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定邦专利>正文

物体表面标识喷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03903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物体表面标识喷涂系统,其具有设置于输送平台侧的主支架,多个喷涂组件与主支架相连接并位于输送带上方,各喷涂组件包含有连杆及喷墨单元,连杆与主支架相互枢设,喷墨单元呈阶梯状排列设置,喷墨单元的底侧设有缓冲垫,藉由阶梯状设置的喷墨单元,可对较窄间隔排列的多个物体进行喷涂作业,且枢设的连杆使得喷墨单元能产生些许位移以因应各物体间的高度差,并藉由缓冲垫的设置,来避免喷墨单元撞伤物体表面。

Paint system for object surface identif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体表面标识喷涂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物体表面标识喷涂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喷涂标识于食物表面的喷涂系统。
技术介绍
俗谚「民以食为天」,说明了食物对人们的重要性,随着数次食安事件的爆发,食品安全对于人们而言日益重要,除了针对加工食品要有更严格的添加物及制作过程的相关法令规范外,对于天然食物标示其来源及生产日期一事也日趋重视。以往在食物上标示其来源或生产日期,多半以标示于外包装上为主,但外包装内含的食物容易被加以置换,故直接标示于食物上的标识较具有可信度。而现有技术中,于食物上设置标识的方式,不外乎于食物外表面黏贴贴纸,此作法须预先印制贴纸后再逐个贴上,耗费较多工时,而有其须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于食物上设置标识的方法进行研究,以期改进现有技术中耗时的缺点。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物体表面标识喷涂系统,其包括:一输送平台,其上具有一输送带;一主支架,其位于该输送平台侧;多个喷涂组件,其与该主支架相连接且相对位于该输送带的上方,各喷涂组件呈间隔排列设置且包含有一连杆及一喷墨单元,各连杆枢接于该主支架,各喷墨单元设置于相对应的连杆上,且各喷墨单元呈阶梯状排列设置,各喷墨单元的底侧设有一缓冲垫。上述的物体表面标识喷涂系统,其中各喷涂组件包含有一回复单元,各回复单元分别与该主支架、相对应的连杆及相对应的喷墨单元相连接,以带动所述喷墨单元回复到预设位置。上述的物体表面标识喷涂系统,其中各回复单元为一弹簧,各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该主支架及相对应的喷墨单元上,且各弹簧的中段部位固定于相对应的连杆上。上述的物体表面标识喷涂系统,其中该主支架包含有一纵向支架及一横向支架,该纵向支架位于该输送平台侧且不与输送平台接触,该横向支架相对延伸至该输送带的上方,所述喷涂组件的连杆枢接于该横向支架。上述的物体表面标识喷涂系统,其中该横向支架包含一框架及多个延伸板,该框架跨设于该输送带的上方,所述延伸板垂直固设于该框架并朝输送带延伸设置,各延伸板呈平行间隔排列设置,各喷涂组件的连杆枢接于相对应的延伸板上。上述的物体表面标识喷涂系统,其中各连杆包含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各连杆以该第一端枢设于相对应的延伸板上,各连杆的长度不同且依照排列顺序呈渐短,使各连杆的第二端相对位置呈阶梯式渐缩排列设置,各喷涂单元设置于相对应连杆的第二端上,以呈阶梯式排列设置。上述的物体表面标识喷涂系统,其中各喷墨单元设置于相对应的连杆的不同相对位置上,以呈阶梯式排列设置。上述的物体表面标识喷涂系统,其中进一步包含有一横向调整组件,其设置于该横向支架上,并与各延伸板相连接以调整各延伸板的位置。上述的物体表面标识喷涂系统,其中该框架上贯穿成形有一长槽,该横向调整组件包含多个调整螺栓,各调整螺栓贯穿该长槽并螺合于相对应的延伸板中。上述的物体表面标识喷涂系统,其中进一步包含有一纵向调整组件,其设置于该纵向支架,并与该横向支架相连接,以调整该横向支架的高度。上述的物体表面标识喷涂系统,其中该纵向调整组件包含有一纵向螺杆、一连接件及一转盘,该纵向螺杆能够转动地设置于该纵向支架中,该连接件与该横向支架相连接且螺合于该纵向螺杆,该转盘设置于该纵向支架的顶侧且与该纵向螺杆相互固定。上述的物体表面标识喷涂系统,其中该输送平台上设有一感测单元。上述的物体表面标识喷涂系统,其中所述喷涂组件的末端设有一感测单元。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利用喷涂组件则可快速又简便的直接于物体上喷涂标识,阶梯式设置的喷墨单元,能在有限的输送带宽度上对应喷涂较多排的物体,又配合连杆的枢接设置,而使得喷墨单元能因应多个物体之间些微高度的差异而上下移动,来准确的喷涂于物体表面,并配合缓冲垫的设置,来保护物体表面不因撞击而破损。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部分元件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部分元件放大动作图;图6为本技术的另一部分元件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的另一部分元件放大动作图;图8为本技术的后视动作图;图9A为本技术一实施态样时的第一动作俯视图;图9B为本技术一实施态样时的第一动作主视图;图10A为本技术一实施态样时的第二动作俯视图;图10B为本技术一实施态样时的第二动作主视图;图11A为本技术一实施态样时的第三动作俯视图;图11B为本技术一实施态样时的第三动作主视图;图12A为本技术一实施态样时的第四动作俯视图;图12B为本技术一实施态样时的第四动作主视图;图13A为喷涂标识后的物体表面俯视图;图13B为喷涂另一标识后的物体表面俯视图;图14A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态样时的第一动作俯视图;图14B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态样时的第一动作主视图。其中,附图标记10输送平台11输送带12第一感测单元20主支架21纵向支架22横向支架221框架222延伸板223长槽30喷涂组件31连杆311第一端312第二端32喷墨单元321承座322墨水匣323缓冲垫34第二感测单元40横向调整组件41调整螺杆50纵向调整组件51纵向螺杆52连接件53转盘60控制电脑70鸡蛋71哈密瓜80、80A标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图及本技术的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请参阅图1至3所示,本技术包含有一输送平台10、一主支架20、多个喷涂组件30、一横向调整组件40及一纵向调整组件50。前述的输送平台10上设有输送带11,输送平台10上可设有一第一感测单元12,用以感测是否有物体经由输送带11带动通过。前述主支架20设置于输送平台10侧,在一实施例中,主支架20不与输送平台10接触,以避免输送带11移动时的振动影响主支架20的稳定性。在一实施例中,主支架20包含有相互固定的一纵向支架21及一横向支架22,纵向支架21设置输送平台10侧,横向支架22相对延伸至输送带11的上方。在一实施例中,该横向支架22包含一框架221及多个延伸板222,该框架221跨设于该输送带11的上方,所述延伸板222垂直固设于该框架221并朝输送带11延伸设置,各延伸板222呈平行间隔排列设置。前述的喷涂组件30与主支架20相连接且相对位于输送带11的上方,则物体置放于输送带11移动时,将通过喷涂组件30下方以达到喷涂标识的效果。各喷涂组件30呈间隔排列设置且包含有一连杆31、一喷墨单元32及一回复单元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体表面标识喷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输送平台,其上具有一输送带;/n一主支架,其位于该输送平台侧;/n多个喷涂组件,其与该主支架相连接且相对位于该输送带的上方,各喷涂组件呈间隔排列设置且包含有一连杆及一喷墨单元,各连杆枢接于该主支架,各喷墨单元设置于相对应的连杆上,且各喷墨单元呈阶梯状排列设置,各喷墨单元的底侧设有一缓冲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体表面标识喷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输送平台,其上具有一输送带;
一主支架,其位于该输送平台侧;
多个喷涂组件,其与该主支架相连接且相对位于该输送带的上方,各喷涂组件呈间隔排列设置且包含有一连杆及一喷墨单元,各连杆枢接于该主支架,各喷墨单元设置于相对应的连杆上,且各喷墨单元呈阶梯状排列设置,各喷墨单元的底侧设有一缓冲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体表面标识喷涂系统,其特征在于,各喷涂组件包含有一回复单元,各回复单元分别与该主支架、相对应的连杆及相对应的喷墨单元相连接,以带动所述喷墨单元回复到预设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体表面标识喷涂系统,其特征在于,各回复单元为一弹簧,各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该主支架及相对应的喷墨单元上,且各弹簧的中段部位固定于相对应的连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体表面标识喷涂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主支架包含有一纵向支架及一横向支架,该纵向支架位于该输送平台侧且不与输送平台接触,该横向支架相对延伸至该输送带的上方,所述喷涂组件的连杆枢接于该横向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体表面标识喷涂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横向支架包含一框架及多个延伸板,该框架跨设于该输送带的上方,所述延伸板垂直固设于该框架并朝输送带延伸设置,各延伸板呈平行间隔排列设置,各喷涂组件的连杆枢接于相对应的延伸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体表面标识喷涂系统,其特征在于,各连杆包含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定邦
申请(专利权)人:黄定邦余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