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量补充型电磁波发生器及其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3547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量补充型电磁波发生器,具体涉及理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板,所述装置壳体内部固定设置有金属管,所述金属管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铁芯,所述铁芯表面固定有骨架,所述骨架表面缠绕设置有线圈,所述底板两侧均活动设置有按摩头,所述按摩头顶部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铁芯底端固定设置有连接球,所述连接球与连接凹槽活动连接;所述金属管内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底端与底板活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其操作方法,其通过线圈通电产生特定的电磁波,并配合按摩头进行辅助按摩,方便电磁波传到特定的经络穴位,对该部位进行能量补充型理疗,促进该局部位置的微循环。

An energy supplement electromagnetic wave generator and its ope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量补充型电磁波发生器及其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理能量理疗设备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量补充型电磁波发生器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能量医学,其实是个广泛的医学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电磁状态中的物理能量,以及化学分子式中的能量聚变、化合状态,前沿科学的原子、质子、量子,以及DNA的变化都是能量状态;东方文化中,经络、针灸、八卦、五行、易经,包括中医药,以及文化状态下的所有变化,都是能量范围。所以说能量医学是一门将东西方文化高度地结合在一起,将中医和西医高度地结合一起,将文化和科学高度地结合在一起,将物理和化学高度地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的医学概念。能量医学力求根治疾病,它平衡人体电位和电磁场,同时疏通人体经络系统,激活人体强大的自愈功能,改善细胞状态,排放人体毒素,达到人体的身心健康。经络是连接穴位的通道,穴位在人体中的位置是不变的,通过经络的连接组成了一个系统,既经络系统。人体穴位主要有三大作用,它既是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又是疾病反映于体表的部位,还是针灸、推拿、气功等疗法的施术部位。穴位电阻较小(是周围皮肤阻止的一半)即导电性能好,具有低电阻高电位的特点,穴位与人体神经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穴位与各脏器的神经同属一个脊髓节段,穴位还与血管、淋巴管、肌肉等组织有关。穴位是经络线路上的敏感点、功能点,穴位是生物电流的触点,经络是传输电流的通道(生物电波)。当磁场作用于穴位,电压、电位就发生变化,激发生物电流产生电磁波,然后传到特定的经络穴位,传到中枢神经形成刺激,对特定部位进行刺激、调整。人体的组成成分大部分是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分子都是极性分子,极性分子在交变电磁波场作用下,随电磁波频率改变其极性称作极性振荡,极性振荡的频率与电磁波频率相同,其振幅与电磁波强度成正比。由于极性分子间存在磁阻对振荡产生阻尼作用,从而消耗电磁波的能量而生热,利用这些热量达到保健、调理或者治疗的目的,这就是电磁波调理的热效应。现有的硏究和实验表明,用特定频率、功率的电磁波照射特定部位,其调理效果可远远超过其它热敷方法。但是,现有的电磁波理疗设备体积较大、结构复杂且操作不便,而且仅使用电磁波一种方式,没有复合按摩等其他方式,因此影响综合理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量补充型电磁波发生器及其操作方法,通过对于电磁波结构及操作方法的同步改进,实现对特定人体部位(尤其是穴位)进行能量补充和局部按摩理疗,增强理疗效果。具体通过线圈通电产生的电磁波,电磁波经由铁芯向下辐射,利用转动轴底部的第一齿轮与按摩头上的第二齿轮啮合,带动按摩头转动,利用按摩头进行辅助按摩,方便电磁波传到特定的经络穴位,传到中枢神经形成刺激,对特定人体部(尤其是穴位)位进行能量补充和局部按摩理疗,促进各器官部位的微循环,修复和其它新陈代谢的速度,让身体逐渐恢复健康,无痛苦且时间成本低的效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量补充型电磁波发生器,包括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板,所述装置壳体内部固定设置有金属管,所述金属管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铁芯,所述铁芯表面固定有骨架,所述骨架表面缠绕设置有线圈,所述底板两侧均活动设置有按摩头,所述按摩头顶部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铁芯底端固定设置有连接球,所述连接球与连接凹槽活动连接;所述金属管内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底端与底板活动连接,所述转动轴底部外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按摩头顶部外侧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其产生的能量补充型电磁波是频率300〜300,000MHZ、波长100cm〜0.1cm、功率为15〜30W、功率密度为5〜10W/cm2的定向电磁辐射波。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铁芯呈直角向下弯曲设置,所述骨架为工字形设置,且由塑料制成,所述线圈设置为铜线圈。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按摩头底端面为圆弧形设置,且均匀分布设置有按摩凸块,所述底板底端面固定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软垫对应按摩头开设有通口。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壳体顶部固定设置有散热仓,所述散热仓顶部固定设置有握柄,所述握柄内部固定设置有驱动马达,所述转动轴顶端与驱动马达输出端固定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管与转动轴之间套设有绝缘管,所述绝缘管贯穿装置壳体顶部,所述绝缘管由绝缘橡胶材料制成。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仓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与转动轴同轴心固定设置。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壳体顶部开设有通气槽与散热仓相连通,所述散热仓表面设置有散热通槽,所述装置壳体表面外侧固定设置有进气孔。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握柄表面固定套设有橡胶套圈,所述握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源线。所述能量补充型电磁波发生器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设定为小剂量微频率振动能量补充运行模式,此时其频率300〜300,000MHZ、波长100cm〜0.1cm、功率为15〜30W、功率密度为5〜10W/cm2;(2)启动发生器,将发出的小剂量电磁波经所述的按摩头(7)依次作用在膻中、大椎、关元、命门、足三里、太溪穴位,每个穴位作用5〜10分钟,对该穴位通过电磁波的热效应补充能量,每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3)持续2〜3疗程,以快速的加快体内的气血循环,缓解或者消除疲劳感。所述能量补充型电磁波发生器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设定为小剂量微频率振动能量补充运行模式,此时其频率300〜300,000MHZ、波长100cm〜0.1cm、功率为15〜30W、功率密度为5〜10W/cm2;(2)启动发生器,将发出的小剂量电磁波经所述的按摩头(7)依次作用在膻中、风池、安眠、肩井、神门、涌泉穴位,每个穴位作用5〜10分钟,对该穴位通过电磁波的热效应补充能量,每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3)持续2〜3疗程,以快速的加快体内的气血循环,以促进脑部气血循环、缓解神经紧张,缓解失眠或改善睡眠质量。所述能量补充型电磁波发生器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设定为小剂量微频率振动能量补充运行模式,此时其频率3000〜300,000MHZ、波长100cm〜0.1cm、功率为15〜30W、功率密度为5〜10W/cm2;(2)启动发生器,将发出的小剂量电磁波经所述的按摩头(7)依次作用在膻中、风池、肩井、内关、合谷穴位,每个穴位作用5〜10分钟,对该穴位通过电磁波的热效应补充能量,每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3)持续2〜3疗程,以促进头部的气血循环、增加脑部供氧量,以缓解头晕脑胀症状,使脑部恢复正常机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磁波发生器,通过同步改进结构设计和操作方法,采用集成化设计、将电磁波发生器与按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量补充型电磁波发生器,包括装置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板(2),所述装置壳体(1)内部固定设置有金属管(3),所述金属管(3)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铁芯(4),所述铁芯(4)表面固定有骨架(5),所述骨架(4)表面缠绕设置有线圈(6),所述底板(2)两侧均活动设置有按摩头(7),所述按摩头(7)顶部设置有连接凹槽(8),所述铁芯(4)底端固定设置有连接球(9),所述连接球(9)与连接凹槽(8)活动连接;/n所述金属管(3)内部设置有转动轴(10),所述转动轴(10)底端与底板(2)活动连接,所述转动轴(10)底部外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11),所述按摩头(7)顶部外侧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12),所述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12)啮合;/n其产生的能量补充型电磁波是频率300〜300,000MHZ 、波长100cm〜0. 1cm、功率为15〜30W、功率密度为5〜10W/cm2的定向电磁辐射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量补充型电磁波发生器,包括装置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板(2),所述装置壳体(1)内部固定设置有金属管(3),所述金属管(3)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铁芯(4),所述铁芯(4)表面固定有骨架(5),所述骨架(4)表面缠绕设置有线圈(6),所述底板(2)两侧均活动设置有按摩头(7),所述按摩头(7)顶部设置有连接凹槽(8),所述铁芯(4)底端固定设置有连接球(9),所述连接球(9)与连接凹槽(8)活动连接;
所述金属管(3)内部设置有转动轴(10),所述转动轴(10)底端与底板(2)活动连接,所述转动轴(10)底部外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11),所述按摩头(7)顶部外侧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12),所述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12)啮合;
其产生的能量补充型电磁波是频率300〜300,000MHZ、波长100cm〜0.1cm、功率为15〜30W、功率密度为5〜10W/cm2的定向电磁辐射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补充型电磁波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4)呈直角向下弯曲设置,所述骨架(5)为工字形设置,且由塑料制成,所述线圈(5)设置为铜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补充型电磁波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7)底端面为圆弧形设置,且均匀分布设置有按摩凸块(13),所述底板(2)底端面固定设置有橡胶垫(14),所述橡胶软垫(14)对应按摩头(7)开设有通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补充型电磁波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顶部固定设置有散热仓(15),所述散热仓(15)顶部固定设置有握柄(16),所述握柄(16)内部固定设置有驱动马达(17),所述转动轴(10)顶端与驱动马达(17)输出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补充型电磁波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3)与转动轴(12)之间套设有绝缘管(18),所述绝缘管(18)贯穿装置壳体(1)顶部,所述绝缘管(18)由绝缘橡胶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量补充型电磁波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仓(15)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19),所述散热风扇(19)与转动轴(10)同轴心固定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量补充型电磁波发生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筑宾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