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姜子叶茶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3424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饮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姜子叶茶及制备方法。该种木姜子叶茶,由樟科、双子叶植物纲的木姜子叶依次经去柄、晒青、摇青、炒青、烘干制备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木姜子叶茶,选用木姜子叶作为唯一的原料,在加工过程中经过保留其生物活性,去除了木姜子叶中的甘苦味,经过多道的工艺形成了具有独特的香气和滋味甘甜的木姜子叶茶,冲泡后汤色金黄、口感顺滑,茶汤中保留了木姜子叶的药性,具有温肾健胃、行气散结的功效,尤其适合胃部不适的人长期饮用,是纯天然绿色产品。

A kind of ginger cotyledon tea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姜子叶茶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饮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木姜子叶茶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木姜子,樟科、木姜子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10米,幼树树皮黄绿色,光滑,老树树皮灰褐色。性味辛、微苦,有香气,无毒。每年11月至第二年4月开花,枝、叶均具有芳香味。现有对木姜子的利用大多局限于木姜子果实在调料中的利用,但也有将木姜子果实引入茶叶中,如申请号为:CN201710644048.X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绿茶植物饮料及其制备方法,绿茶植物饮料由贵州本地茶叶、罗汉果、薏苡仁、大果木姜子、苦瓜制成,该种绿茶植物饮料引入了木姜子的果实作为原料,但该种绿茶植物饮料主要还是以绿茶为主,木姜子果实只占原料的很小一部分,主要作用是调节茶叶饮品的口味,而不能体现木姜子的药用价值。经过科学的检测,木姜子的叶可供药用,具有温肾健胃、行气散结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胃痛呕吐及无名肿毒等症状。现有对木姜子叶的利用还鲜有报道,潜在的保健及经济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如果能利用木姜子叶进行加工利用,并提供一种创新的饮品品类,可以适应市场发展,提高木姜子种植的经济效益,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经过大量探索性试验,专利技术出了一款全新的木姜子叶茶及其制备方法。该种木姜子叶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姜子叶茶由樟科、双子叶植物纲的木姜子叶依次经去柄、晒青、摇青、炒青、烘干制备而成。进一步的,木姜子叶选用生长2年以上的老叶。进一步的,木姜子叶茶选用叶片长10-15cm、宽3-6cm、叶柄长0.5-1cm。木姜子叶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叶,于晴天采摘木姜子叶片,所采摘的叶片,去除虫叶、病叶;步骤二,去柄,将木姜子叶片的叶柄去除,保留根部一小段0.5-1cm;步骤三,冷贮,将清洗后的木姜子叶转入1-5℃的环境下冷风干燥,保存2-3小时,在转入零下3-5℃的环境下贮藏;步骤四,晒青,将木姜子叶转入20-25℃的环境下,叶子薄摊,以失去原有光泽,叶色转暗,手模叶子柔软,晒至木姜子叶脱水失重20-25%;步骤五,摇青,晒青后把木姜子叶放入摇青机慢摇2到4次,累计摇青时间为20-30分钟;步骤六,炒制,将摇青后的木姜子叶晾晒2-3小时,当香味初露即可下锅炒制,炒制温度为185-205℃,炒青后木姜子叶含水量为15-20%;步骤七,烘干,将炒制后的木姜子叶转入45-50℃的环境下烘干,烘干至木姜子叶的含水量为8-12%时,获得木姜子叶茶。进一步的,步骤一中,采叶时间为立秋后的一周以内。进一步的,步骤二中,去柄后将木姜子叶漂洗干净。进一步的,步骤三中,分冷干燥后保证木姜子叶表面无水滴。进一步的,步骤四中,晒青时环境为下午阳光柔和时放置室外晾晒。进一步的,步骤四中,步骤六中炒制温度为200℃。进一步的,步骤七中,获得的木姜子茶压制成茶饼。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木姜子叶茶,选用木姜子叶作为唯一的原料,在加工过程中经过保留其生物活性,去除了木姜子叶中的甘苦味,经过多道的工艺形成了具有独特的香气和滋味甘甜的木姜子叶茶,冲泡后汤色金黄、口感顺滑,茶汤中保留了木姜子叶的药性,具有温肾健胃、行气散结的功效,尤其适合胃部不适的人长期饮用,是纯天然绿色产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进行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木姜子叶茶,所述木姜子叶茶由樟科、双子叶植物纲的木姜子叶依次经去柄、晒青、摇青、炒青、烘干制备而成,木姜子叶选用生长2年以上的老叶,木姜子叶茶选用叶片长10-15cm、宽3-6cm、叶柄长0.5-1cm。上述木姜子叶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叶,于立秋后的一周以内的晴天采摘木姜子叶片,所采摘的叶片,去除虫叶、病叶;步骤二,去柄,将木姜子叶片的叶柄去除,保留根部一小段0.5-1cm,去柄后将木姜子叶漂洗干净;步骤三,冷贮,将清洗后的木姜子叶转入1-5℃的环境下冷风干燥,保存2-3小时至木姜子叶表面无水滴,在转入零下3-5℃的环境下贮藏;步骤四,晒青,将木姜子叶转入20-25℃的环境下,晒青时环境为下午3-5时阳光柔和时放置室外环境为宜,叶子薄摊,以失去原有光泽,叶色转暗,手模叶子柔软,晒至木姜子叶脱水失重20-25%;步骤五,摇青,晒青后把木姜子叶放入摇青机慢摇2到4次,累计摇青时间为20-30分钟;步骤六,炒制,将摇青后的木姜子叶晾晒2-3小时,当香味初露即可下锅炒制,炒制温度为185-205℃,炒青后木姜子叶含水量为15-20%,优选的炒制温度为200℃;步骤七,烘干,将炒制后的木姜子叶转入45-50℃的环境下烘干,烘干至木姜子叶的含水量为8-12%时,获得木姜子叶茶,将获得的木姜子茶压制成茶饼。经过上述步骤所指出的木姜子叶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木姜子叶茶,选用木姜子叶作为唯一的原料,在加工过程中先经冷贮锁住叶片中的生物活性,再经低温晒青、缓慢摇青、高温(185-205℃)炒制,使木姜子叶茶逐渐脱水,去除了木姜子叶中的甘苦味和腥酸味,最后经烘干使木姜子叶茶含水率稳定、提升木姜子叶茶的整体香气,经过多道的工艺形成了具有独特的香气和滋味甘甜的木姜子叶茶,冲泡后汤色金黄、口感顺滑,茶汤中保留了木姜子叶的药性,具有温肾健胃、行气散结的功效,尤其适合胃部不适的人长期饮用,是纯天然绿色产品。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专利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姜子叶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姜子叶茶由樟科、双子叶植物纲的木姜子叶依次经去柄、晒青、摇青、炒青、烘干制备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姜子叶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姜子叶茶由樟科、双子叶植物纲的木姜子叶依次经去柄、晒青、摇青、炒青、烘干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姜子叶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姜子叶选用生长2年以上的老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木姜子叶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姜子叶茶选用叶片长10-15cm、宽3-6cm、叶柄长0.5-1cm。


4.木姜子叶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叶,于晴天采摘木姜子叶片,所采摘的叶片,去除虫叶、病叶;
步骤二,去柄,将木姜子叶片的叶柄去除,保留根部一小段0.5-1cm;
步骤三,冷贮,将清洗后的木姜子叶转入1-5℃的环境下冷风干燥,保存2-3小时,在转入零下3-5℃的环境下贮藏;
步骤四,晒青,将木姜子叶转入20-25℃的环境下,叶子薄摊,以失去原有光泽,叶色转暗,手模叶子柔软,晒至木姜子叶脱水失重20-25%;
步骤五,摇青,晒青后把木姜子叶放入摇青机慢摇2到4次,累计摇青时间为20-30分钟;
步骤六,炒制,将摇青后的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秀宝吕国营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君诚农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