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雾化高压喷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3302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雾化高压喷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美容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适用于皮肤的双层雾化高压喷嘴,包括本体和壳体,所述壳体嵌套在本体的外侧,所述本体的一端与壳体之间形成锥体空隙,所述主体空隙的高度为0.15‑0.18mm,所述锥体空隙的顶点处设置有芯孔,所述本体内设有进水管、进气管、第一雾化腔、扩张腔,所述进水管与进气管分别与第一雾化腔连通,扩张腔连通第一雾化腔且与壳体形成所述锥体空隙,所述扩张腔在锥体空隙一端还设置有喷雾孔。通过调整本体侧面和壳体之间的距离的距离,将雾化效果提升,避免了水滴雾化不充分。同时,增设壳体形成锥体空隙,加剧雾化碰撞的程度,进行二次的雾化,将雾化效果提升。

A double layer atomizing high pressure nozz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雾化高压喷嘴
本技术涉及美容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人体的双层雾化高压喷嘴。
技术介绍
现在在很多美容院进行保养的时候,都需要进行皮肤清洁,皮肤清洁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常见的洗脸的方式,另一种是采用高压喷嘴,将水滴打碎,喷在皮肤上,利用水雾将皮肤润湿,并配合高速的气流将皮肤上的附着物清理干净。但是,目前美容仪上的高压喷嘴将水滴打碎雾化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很多时候会有较大的水滴无法打碎雾化,影响清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层雾化高压喷嘴,呢能够进一步的将水滴打碎雾化,使得清洁效果更好,也防止了过大的水滴滴落在皮肤上,干扰皮肤的保养。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层雾化高压喷嘴,包括本体和壳体,所述壳体嵌套在本体的外侧,所述本体的一端与壳体之间形成锥体空隙,所述主体空隙的高度为0.15-0.18mm,所述锥体空隙的顶点处设置有芯孔,所述本体内设有进水管、进气管、第一雾化腔、扩张腔,所述进水管与进气管分别与第一雾化腔连通,扩张腔连通第一雾化腔,所述本体在锥体空隙一端还设置有喷雾孔。在本技术方案中,本体与壳体之间形成了锥体空隙,水滴通过第一雾化腔和锥体空隙的雾化后,能够将水滴打散雾化的程度大大提高,尤其是配合锥体空隙的高度,能够保证气液混合在第一雾化腔内雾化后,锥体空隙可以进行第二次雾化。具体来说,第一次雾化后水雾会保持一定的动能,此时水雾经过锥体空隙的雾化,会变得更加细小。鉴于本双层雾化高压喷嘴使用于美容器材领域,人体的皮肤具有感知能力,水雾喷出速度不宜过大,避免皮肤有刺痛感。经过多次的试验和调试,锥体空隙的高度为0.15-0.18mm之间时,皮肤没有明显的刺痛感,且能够有效的清理皮肤上的附着物。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管呈L型,所述进水管的出口与进气管的出口在第一雾化腔内靠近且轴线垂直。在本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限定了进水管的形状、进水管与进气管的位置,L型的进水管具有直角拐点,能够在进水的过程中减缓进水量,在进气管进气速度不变的前提下,具有更好的打碎雾化效果。进水管的出口与进气管的出口靠近且相互垂直是为了保证气体在进气管的出口喷出的第一时间就可以对液体进行打散雾化,避免了动能的损失和浪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雾化腔的横截面积小于扩张腔的横截面积,所述扩张腔的横截面积小于锥体空隙的底面积。在本技术方案中,限定了第一雾化腔、扩张腔和锥体空隙的大小,实现了水雾在扩张腔中不断的相互混合、挤压、爆破,实现初步雾化;在锥体空隙中进行二次湍流扩散和强化对流,形成更小的水雾。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管与进气管的横截面积比例为1:3,所述进水管呈环形阵列排布在本体内。在本技术方案中,限定了进水管和进气管横截面积的比例,其主要作用是通过调节进水量和进气量,实现具有足够的气体将水滴雾化,从根源上避免因缺少空气无法将水滴充分雾化的问题。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和壳体为不锈钢材质。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的本体和壳体具有防锈功能,避免本体和壳体在使用过程中因为生锈造成污染水雾的问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整本体侧面和壳体之间的距离的距离,将雾化效果提升,避免了水滴雾化不充分,影响使用效果。同时,增设壳体形成锥体空隙,加剧雾化碰撞的程度,进行二次的雾化,将雾化效果进一步的提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其中,1-本体、2-壳体、3-锥体空隙、4-芯孔、5-栓塞、6-第一雾化腔、7-进水管、8-进气管、9-第一雾化孔、10-通孔、11-扩张腔、12-喷雾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一种双层雾化高压喷嘴,包括本体1和壳体2,所述壳体2固定在本体1的一端,壳体2具体连接方式是嵌套在本体1的外侧,保证壳体2与本体1之间的密封性。在壳体2上还有锥体空隙3,该锥体空隙3由本体1和壳体2合围呈一个密闭的腔体。锥体空隙3的最高点到其底面的高度为0.15-0.18mm。在壳体2上还设置有芯孔4,该芯孔4位于锥体空隙3的顶点处。本体1为两端呈半径不同的圆柱体,中部由圆台连接。在本体1的内腔还具有阶梯孔,本体1轴向方向固定有栓塞5,栓塞5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雾化腔6,栓塞5顶端与本体1的内腔过盈配合,栓塞5中下部与本体1的内腔间隙配合形成进水管7,水流沿着进水管7在栓塞5径向方向上流入第一雾化腔6内。在栓塞5的轴向方向还设置有进气管8,该进气管8与第一雾化腔6连通。优选的,进水管7与第一雾化腔6之间设置有第一雾化孔9,第一雾化孔9的作用是将水滴初步雾化呈水雾。进水管7的出口与进气管8的出口在第一雾化腔6内靠近且轴线相互垂直。在第一雾化腔6内雾化的水雾通过通孔10向扩张腔11内运动。在本实施例中进水管7的出口即为第一雾化孔9。本体1上端的内腔为扩张腔11,扩张腔11与锥体空隙3之间由喷雾孔12连通。为了保证水雾在双层雾化高压喷嘴内充分混合、雾化,第一雾化腔6的横截面积大于扩张腔11的横截面积,扩张腔11的横截面积大于锥体空隙3底面的面积。喷雾孔12的作用是将扩张腔11内的水雾进行二次雾化。为了保证水液混合充分,进水管7与进气管8的横截面积比例为1:3,该面积比可以是每个进水管7与进气管8的横截面积比,也可以是每个进水管7和多个进气管8的横截面积比。当采用多个进水管7时,进水管7可以呈环形阵列排布在本体1内,在本实施例中止标示处两条对称的进水管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第一雾化孔9、通孔10、喷雾孔12和芯孔4都可以采用常规的喷嘴尺寸大小,在此就不多赘述了。本双层雾化高压喷嘴利用第一雾化腔6对水滴进行初步雾化处理,在初次被雾化后,水雾在扩张腔11内充分混合后在锥体空隙3中进行二次雾化。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雾化高压喷嘴,包括本体和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嵌套在本体的外侧,所述本体的一端与壳体之间形成锥体空隙,所述锥体空隙的高度为0.15-0.18mm,所述锥体空隙的顶点处设置有芯孔,所述本体内设有进水管、进气管、第一雾化腔、扩张腔,所述进水管与进气管分别与第一雾化腔连通,扩张腔连通第一雾化腔,所述本体在锥体空隙一端还设置有喷雾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雾化高压喷嘴,包括本体和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嵌套在本体的外侧,所述本体的一端与壳体之间形成锥体空隙,所述锥体空隙的高度为0.15-0.18mm,所述锥体空隙的顶点处设置有芯孔,所述本体内设有进水管、进气管、第一雾化腔、扩张腔,所述进水管与进气管分别与第一雾化腔连通,扩张腔连通第一雾化腔,所述本体在锥体空隙一端还设置有喷雾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雾化高压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呈L型,所述进水管的出口与进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容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远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