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无铆钉直咬切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3515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卸无铆钉直咬切钳,涉及医疗器械领域,主要包括前动柄、后定柄、外管锁紧螺丝、钳杆外管、推杆、推杆接头、动钳头和定钳头;通过前动柄的来回转动控制推杆前后运动,推杆接头随之前后摆动,从而带动动钳头绕定钳头定位轴转动,实现咬切钳的张开或闭合,当动钳头转动角度大于100°时,动钳头、定钳头与推杆接头可直接拆卸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钳头为可拆卸设计,并可根据实际需求安装相应规格的钳头,给耳鼻喉科手术切除提供了便捷、稳定的夹持力,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难度,切除治疗更精准,钳头所有零部件可拆卸、清洗、消毒、无铆钉安装更方便,可广泛应用至需要使用咬切钳的手术中。

A detachable straight cutting pliers without rive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卸无铆钉直咬切钳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拆卸无铆钉直咬切钳。
技术介绍
咬切钳是医疗手术中常用的医疗器械,现有市场上大多数咬切钳,钳头一般都是用铆钉铆接定钳头和动钳头,铆钉铆接的连接处通过焊接成型的一体式结构,使用后清洗非常不方便,有些角落部位很难清洗到位,对于二次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由于钳头是固定焊接的,无法拆卸更换钳头,咬切钳的钳头大小不能随时拆卸更换,导致医务手术使用者需要更换多把不同型号的咬切钳来完成手术操作,单把咬切钳所适用的范围有限,使用起来也不是很方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术的进行,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拆卸无铆钉直咬切钳,具有结构可拆卸、清洗更换方便,使用安全可靠的优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可拆卸无铆钉直咬切钳,主要包括前动柄、后定柄、外管锁紧螺丝、钳杆外管、推杆、推杆接头、动钳头和定钳头;所述推杆前端开有连接孔用于插入连接推杆接头,推杆接头前端设置有推杆上钩头用于连接固定动钳头和定钳头,动钳头上开有动钳头下卡位槽并卡入定钳头上的定钳头定位轴内定位固定,推杆上钩头插入动钳头上的动钳头入位槽内固定,并钩住动钳头入位槽两侧的动钳头固定块,推杆上钩头下端卡入定钳头尾部的定钳头入位槽固定;所述推杆外套装有钳杆外管,钳杆外管的后端插入后定柄内的外管通道中,通过外管锁紧螺丝旋入外管通道下方的后定柄螺孔内,将钳杆外管旋紧固定,后定柄上开有卡孔B,前动柄上相对应的位置处开有卡孔A,两卡孔内穿入轴销将前动柄和后定柄活动连接;所述前动柄顶部开有前动柄插槽,设置在推杆尾部的凹槽嵌入前动柄插槽内配合固定连接,通过前动柄的来回转动控制推杆前后运动,推杆接头随之前后摆动,从而带动动钳头绕定钳头定位轴转动,实现咬切钳的张开或闭合。进一步讲,所述推杆前端部的尺寸小于后端部的尺寸。进一步讲,所述动钳头可绕定钳头定位轴0~100°转动;当动钳头转动角度大于100°时,动钳头、定钳头与推杆接头可直接拆卸分离。进一步讲,所述定钳头头部为O型镂空设置,用于咬切、分离组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产品钳头可拆卸,并可根据实际需求安装相应规格的钳头,给耳鼻喉科手术切除提供了便捷、稳定的夹持力,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难度,切除治疗更精准,钳头所有零部件可拆卸、清洗、消毒、无铆钉安装更方便,可广泛应用至需要使用咬切钳的手术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钳杆部的立体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手柄部的立体结构分解图。图4为推杆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动钳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定钳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前动柄1、前动柄插槽1-1、卡孔A1-2、轴销1-3、后定柄2、后定柄螺孔2-1、卡孔B2-2、外管通道2-3、外管锁紧螺丝3、钳杆外管4、推杆5、凹槽5-1、连接孔5-2、推杆接头6、推杆上钩头6-1、动钳头7、动钳头下卡位槽7-1、动钳头入位槽7-2、动钳头固定块7-3、定钳头8、定钳头定位轴8-1、定钳头入位槽8-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的介绍:实施例:如附图所示,这种可拆卸无铆钉直咬切钳,主要包括前动柄1、后定柄2、外管锁紧螺丝3、钳杆外管4、推杆5、推杆接头6、动钳头7和定钳头8;所述推杆5前端开有连接孔5-2用于插入连接推杆接头6,推杆接头6前端设置有推杆上钩头6-1用于连接固定动钳头7和定钳头8,动钳头7上开有动钳头下卡位槽7-1并卡入定钳头8上的定钳头定位轴8-1内定位固定,推杆上钩头6-1插入动钳头7上的动钳头入位槽7-2内固定,并钩住动钳头入位槽7-2两侧的动钳头固定块7-3,推杆上钩头6-1下端卡入定钳头8尾部的定钳头入位槽8-2固定;所述推杆5外套装有钳杆外管4,钳杆外管4的后端插入后定柄2内的外管通道2-3中,通过外管锁紧螺丝3旋入外管通道2-3下方的后定柄螺孔2-1内,将钳杆外管4旋紧固定,后定柄2上开有卡孔B2-2,前动柄1上相对应的位置处开有卡孔A1-2,两卡孔1-2、2-2内穿入轴销1-3将前动柄1和后定柄2活动连接;所述前动柄1顶部开有前动柄插槽1-1,设置在推杆5尾部的凹槽5-1嵌入前动柄插槽1-1内配合固定连接,通过前动柄1的来回转动控制推杆5前后运动,推杆接头6随之前后摆动,从而带动动钳头7绕定钳头定位轴8-1转动,实现咬切钳的张开或闭合;所述动钳头7可绕定钳头定位轴8-1在0~100°范围内转动;当动钳头7转动角度大于100°时,动钳头7、定钳头8与推杆接头6可直接拆卸分离,便于清洗或直接更换;所述定钳头8头部为O型镂空设置,用于咬切、分离组织。作为优选,所述钳杆外管4外壁光滑,并采用一体件设置,使得推杆5在运作时不会划伤并卡滞鼻腔边壁组织。作为优选,所述推杆5前端部的尺寸小于后端部的尺寸,确保其在使用时不容易发生断裂,提升咬切钳整体的强度。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正常手术时,通过前动柄1的来回转动控制推杆5前后运动,推杆接头6随之前后摆动,从而带动动钳头7绕定钳头定位轴8-1转动,咬切钳在0~100°范围内张开,定钳头8、动钳头7及推杆接头6不会脱开、分离钳头;当手术中需要清洗或者更换钳头时,只需将动钳头7张开至100°以上,此时动钳头7、定钳头8与推杆接头6可直接拆卸分离。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卸无铆钉直咬切钳,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前动柄(1)、后定柄(2)、外管锁紧螺丝(3)、钳杆外管(4)、推杆(5)、推杆接头(6)、动钳头(7)和定钳头(8);所述推杆(5)前端开有连接孔(5-2)用于插入连接推杆接头(6),推杆接头(6)前端设置有推杆上钩头(6-1)用于连接固定动钳头(7)和定钳头(8),动钳头(7)上开有动钳头下卡位槽(7-1)并卡入定钳头(8)上的定钳头定位轴(8-1)内定位固定,推杆上钩头(6-1)插入动钳头(7)上的动钳头入位槽(7-2)内固定,并钩住动钳头入位槽(7-2)两侧的动钳头固定块(7-3),推杆上钩头(6-1)下端卡入定钳头(8)尾部的定钳头入位槽(8-2)固定;所述推杆(5)外套装有钳杆外管(4),钳杆外管(4)的后端插入后定柄(2)内的外管通道(2-3)中,通过外管锁紧螺丝(3)旋入外管通道(2-3)下方的后定柄螺孔(2-1)内,将钳杆外管(4)旋紧固定,后定柄(2)上开有卡孔B(2-2),前动柄(1)上相对应的位置处开有卡孔A(1-2),两卡孔(1-2;2-2)内穿入轴销(1-3)将前动柄(1)和后定柄(2)活动连接;所述前动柄(1)顶部开有前动柄插槽(1-1),设置在推杆(5)尾部的凹槽(5-1)嵌入前动柄插槽(1-1)内配合固定连接,通过前动柄(1)的来回转动控制推杆(5)前后运动,推杆接头(6)随之前后摆动,从而带动动钳头(7)绕定钳头定位轴(8-1)转动,实现咬切钳的张开或闭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无铆钉直咬切钳,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前动柄(1)、后定柄(2)、外管锁紧螺丝(3)、钳杆外管(4)、推杆(5)、推杆接头(6)、动钳头(7)和定钳头(8);所述推杆(5)前端开有连接孔(5-2)用于插入连接推杆接头(6),推杆接头(6)前端设置有推杆上钩头(6-1)用于连接固定动钳头(7)和定钳头(8),动钳头(7)上开有动钳头下卡位槽(7-1)并卡入定钳头(8)上的定钳头定位轴(8-1)内定位固定,推杆上钩头(6-1)插入动钳头(7)上的动钳头入位槽(7-2)内固定,并钩住动钳头入位槽(7-2)两侧的动钳头固定块(7-3),推杆上钩头(6-1)下端卡入定钳头(8)尾部的定钳头入位槽(8-2)固定;所述推杆(5)外套装有钳杆外管(4),钳杆外管(4)的后端插入后定柄(2)内的外管通道(2-3)中,通过外管锁紧螺丝(3)旋入外管通道(2-3)下方的后定柄螺孔(2-1)内,将钳杆外管(4)旋紧固定,后定柄(2)上开有卡孔B(2-2),前动柄(1)上相对应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江
申请(专利权)人:桐庐正能量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