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淮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静电除尘的扬尘吸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3297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扬尘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静电除尘的扬尘吸附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部设有阴极板、隔板和阳极板,阴极板和隔板的顶部、底部、正面和背面均与箱体内壁连接,箱体内壁顶部安装有电机,电机输出端与转杆顶端连接,转杆底端连接有转动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复位弹簧、转动球、移动板、挤压块、转杆、电机、隔板、连接杆一、滑槽、连接杆二、移动块和拉伸弹簧,利用电机启动带动转动球转动,从而利用挤压块击打移动板,在复位弹簧和拉伸弹簧的作用下带动阳极板振动,从而将阳极板表面吸附的灰尘振动下来,达到了防止灰尘太多吸附在阳极板,导致阳极板无法吸附更多的灰尘,除尘效率降低的目的。

Dust absorption device based o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静电除尘的扬尘吸附装置
本技术涉及扬尘处理
,具体为一种基于静电除尘的扬尘吸附装置。
技术介绍
扬尘是由于地面上的尘土在风力、人为带动及其他带动飞扬而进入大气的开放性污染源,是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在处理扬尘的时候,为了方便使用通常采用静电除尘,静电除尘过程中一般是通过阴极板放电,然后吸附在阳极板,但是时间一长,阳极板上积粉尘太多,影响电子进入阳极板,进而影响除尘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静电除尘的扬尘吸附装置,达到了防止灰尘太多吸附在阳极板,导致阳极板无法吸附更多的灰尘,除尘效率降低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静电除尘的扬尘吸附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阴极板、隔板和阳极板,所述阴极板和隔板的顶部、底部、正面和背面均与箱体内壁连接,所述箱体内壁顶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与转杆顶端连接,所述转杆底端连接有转动球,所述转动球外壁连接有挤压块,所述箱体内部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一侧与挤压块侧壁接触,所述移动板远离挤压块的侧壁与复位弹簧一端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与隔板侧壁连接,所述移动板靠近复位弹簧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杆一,所述隔板侧壁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连接杆一一端贯穿贯穿孔延伸至隔板另一侧与阳极板侧壁连接,所述贯穿孔孔壁顶部开设有滑槽,位于贯穿孔内部的连接杆一顶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顶部贯穿滑槽槽口延伸至滑槽内部与滑槽槽壁顶部接触,所述滑槽内部设有连接杆二,所述连接杆二两端分别与滑槽两侧槽壁接触,所述连接杆二贯穿移动块与移动块活动连接,所述移动块侧壁连接与拉伸弹簧一端连接,所述拉伸弹簧另一端与滑槽槽壁连接,所述拉伸弹簧环形设置在连接杆二外部。优选的,所述箱体外部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一端贯穿箱体侧壁延伸至箱体内部,所述进气管内壁安装有吸风扇。优选的,所述阳极板顶部与箱体内壁顶部接触,所述阳极板底部粘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底部与箱体内壁底部密封接触。优选的,所述挤压块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挤压块均匀分布在转动球外壁,所述挤压块的形状为半球形。优选的,所述贯穿孔内径与连接杆一外径一致,所述移动块正面和背面均与滑槽槽壁接触。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开设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位于阴极板和阳极板之间,所述箱体底部连接有支撑腿。优选的,所述阴极板和阳极板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阴极板和阳极板分别位于电机两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静电除尘的扬尘吸附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复位弹簧、转动球、移动板、挤压块、转杆、电机、隔板、连接杆一、滑槽、连接杆二、移动块和拉伸弹簧,利用电机启动带动转动球转动,从而利用挤压块击打移动板,在复位弹簧和拉伸弹簧的作用下带动阳极板振动,从而将阳极板表面吸附的灰尘振动下来,达到了防止灰尘太多吸附在阳极板,导致阳极板无法吸附更多的灰尘,除尘效率降低的目的。(2)、本技术通过设置橡胶垫,利用橡胶垫与箱体内壁底部密封接触,保证了阳极板在往复振动的时候,不会将灰尘残留到阳极板与隔板之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转动球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滑槽正面剖视放大图。图中:1箱体、2阴极板、3阳极板、4复位弹簧、5转动球、6移动板、7挤压块、8转杆、9电机、10隔板、11连接杆一、12支撑腿、13滑槽、14连接杆二、15移动块、16拉伸弹簧、17吸风扇、18进气管、19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静电除尘的扬尘吸附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内部设有阴极板2、隔板10和阳极板3,阴极板2和隔板10的顶部、底部、正面和背面均与箱体1内壁固定连接,阳极板3顶部与箱体1内壁顶部接触,阳极板3底部粘接有橡胶垫19,橡胶垫19底部与箱体1内壁底部密封接触,通过设置橡胶垫19,利用橡胶垫19与箱体1内壁底部密封接触,保证了阳极板3在往复振动的时候,不会将灰尘残留到阳极板3与隔板10之间,箱体1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9,阴极板2和阳极板3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阴极板2和阳极板3分别位于电机9两侧,电机9输出端与转杆8顶端固定连接,转杆8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球5,转动球5外壁固定连接有挤压块7,挤压块7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挤压块7均匀分布在转动球5外壁,挤压块7的形状为半球形,箱体1内部设有移动板6,移动板6的一侧与挤压块7侧壁接触,移动板6远离挤压块7的侧壁与复位弹簧4一端固定连接,复位弹簧4另一端与隔板10侧壁固定连接,移动板6靠近复位弹簧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一11,隔板10侧壁开设有贯穿孔,连接杆一11一端贯穿贯穿孔延伸至隔板10另一侧与阳极板3侧壁固定连接,贯穿孔内径与连接杆一11外径一致,贯穿孔孔壁顶部开设有滑槽13,位于贯穿孔内部的连接杆一11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块15,移动块15顶部贯穿滑槽13槽口延伸至滑槽13内部与滑槽13槽壁顶部接触,移动块15正面和背面均与滑槽13槽壁接触,滑槽13内部设有连接杆二14,连接杆二14两端分别与滑槽13两侧槽壁接触,连接杆二14贯穿移动块15与移动块15活动连接,移动块15侧壁连接与拉伸弹簧16一端固定连接,拉伸弹簧16另一端与滑槽13槽壁固定连接,拉伸弹簧16环形设置在连接杆二14外部,通过设置复位弹簧4、转动球5、移动板6、挤压块7、转杆8、电机9、隔板10、连接杆一11、滑槽13、连接杆二14、移动块15和拉伸弹簧16,利用电机9启动带动转动球5转动,从而利用挤压块7击打移动板6,在复位弹簧4和拉伸弹簧16的作用下带动阳极板3振动,从而将阳极板3表面吸附的灰尘振动下来,箱体1外部设有进气管18,进气管18一端贯穿箱体1侧壁延伸至箱体1内部,进气管18内壁固定安装有吸风扇17,箱体1底部开设有活动门,活动门位于阴极板2和阳极板3之间,箱体1底部连接有支撑腿12。在使用时,电机9启动带动转杆8转动,转杆8转动带动转动球5转动,从而带动了挤压块7转动,由于挤压块7的形状为半圆形,挤压块7在转动的过程中会不同的击打移动板6,移动板6在复位弹簧4的作用下会产生往复运动,移动板6往复运动的时候带动了连接杆一11往复运动,复位弹簧4和拉伸弹簧16配合使用,带动了阳极板3往复运动,由于移动板6受到击打时会产生振动,振动通过连接杆一11传递给阳极板3,使阳极板3也产生振动,此时由于复位弹簧4和拉伸弹簧16没有阻尼,使振动更加强烈,配合往复运动将阳极板3表面的灰尘振动下来,达到了防止灰尘太多吸附在阳极板3,导致阳极板3无法吸附更多的灰尘,除尘效率降低的目的。综上可得,本技术通过设置复位弹簧4、转动球5、移动板6、挤压块7、转杆8、电机9、隔板10、连接杆一11、滑槽13、连接杆二14、移动块15和拉伸弹簧16,利用电机9启动带动转动球5转动,从而利用挤压块7击打移动板6,在复位弹簧4和拉伸弹簧16的作用下带动阳极板3振动,从而将阳极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静电除尘的扬尘吸附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阴极板(2)、隔板(10)和阳极板(3),所述阴极板(2)和隔板(10)的顶部、底部、正面和背面均与箱体(1)内壁连接,所述箱体(1)内壁顶部安装有电机(9),所述电机(9)输出端与转杆(8)顶端连接,所述转杆(8)底端连接有转动球(5),所述转动球(5)外壁连接有挤压块(7),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移动板(6),所述移动板(6)的一侧与挤压块(7)侧壁接触,所述移动板(6)远离挤压块(7)的侧壁与复位弹簧(4)一端连接,所述复位弹簧(4)另一端与隔板(10)侧壁连接,所述移动板(6)靠近复位弹簧(4)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杆一(11),所述隔板(10)侧壁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连接杆一(11)一端贯穿贯穿孔延伸至隔板(10)另一侧与阳极板(3)侧壁连接,所述贯穿孔孔壁顶部开设有滑槽(13),位于贯穿孔内部的连接杆一(11)顶部连接有移动块(15),所述移动块(15)顶部贯穿滑槽(13)槽口延伸至滑槽(13)内部与滑槽(13)槽壁顶部接触,所述滑槽(13)内部设有连接杆二(14),所述连接杆二(14)两端分别与滑槽(13)两侧槽壁接触,所述连接杆二(14)贯穿移动块(15)与移动块(15)活动连接,所述移动块(15)侧壁连接与拉伸弹簧(16)一端连接,所述拉伸弹簧(16)另一端与滑槽(13)槽壁连接,所述拉伸弹簧(16)环形设置在连接杆二(14)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静电除尘的扬尘吸附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阴极板(2)、隔板(10)和阳极板(3),所述阴极板(2)和隔板(10)的顶部、底部、正面和背面均与箱体(1)内壁连接,所述箱体(1)内壁顶部安装有电机(9),所述电机(9)输出端与转杆(8)顶端连接,所述转杆(8)底端连接有转动球(5),所述转动球(5)外壁连接有挤压块(7),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移动板(6),所述移动板(6)的一侧与挤压块(7)侧壁接触,所述移动板(6)远离挤压块(7)的侧壁与复位弹簧(4)一端连接,所述复位弹簧(4)另一端与隔板(10)侧壁连接,所述移动板(6)靠近复位弹簧(4)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杆一(11),所述隔板(10)侧壁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连接杆一(11)一端贯穿贯穿孔延伸至隔板(10)另一侧与阳极板(3)侧壁连接,所述贯穿孔孔壁顶部开设有滑槽(13),位于贯穿孔内部的连接杆一(11)顶部连接有移动块(15),所述移动块(15)顶部贯穿滑槽(13)槽口延伸至滑槽(13)内部与滑槽(13)槽壁顶部接触,所述滑槽(13)内部设有连接杆二(14),所述连接杆二(14)两端分别与滑槽(13)两侧槽壁接触,所述连接杆二(14)贯穿移动块(15)与移动块(15)活动连接,所述移动块(15)侧壁连接与拉伸弹簧(16)一端连接,所述拉伸弹簧(16)另一端与滑槽(13)槽壁连接,所述拉伸弹簧(16)环形设置在连接杆二(14)外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启志张宁冯小群刘勇张红岩朱焕成黄大春王魁胡慧娜
申请(专利权)人:黄淮学院张启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