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微推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3845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推进器领域,具体涉及固体微推进器。固体微推进器,包括:外壳、推板一、推板二、电磁线圈一、电磁线圈二、燃烧室、喷射管;所述外壳内两端设有推板一与推板二,推板一与推板二之间的存放固体推进剂,挡板阻挡推板二向后移动,推板一中心处设有动铁芯一,弹簧一嵌套在动铁芯一上,推板二推板二与推板一配合控制固体推进剂移动至燃烧室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目前已有的固体微推进器存在可重复推进性差,只能实现单点单次推进的问题。

Solid micro thru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体微推进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推进器领域,具体涉及固体微推进器。
技术介绍
微推进系统在航天器的姿态与轨道控制以及深空探测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在国内外研究的微推进器中,微冷气推进器体积大、质量高、比冲小;微电推进器功耗大、推力小,不适合于微小型航天器中使用,而固体微推进器具有可靠性高、结构简单紧凑、能够提供精确且大小可调的冲量、系统易于集成等优点。固体微推进器的工作原理为通电后,发火电阻升温引燃固体推进剂,固体推进剂燃烧产生的气体压力产生推力,从而推动航天器等实现变轨和运动。但目前已有的固体微推进器存在可重复推进性差,只能实现单点单次推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体微推进器,该推进器能够预先根据卫星所需要的推进动力,提供对应的固体推进剂用量,从而对固体推进剂的用量进行精准控制。在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中,固体微推进器,包括:外壳、推板一、推板二、电磁线圈一、电磁线圈二、燃烧室、喷射管;所述外壳内两端设有推板一与推板二,推板一与推板二之间的存放固体推进剂,挡板阻挡推板二向后移动,推板一中心处设有动铁芯一,弹簧一嵌套在动铁芯一上,推板二推板二与推板一配合控制固体推进剂移动至燃烧室内;所述电磁线圈一缠绕外壳一边,包裹动铁芯一;所述电磁线圈二缠绕外壳另一边,包裹动铁芯二;所述喷射管设置在推板二的后方,喷射管与推板二之间的空间形成燃烧室,其中喷射管朝向推板二的管口内设有网格;所述燃烧室内部设有点火器。在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中,固体微推进器,包括:外壳、推板一、推板二、电磁线圈、燃烧室、喷射管;所述外壳内设有推板一与推板二,推板一与推板二之间存放固体推进剂,挡板阻挡推板二向后移动;所述推板一相对外壳中心处设有动铁芯一;所述推板二与推板一配合控制固体推进剂移动至燃烧室内;所述电磁线圈缠绕外壳,包裹动铁芯一、动铁芯三、动铁芯二;所述喷射管设置在推板二的后方,喷射管与推板二之间的空间形成燃烧室,其中喷射管朝向推板二的管口内设有网格;所述燃烧室内部设有点火器。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预先根据卫星所需要的推进动力,提供对应的固体推进剂,从而对固体推进剂的用量进行精准控制,具体为电磁线圈一通电产生磁力,通过动铁芯一带动推板一向推板二移动,沿出料口挤出固体燃料。2、通过改变燃烧室的大小,让卫星缓慢结束动作,具体为,电磁线圈二通电,通过动铁芯二带动推板二向推板一移动,扩大燃烧室,燃烧室空间变大,减少固体推进剂在燃烧室内产生气体的压强,从而让卫星缓慢结束动作。3、本专利技术利用电磁线圈通电产生磁力,通过动铁芯一带动推板一向推板二移动,同时动铁芯二移动打开推板二上的多个密封门,从而推动固体推进剂进入燃烧室内,达到固体推进剂用量时,电磁线圈断电,通过弹簧,动铁芯二带动密封门重新密封推板二,实现对固体推进剂的用量进行精准控制,同时在卫星动作临近结束时,电磁线圈反向通电,动铁芯三带动推板二向推板一一侧移动,从而扩大燃烧室,燃烧室空间变大,减少固体推进剂在燃烧室内产生气体的压强,从而让卫星缓慢结束动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推板二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推板一运动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推板二运动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推板一与推板二运动示意图。其中:图1-4所示:1-壳体、2-推板一、3-推板二、4-电磁线圈一、5-电磁线圈二、6-燃烧室、7-喷射管、21-动铁芯一、22-弹簧一、31-出料口、32-密封门、33-动铁芯二、34-抵合板、35-弹簧二。图5-7所示:1-1-壳体、2-1-推板一、3-1-推板二、4-1-电磁线圈、5-1-燃烧室、6-1-喷射管、21-1-动铁芯一、31-1-出料口、32-1-动铁芯三、33-1-密封门、34-1-动铁芯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出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固体微推进器,包括:外壳1、推板一2、推板二3、电磁线圈一4、电磁线圈二5、燃烧室6、喷射管7;所述外壳1内部的两端设有推板一2与推板二3,推板一2与推板二3之间的空间存放固体推进剂,且在外壳1内部设有挡板,挡板阻挡推板二3向后移动;所述推板一2相对外壳1的一侧壁面中心处设有动铁芯一21,并且在动铁芯一21上嵌套有弹簧一22,弹簧一22两端分别连接推板一2与外壳1,其中推板一2与外壳1内壁贴合处设有密封橡胶;所述推板二3为陶瓷材质制成,推板二3与壳体1的贴合处设有耐高温橡胶;所述推板二3包括:出料口31、密封门32、动铁芯二33、抵合板34、弹簧二35;所述出料口31为推板二3上的多个贯通口,其中出料口31的截面为喇叭状;所述密封门32数量与出料口31相同,通过扭力弹簧连接在推板二3上,多个密封门32覆盖多个出料口31,从而对出料口31进行堵塞,其中密封门32上设有耐高温橡胶,提高对出料口31的密闭性;所述动铁芯二33通过杆活连接在推板二3设有密封门32一侧壁面的中心处,其中在动铁芯二33朝向推板二3一端的端部设有抵合板34,且抵合板34与推板二3之间连接有弹簧二35;所述电磁线圈一4缠绕外壳1一端部,包裹动铁芯一21;所述电磁线圈二5与电磁线圈一4间隔相邻设置在外壳1另一端部,包裹动铁芯二33;所述喷射管7设置在推板二3的后方,喷射管7与推板二3之间的空间形成燃烧室6,其中喷射管7朝向推板二3的管口内设有网格,网格阻挡固体推进剂直接进入太空;所述燃烧室6内部设有点火器。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当卫星需要调整姿态或轨道控制时,预先根据卫星所需要的推进动力,提供对应的固体推进剂,从而对固体推进剂的用量进行精准控制,如图3所示,首先电磁线圈一4通电产生磁力,动铁芯一21受磁力影响,带动推板一2向推板二3移动,推板一2推动固体推进剂移动,固体推进剂推开密封门32,固体推进剂进入燃烧室6内,到达所需用量时,电磁线圈一4断电,通过弹簧一22带动推板一2复位,同时密封门32通过扭力弹簧进行关闭,点火器点燃固体推进剂,产生的高压高温气体沿喷射管7喷出,以移动卫星,卫星动作临近结束时,如图4所示,电磁线圈二5通电产生磁力,动铁芯二33受磁力影响,先带动抵合板34抵合多个密封门32,防止密封门32受挤压开启,再带动推板二3向推板一2移动,扩大燃烧室6,由于燃烧室6空间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固体微推进器,包括:外壳(1)、推板一(2)、推板二(3)、电磁线圈一(4)、电磁线圈二(5)、燃烧室(6)、喷射管(7);/n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两端设有推板一(2)与推板二(3),推板一(2)与推板二(3)之间的存放固体推进剂,挡板阻挡推板二(3)向后移动,推板一(2)中心处设有动铁芯一(21),弹簧一(22)嵌套在动铁芯一(21)上,推板二(3)推板二(3)与推板一(2)配合控制固体推进剂移动至燃烧室(6)内;/n所述电磁线圈一(4)缠绕外壳(1)一边,包裹动铁芯一(21);/n所述电磁线圈二(5)缠绕外壳(1)另一边,包裹动铁芯二(33);/n所述喷射管(7)设置在推板二(3)的后方,喷射管(7)与推板二(3)之间的空间形成燃烧室(6),其中喷射管(7)朝向推板二(3)的管口内设有网格;/n所述燃烧室(6)内部设有点火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固体微推进器,包括:外壳(1)、推板一(2)、推板二(3)、电磁线圈一(4)、电磁线圈二(5)、燃烧室(6)、喷射管(7);
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两端设有推板一(2)与推板二(3),推板一(2)与推板二(3)之间的存放固体推进剂,挡板阻挡推板二(3)向后移动,推板一(2)中心处设有动铁芯一(21),弹簧一(22)嵌套在动铁芯一(21)上,推板二(3)推板二(3)与推板一(2)配合控制固体推进剂移动至燃烧室(6)内;
所述电磁线圈一(4)缠绕外壳(1)一边,包裹动铁芯一(21);
所述电磁线圈二(5)缠绕外壳(1)另一边,包裹动铁芯二(33);
所述喷射管(7)设置在推板二(3)的后方,喷射管(7)与推板二(3)之间的空间形成燃烧室(6),其中喷射管(7)朝向推板二(3)的管口内设有网格;
所述燃烧室(6)内部设有点火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微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二(3)包括:出料口(31)、密封门(32)、动铁芯二(33)、抵合板(34)、弹簧二(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微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31)为推板二(3)上的多个贯通口,其中出料口(31)的截面为喇叭状;
所述密封门(32)数量与出料口(31)相同,通过扭力弹簧连接在推板二(3)上,多个密封门(32)覆盖多个出料口(31),从而对出料口(31)进行堵塞,其中密封门(32)上设有耐高温橡胶,提高对出料口(31)的密闭性;
所述动铁芯二(33)通过杆活连接在推板二(3)设有密封门(32)一侧壁面的中心处,其中在动铁芯二(33)朝向推板二(3)一端的端部设有抵合板(34),且抵合板(34)与推板二(3)之间连接有弹簧二(35)。


4.固体微推进器,包括:外壳(1-1)、推板一(2-1)、推板二(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强强滕浩保玲张浩翔陈豪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魔方卫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