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管排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391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扁管排出装置,属于换热器扁管生产设备技术领域。该扁管排出装置,包括驱动件;打料组件,所述打料组件与扁管抵接,以将所述扁管排出;及中间连杆机构,所述中间连杆机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驱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打料组件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中间连杆机构运动,以带动所述打料组件在将所述扁管排出后回到原点时,与下一个所述扁管不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中间连杆机构能够带动打料组件运动,使打料组件在回到原点的过程中,能够避免与下一个扁管接触;不会使打料组件与扁管产生摩擦,能够同时避免未经排出的扁管及打料组件摩擦损伤。

A flat pipe dischar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扁管排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扁管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扁管排出装置。
技术介绍
扁管换热器作为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过程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主要可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船舶、集中供暖、制冷空调、机械、食品及制药领域。扁管换热器在装配时,一般都会将扁管罗列在料仓内,并通过排出装置逐个排出至传送蜗母,以便于进行后续的装配工作。其中,扁管排出的速度及质量对整个扁管换热器的装配效率及精度都有很大的影响。目前采用的是通过打料组件来回横向移动或者通过圆形滚盘使扁管滚出,从而将料仓中最下层的扁管推出,并经由轨道落入传送蜗母。由于打料组件或者圆形滚盘在扁管上来回往复运动,容易导致扁管摩擦损伤,使扁管排出速度较慢,工作效率降低,且圆形滚盘的制作成本较高。综上所述,亟需设计一种扁管排出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扁管排出装置,能够同时避免摩擦损伤扁管及打料组件,使扁管排出速度较好,工作效率较高,且生产成本较低。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扁管排出装置,包括:驱动件;打料组件,所述打料组件与扁管抵接,以将所述扁管排出;及中间连杆机构,所述中间连杆机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驱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打料组件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中间连杆机构运动,以带动所述打料组件在将所述扁管排出后回到原点时,与下一个所述扁管不接触。优选地,所述扁管排出装置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一端与所述中间连杆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打料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被配置为将所述中间连杆机构的运动传递至所述打料组件。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块及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中间连杆机构连接,所述连接轴竖直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块,且所述连接轴的端部与所述打料组件抵接,所述第一连接块带动所述连接轴运动,以使所述打料组件运动。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竖直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上侧,所述连接轴竖直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块,所述连接轴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块能够竖直移动,以使所述打料组件沿竖直方向移动。优选地,所述扁管排出装置还包括导轨和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连接块连接,所述连接轴带动所述打料组件沿水平方向移动,使所述打料组件、所述第二连接块及所述滑块沿所述导轨滑动,以使所述打料组件沿水平方向移动。优选地,所述中间连杆机构包括静止杆、驱动杆、从动杆、中间杆及中间杆延长节,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间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中间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从动杆的一端铰接,且所述中间杆的所述另一端一体成型延伸形成所述中间杆延长节。优选地,所述驱动杆与所述输出轴偏心连接,所述输出轴带动所述驱动杆转动。优选地,所述中间杆延长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杆延长节带动所述第一连接块、所述连接轴及所述第二连接块运动。优选地,所述中间连杆机构还包括连接件及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被配置为支撑所述扁管,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从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静止杆为所述输出轴的轴心至所述从动杆的所述另一端的距离。优选地,所述静止杆、所述驱动杆、所述从动杆、所述中间杆及所述中间杆延长节的长度比值为2:1:2.5:2.5: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中间连杆机构分别与驱动件及打料组件连接;当驱动件驱动中间连杆机构运动时,中间连杆机构能够带动打料组件运动,以使打料组件能够平稳地将扁管排出,打料组件再由排出点回到原点时,能够避免与下一个扁管接触;不会使打料组件与扁管产生摩擦,避免未经排出的扁管摩擦损伤,使扁管排出速度较快,节约时间,工作效率较高;同时也能够避免打料组件摩擦受损,既不再需要准备备用的打料组件,也不再需要通过人工进行更换受损的打料组件,极大地降低了人工及维护成本,使生产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扁管排出装置的总成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扁管排出装置的部分分解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图中:1-中间连杆机构;11-驱动杆;111-连接孔;12-从动杆;13-中间杆;14-中间杆延长节;2-连接组件;21-第一连接块;22-第二连接块;23-连接轴;3-扁管;4-打料组件;41-第一打料块;42-第二打料块;5-导轨;6-滑块;7-输出轴;71-紧固件;8-支撑件。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己。在整个说明书中,同样的附图标记指示同样的元件。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扁管排出装置,能够将料仓处的扁管3逐一排出,再将扁管3经过运动轨道传送至传送蜗母中,以便于后续扁管3换热器的装配工作。如图1所示,该扁管排出装置包括驱动件、打料组件4及中间连杆机构1。其中,打料组件4与扁管3抵接,以将扁管3排出;中间连杆机构1一端与驱动件驱动连接,另一端与打料组件4连接,驱动件驱动中间连杆机构1运动,以带动打料组件4在将扁管3排出后回到原点时,与下一个扁管3不接触。通过将中间连杆机构1分别与驱动件及打料组件4连接;当驱动件驱动中间连杆机构1运动时,中间连杆机构1能够带动打料组件4运动,由于中间连杆机构1特定的运动轨迹,能够使打料组件4平稳地将扁管3排出,且当打料组件4再由排出点回到原点时,打料组件4具有向下的曲线运动轨迹,能够避免与下一个扁管3接触;不会使打料组件4与扁管3产生摩擦,避免未经排出的扁管3摩擦损伤,使扁管3排出速度较快,节约时间,工作效率较高。同时也能够避免打料组件4摩擦受损,既不再需要准备备用的打料组件4,也不再需要通过人工进行更换受损的打料组件4,极大地降低了人工及维护成本,使生产成本较低。且不会由于打料组件4的磨损而将扁管3打坏,从而导致整个扁管3换热器需要重新排列,浪费材料及时间。具体地,扁管排出装置还包括连接组件2,连接组件2一端与中间连杆机构1连接,另一端与打料组件4连接,连接组件2被配置为将中间连杆机构1的运动传递至打料组件4,以使打料组件4按照中间连杆机构1的运动轨迹运动,以避免在由排出点回到原点时,打料组件4与下一个待排出的扁管3产生摩擦,防止扁管3受损。进一步地,连接组件2包括第一连接块21及连接轴23,第一连接块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扁管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驱动件;/n打料组件(4),所述打料组件(4)与扁管(3)抵接,以将所述扁管(3)排出;及/n中间连杆机构(1),所述中间连杆机构(1)一端与所述驱动件驱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打料组件(4)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中间连杆机构(1)运动,以带动所述打料组件(4)在将所述扁管(3)排出后回到原点时,与下一个所述扁管(3)不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扁管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件;
打料组件(4),所述打料组件(4)与扁管(3)抵接,以将所述扁管(3)排出;及
中间连杆机构(1),所述中间连杆机构(1)一端与所述驱动件驱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打料组件(4)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中间连杆机构(1)运动,以带动所述打料组件(4)在将所述扁管(3)排出后回到原点时,与下一个所述扁管(3)不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管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排出装置还包括连接组件(2),所述连接组件(2)一端与所述中间连杆机构(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打料组件(4)连接,所述连接组件(2)被配置为将所述中间连杆机构(1)的运动传递至所述打料组件(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管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第一连接块(21)及连接轴(23),所述第一连接块(21)与所述中间连杆机构(1)连接,所述连接轴(23)竖直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块(21),且所述连接轴(23)的端部与所述打料组件(4)抵接,所述第一连接块(21)带动所述连接轴(23)运动,以使所述打料组件(4)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扁管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还包括第二连接块(22),所述第二连接块(22)竖直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块(21)的上侧,所述连接轴(23)竖直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块(22),所述连接轴(23)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块(22)能够竖直移动,以使所述打料组件(4)沿竖直方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扁管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排出装置还包括导轨(5)和滑块(6),所述滑块(6)与所述第二连接块(22)连接,所述连接轴(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波刘一鸣邢加俊任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和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