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3534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主要由金银花,乌梢蛇,黄连,蒲公英和重楼等按一定重量比制备而成,它可以制成任何一种常用内服剂型。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凉血祛瘀和抗青春痘功能,用于治疗痤疮,其特点是周期短、见效快、疗效好、治愈率高、不易复发。对于面部痤疮,全身各部位毛囊炎、毛囊角化,以及酒糟鼻等都有非常好的治疗作用。

A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ac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一、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制剂(中成药)具体涉及一种以动,植物为原料的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二、
技术介绍
:痤疮:又名粉刺,祖国医学称之为“面疱”,俗称“青春痘”。本病与皮脂分泌,毛囊皮脂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进入青春期以后人体内雄性激素(睾丸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使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同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的角化异常或代谢后皮脂腺体脱落物造成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形成角质酸即微粉刺,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进一步引起感染。痤疮好发于面部及胸,背和双上臂,在非炎症性皮损表现为开放性和闭合性。开放性粉刺(又称黑头),闭合性粉刺(又称白头)。粉刺进一步发展并发感染形成各种炎症性皮损,表现为炎症性丘疹,脓包,结节和囊肿。炎症性丘疹红色,直径1~5mm不等,其中充满了白色脓液,结节性直径大于5mm触之有硬结和疼痛,囊肿性的位置较深,充满脓液和血液的混和物。这些皮损还可能融合成较大的炎症性斑块和窦道,炎症性皮损消褪后常遗留色素沉着,持久性红斑,凹洞性,肥厚性瘢痕。祖国医学认为“面疱”是因为心,肺经血热蕴结于面所致,治疗以清肺凉血解毒。目前临床采用内服和局部外用以及各种理疗等治疗方法都无显著或特殊疗效,如传统的内服药“痤疮灵丸”“防风通圣丸”“桂枝茯苓丸”以及局部外用药“杜鹃花酸”“柏莲散”等,又如目前所采用专利文献中所公开治疗痤疮的内服制剂“清热暗疮片”“血毒丸”“苓栀苦参片”“解毒祛痘胶囊”以及局部外用的“痘角膏”等治疗方法,虽有一定疗效,但疗程长,效果不够明显,再比如专利文献中已公布的“消痤灵颗粒”,该药主要由桑白皮,黄芩,金银花,海浮石,西红花,枇杷叶,薏苡仁,夏枯草等原料药按重量比组合制备而成,具有滋阴降火,祛痘活血的功效。以上所述这些药物虽然对痤疮的临床症状缓解效果比较明显,但远期效果并不显著,不仅疗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始终达不到令人满意的疗效。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疗程短,见效快,疗效好,治愈率高,不易复发的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成该药物活性组分的原料中含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金银花13~17份乌梢蛇13~17份蝉蜕13~17份优选为:金银花15克乌梢蛇15克蝉蜕15克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本专利技术药物在上述的基础上加入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黄芩8~12份黄连8~12份蒲公英13~17份赤芍13~17份白藓皮10~14份防风10~14份重楼8~12份莪术18~22份优选为:黄芩10克黄连10克蒲公英15克赤芍15克白藓皮12克防风10克重楼10克莪术20克为了达到更好的疗效,本专利技术药物在上述的基础上还可以加入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炒薏苡仁25~35份炒苍术8~12份优选为超薏苡仁30克炒苍术10克为了获得最佳疗效,制成本专利技术药物活性组分的原料中含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金银花13~17份乌梢蛇13~17份蝉蜕13~17份黄芩8~12份黄连8~12份蒲公英13~17份赤芍13~17份白藓皮10~14份防风8~12份重楼8~12份莪术18~22份炒薏苡仁25~35份炒苍术8~12份皂角刺6~10份优选为:金银花15克乌梢蛇15克蝉蜕15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蒲公英15克赤芍15克白藓皮12克防风10克重楼10克莪术20克炒薏苡仁30克炒苍术10克皂角刺8克。本专利技术药物可以采用中草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常规内服制剂,除水煎内服外,可以将这些原料药研成粉末制成散剂,装入胶囊或炼蜜为丸。但是为了使该药物的各种原料药更好的发挥药效。采用先醇提取,再将醇提取后的药渣进行水提的特殊提取方法(充分提取有效成分)。而这些都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药物选择金银花,乌梢蛇,蝉蜕,黄芩,黄连,蒲公英,赤芍,白藓皮,防风,重楼,莪术进行组合,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药物之间的功效产生协同、互补、促进、增强作用。所以才能有效的治疗痤疮。其中选用金银花是因为金银花性寒,味甘,归肺,心,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能,用于治疗外感风热表证,痈疮疖肿,肠痈,乳痈,热毒泻痢,选用乌梢蛇是因为乌梢蛇性平,味甘,归肺,肝经,具有祛风通络,定惊止痉,除湿毒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麻木拘挛,中风及麻风疥廯,小儿惊风,破伤风等;选用蝉蜕是因为蝉蜕性寒,味甘,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外感,温病初起,咽痛喑哑,麻疹不透,皮肤瘙痒,目赤翳障,小儿惊风,夜啼不安,破伤风等。选用黄芩是因为黄芩性寒,味苦,归肺,胆,胃,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湿温暑湿,湿热胸闷,黄疸,泻痢,淋痛,湿热疮疹,热病烦渴,肺热咳喘,少阳寒热,咽痛目赤、痈肿,血热吐衄及便血,咳血,崩漏,胎动不安等,选用黄连是因为黄连性寒,味苦归心,肝,胃,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热病高热,烦躁,神昏,内热心烦、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疮,肝火犯胃,呕吐吞酸,热血妄行,衄血,痈疽肿毒,目赤肿痛等;选用蒲公英是因为蒲公英性寒,味苦,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之功效,用于治疗痈肿疮毒,乳痈及各种内痈,咽喉肿痛,目赤肿痛,毒蛇咬伤,湿热黄疸,热淋涩痛等;选用赤芍是因为赤芍性微寒,味苦,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衄血滞,痛经,闭经,癓瘕,跌打损伤,产后淤血阻滞,痈肿疮毒,目赤肿痛,胁痛等;选用白藓皮是因为白藓皮性寒,味苦,归脾胃,膀胱,肺,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排毒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疮毒,湿疹,疥廯瘙痒,湿热黄疸,风湿热痹等;选用防风是因为防风性微温,味辛甘,归膀胱,肝,脾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表证,风热表证,表证夹湿,风寒湿痹,风湿痒疹,破伤风,小儿惊风等;选用重楼是因为重楼性微寒,味苦,归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定惊之功效,用于治疗痈肿疔疮,咽喉肿痛,毒蛇咬伤,惊风抽搐,跌打损伤等;选用莪术是因为莪术性温,味辛苦,归肝,脾经,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血气心痛,饮食积滞,脘腹胀痛,血滞经闭,痛经,癓瘕,瘤块,跌打损伤等;上述11味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除湿,散瘀凉血的功效。共用助金银花,乌梢蛇,清热解毒,疏风除湿之功能。为了达到更好的疗效,本专利技术药物还与炒薏苡仁,炒苍术组合。这是因为炒薏苡仁性温和,味甘淡,归脾胃,肺经,具有健脾除湿止泻,排脓之功效,用于脾虚腹泻,肌肉酸重,关节酸痛,水肿脚气,白带等。炒苍术性温,味辛苦,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除湿,解表明目,用于治疗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痢疾,痰饮,水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成该药物活性组分的原料中含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n金银花13~17份 乌梢蛇13~17份 蝉蜕13~17份/n黄芩8~12份 黄连8~12份 蒲公英13~17份 赤芍13~17份/n白藓皮10~14份 防风8~12份 重楼8~12份 莪术18~22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成该药物活性组分的原料中含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金银花13~17份乌梢蛇13~17份蝉蜕13~17份
黄芩8~12份黄连8~12份蒲公英13~17份赤芍13~17份
白藓皮10~14份防风8~12份重楼8~12份莪术18~22份。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乃功
申请(专利权)人:德中爱芙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张乃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