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升降互联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3918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独升降互联黑板,包括两个固定架,固定架间隔设有两个凹腔,其中一个凹腔两侧腔壁上分别设有由固定架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第一折板、第二折板;第一折板与凹腔的侧壁围成第一卡槽,第二折板与凹腔的侧壁围成第二卡槽;两个固定架之间前后平行设有两个滑动板,滑动板的两侧边框与凹腔滑动连接,滑动板的边框设有可容纳供电线的空腔;两个固定架的顶端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与滑动板连接;滑动板的四周边框设有红外光感系统,其供电线设于空腔、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内,并与互联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单独升降互联黑板,供电线固定于第一、第二卡槽内,不干涉滑动板的升降,安全可靠,且供电线隐藏布置,外观整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独升降互联黑板
本技术属于教学器材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单独升降互联黑板。
技术介绍
黑板是教学重要的教学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在升降黑板的基础上使用互联黑板,依靠检测设备检测升降黑板上书写的内容,经过计算机分析计算后控制或驱动其投射到电子屏幕上,达到多功能教学的目的,目前的升降黑板采用上下联动的方式,单块黑板无法单独升降,影响使用效果;同时由于升降互联黑板既要布置升降装置,又需要使用大量电气元器件,其供电线路布置于框架内部容易与升降装置发生干涉,裸露在外又影响美观,且不易整理,线路容易误触碰造成损坏或漏电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独升降互联黑板,旨在解决升降互联黑板的供电线路整理困难、线路裸露影响外观整洁的问题,避免出现供电线干涉升降黑板运动的现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单独升降互联黑板,包括用于竖直固定于墙面上的两个固定架,固定架间隔设有两个凹腔,其中一个凹腔两侧腔壁上分别设有由固定架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第一折板、第二折板;第一折板与凹腔的侧壁围成第一卡槽,第二折板与凹腔的侧壁围成第二卡槽;两个固定架之间前后平行设有两个滑动板,滑动板的两侧边框与凹腔滑动连接,滑动板的边框设有可容纳供电线的空腔;两个固定架的顶端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与滑动板连接;滑动板的四周边框设有红外光感系统,其供电线设于空腔、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内,并与互联系统连接。进一步地,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分别为L型板状结构,第一折板的一端与凹腔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一挡条;第二折板的一端与凹腔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二挡条。进一步地,第一挡条、第二挡条的侧边分别设有凸台。进一步地,第一折板、第二折板的中心处分别设有穿线豁口;滑动板的两侧边框的中心处分别设有穿线孔,供电线设于空腔内,由穿线孔穿出,经过滑动板的背面后穿过穿线豁口,经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与互联系统的电源连接。进一步地,第一折板及第二折板在穿线豁口的两端分别设有穿线护套、边框在穿线孔的两端也分别设有穿线护套。进一步地,升降机构包括滑轮架、滑轮、钢丝绳,滑轮架用于固定在固定架的顶端;滑轮通过销轴与滑轮架转动连接;钢丝绳的一端与滑动板的侧边框连接,另一端穿过滑轮连接配重块。进一步地,凹腔内设有隔板,隔板将凹腔分隔为用于容纳配重块的配重腔及外腔,外腔两侧腔壁上分别设有滑轨,滑轨由外腔的上部延伸至下部;滑动板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两组与滑轨滚动连接的滚轮。进一步地,固定架的凹腔内设有两组分别位于滑轨的两端的弹性挡块。进一步地,红外光感系统设有一一对应的多个红外发射器和多个红外接收器。本技术提供的单独升降互联黑板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单独升降互联黑板,红外光感系统的供电线布置于滑动板边框的空腔中,两个滑动板上的供电线穿出空腔后经过滑动板的背面,再分别嵌入固定架上的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内,由固定架的底端伸出,与互联系统的电源相连,供电线相对滑动板的正面全部隐藏,外观整洁,供电线固定于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内,不干涉互联黑板的升降运动,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单独升降互联黑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C-C向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滑动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4的俯视图;图7为图6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图6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架的主视图;图11为图10的俯视图;图12为图11中H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固定架;2、滑动板;3、升降机构;4、红外光感系统;14、挡块;21、滚轮;23、穿线护套;31、滑轮架;32、滑轮;33、钢绳;34、配重块;40、供电线;41、红外发射器;42、红外接收器;100、穿线豁口;101、第一卡槽;102、第一挡条;103、第二卡槽;104、第二挡条;105、滑轨;106、配重腔;107、凹腔;108、凸台;110、隔板;111、外腔;112、第一折板;113、第二折板;201、穿线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8及图12,现对本技术提供的单独升降互联黑板进行说明。单独升降互联黑板,包括用于竖直固定于墙面上间隔设置的两个固定架1,每个固定架1间隔设有两个凹腔107,其中一个凹腔107两侧腔壁上分别设有由固定架1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第一折板112、第二折板113;第一折板112与凹腔107的侧壁围成第一卡槽101,第二折板113与凹腔107的侧壁围成第二卡槽103;两个固定架1之间前后平行设有两个滑动板2,滑动板2的两侧边框与凹腔107滑动连接,滑动板2的边框设有可容纳供电线40的空腔;两个固定架1的顶端设有升降机构3,升降机构3与滑动板2连接;滑动板2的四周边框设有红外光感系统4,其供电线40设于空腔、第一卡槽101、第二卡槽103内,并与互联系统连接。本技术提供的单独升降互联黑板的工作方式:两个固定架1竖直固定在墙面上,每个固定架1设有两个凹腔107,两个滑动板2前后平行的设于两个固定架1之间,滑动板2的两侧边框分别与两个固定架1的凹腔107滑动连接,且两个滑动板2分别与连接在固定架1顶端的升降机构3相连,两块滑动板2与升降机构3分别独立连接,可实现每个滑动板2的单独升降。连接在前后两块滑动板2上的红外光感系统4的供电线40分别设于各自的滑动板2的空腔中,穿出后经过其滑动板2的背面,分别进入固定架1上的第一卡槽101、第二卡槽103,并与外部互联系统电源连接,供电线40路线相对滑动板2的正面全部处于隐藏状态。本技术提供的单独升降互联黑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单独升降互联黑板的两个滑动板2可以单独升降,使用方便,红外光感系统4的供电线40布置于滑动板2边框的空腔内,穿出后分别嵌入固定架1上的第一卡槽101、第二卡槽103内,与外部互联系统的电源相连,供电线40相对于滑动板2的正面全部隐藏,外观整洁,供电线40嵌入第一卡槽101、第二卡槽103内,不干涉滑动板2的升降运动,安全可靠。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作为本技术提供的单独升降互联黑板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折板112、第二折板113分别为L型板状结构,第一折板112的一端与凹腔107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一挡条102;第二折板113的一端与凹腔107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二挡条104。根据供电线40的外径,设置第一挡条102、第二挡条104使第一卡槽101、第二卡槽103的口部宽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单独升降互联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两个固定架(1),间隔设置,用于竖直固定于墙面上,所述固定架(1)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凹腔(107);其中一个所述凹腔(107)的两侧腔壁上分别设有第一折板(112)、第二折板(113),所述第一折板(112)、所述第二折板(113)分别由所述固定架(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第一折板(112)与所述凹腔(107)侧壁围成第一卡槽(101),所述第二折板(113)与所述凹腔(107)侧壁围成第二卡槽(103);/n两个滑动板(2),前后平行设于所述两个固定架(1)之间,每一所述滑动板(2)四周设有边框,且所述边框两侧分别与所述凹腔(107)滑动连接,所述边框设有空腔;/n升降机构(3),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架(1)的顶端,并与所述两个滑动板(2)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滑动板(2)沿所述固定架(1)升降;/n红外光感系统(4),设置于所述边框的四周,其供电线(40)设于所述空腔、所述第一卡槽(101)、所述第二卡槽(103)内;/n互联系统,与所述红外光感系统(4)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单独升降互联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固定架(1),间隔设置,用于竖直固定于墙面上,所述固定架(1)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凹腔(107);其中一个所述凹腔(107)的两侧腔壁上分别设有第一折板(112)、第二折板(113),所述第一折板(112)、所述第二折板(113)分别由所述固定架(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第一折板(112)与所述凹腔(107)侧壁围成第一卡槽(101),所述第二折板(113)与所述凹腔(107)侧壁围成第二卡槽(103);
两个滑动板(2),前后平行设于所述两个固定架(1)之间,每一所述滑动板(2)四周设有边框,且所述边框两侧分别与所述凹腔(107)滑动连接,所述边框设有空腔;
升降机构(3),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架(1)的顶端,并与所述两个滑动板(2)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滑动板(2)沿所述固定架(1)升降;
红外光感系统(4),设置于所述边框的四周,其供电线(40)设于所述空腔、所述第一卡槽(101)、所述第二卡槽(103)内;
互联系统,与所述红外光感系统(4)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独升降互联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板(112)、所述第二折板(113)分别为L型板状结构,所述第一折板(112)的一端与所述凹腔(107)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一挡条(102);所述第二折板(113)的一端与所述凹腔(107)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二挡条(10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独升降互联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条(102)、所述第二挡条(104)的侧边分别设有凸台(10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独升降互联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板(112)、所述第二折板(113)的中心处分别设有穿线豁口(100);所述滑动板(2)的两侧边框的中心处分别设有穿线孔(201),所述供电线(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玉良姚士磊李立广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科达文教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