(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1)的锁定架(2)、连接线圈(5)与锁定架(2)的连接机构(3)、驱动锁定架(2)与机架(1)转动的驱动机构(4),其中线圈(5)、连接机构(3)均连接于锁定架(2),锁定架(2)与机架(1)的转动点位于线圈(5)与驱动机构(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成圈装置的线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1)的转动套(41)、转动连接于锁定架(2)的驱动座(42)、螺纹连接于驱动座(42)的驱动丝杆(43),其中转动套(41)的转动轴线、驱动座(42)转动轴线、锁定架(2)的转动轴线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成圈装置的线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座(42)与锁定架(2)转动点之间的间距大于线圈(5)与锁定架(2)转动点之间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成圈装置的线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丝杆(43)的顶端穿出驱动座(42),且穿出端设有手轮(4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成圈装置的线圈固定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双晨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