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子交换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32782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离子交换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离子交换柱,包括柱体,柱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和排气口,柱体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和清洗口,进料口连接有一竖直伸入柱体内的转轴,转轴内部为空心结构;转轴的下端连接有一连通其内部空心结构的导流管,导流管远离转轴的一端封闭,导流管侧壁等距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导流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离子交换柱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安装方便、混合均匀,提高了离子交换效率,避免了反冲洗时树脂被冲走的问题,且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子交换柱
本技术属于离子交换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离子交换柱。
技术介绍
离子交换柱是指用来进行离子交换反应的柱状压力容器,是管柱法离子交换的交换设备。采用圆筒形交换柱,溶液从柱的一端通入,与柱内呈密实状态的固定离子交换树脂层或流动状态离子交换树脂床充分接触,进行离子交换。若交换后的溶液已达到预定要求,或离子交换树脂已呈"饱和状态",就从生产线上切断柱交换,在同一柱中或其他柱内用解吸液解吸,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后用于下次交换。采用离子交换柱,相当于将柱内离子交换树脂分多批次与溶液进行交换反应,交换后的溶液及时和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常用的离子交换柱大多是圆柱形结构,物料进入柱体后,物料容易沿着柱体内壁流动或在某一侧流动,致使物料分布不均匀,影响离子交换树脂的使用率,容易导致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吸附不均匀,解析不完全,影响产品的收率和生产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子交换柱,该离子交换柱能够使物料均匀分布在柱体内与离子交换树脂混合均匀,有效的提高了离子交换的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离子交换柱,该离子交换柱包括柱体,所述柱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和排气口,所述柱体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和清洗口,所述进料口连接有一竖直伸入所述柱体内的转轴,所述转轴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转轴的下端连接有一连通其内部空心结构的导流管,导流管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封闭,导流管侧壁等距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导流孔。作为优选地,所述导流管自所述柱体的轴线向侧壁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作为优选地,所述转轴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转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柱体上端的电机以及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出轴为空心轴且与转轴的上端连接,所述空心轴的上端连接进液管。作为优选地,所述柱体内位于所述转轴的下方设置有阻隔筛网和树脂支撑筛网,离子交换树脂填充在阻隔筛网和树脂支撑筛网之间。作为优选地,所述阻隔筛网与所述柱体的侧壁滑移连接,所述柱体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个滑移凸杆,所述阻隔筛网的圆周上设置有与滑移凸杆配合作用的卡槽。作为优选地,所述滑移凸杆的两端设置有上止挡体和下止挡体,所述滑移凸杆的上止挡体的高度低于所述导流管的低端;所述滑移凸杆的下止挡体的高度高于所述树脂支撑筛网。作为优选地,所述柱体位于所述下止挡体和树脂支撑筛网之间的侧壁设置有树脂进口和树脂出口。本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离子交换柱,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安装方便、混合均匀,提高了离子交换效率,避免了反冲洗时树脂被冲走的问题,且使用寿命长。2.本技术的离子交换柱,物料经转轴和导流管流到柱体内的离子交换树脂上,进料的同时转轴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转动,导流管跟随转轴一起转动,实现转动进料以使得物料能够到达柱体截面的每个地方,使得物料能够与交换树脂均匀的接触,充分发挥交换树脂的作用,有效的提高了离子交换效率。3.本技术的离子交换柱,导流管自柱体的轴线向侧壁方向逐渐向下倾斜,相比于导流管与转轴垂直设置,同距离间隔设置的导流孔中流出的物料柱之间的间距要小一些,更有利于物料达到柱体截面的每个地方。4.本技术的离子交换柱,柱体内设置有阻隔筛网和树脂支撑筛网,对柱体内交换树脂进行反冲洗的时候,可以有效控制交换树脂的上扬,避免了树脂随冲洗介质冲走的情况,减少了树脂的浪费,延长了使用寿命。5.本技术的离子交换柱,阻隔筛网与柱体的内壁滑移连接,当交换树脂工作时体积发生膨胀,阻隔筛板可以柱体向上滑移以为树脂的膨胀腾出体积,减小树脂之间因体积膨胀而产生的挤压,从而有效减小树脂的挤压破碎,保证树脂的有效性,延长树脂的使用寿命,提高离子交换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离子交换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柱体;11、进料口;12、排气口;13、出料口;14、清洗口;15、滑移凸杆;151、上止挡体;152、下止挡体;16、树脂进口;17、树脂出口;20、转轴;21、导流管;211、导流孔;30、驱动机构;31、电机;32、减速机;33、空心轴;40、阻隔筛网;50、树脂支撑筛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离子交换柱包括柱体10,柱体10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11和排气口12,柱体10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13和清洗口14,进料口11连接有一竖直伸入柱体10内的转轴20,转轴20内部为空心结构;转轴20的下端连接有一连通其内部空心结构的导流管21,导流管21远离转轴20的一端封闭,导流管21侧壁等距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导流孔211。本技术的离子交换柱在使用时,物料经转轴20和导流管21流到柱体10内的离子交换树脂上,进料的同时转轴20在驱动机构30的驱动下转动,导流管21跟随转轴20一起转动,实现转动进料以使得物料能够到达柱体10截面的每个地方,使得物料能够与交换树脂均匀的接触,充分发挥交换树脂的作用,有效的提高了离子交换效率。导流管21自柱体10的轴线向侧壁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相比于导流管21与转轴20垂直设置,同距离间隔设置的导流孔211中流出的物料柱之间的间距要小一些,更有利于物料达到柱体10截面的每个地方。转轴20在驱动机构30的驱动下转动,驱动机构30包括固定在柱体10上端的电机31以及与电机31输出轴连接的减速机32,减速机32的输出轴为空心轴33且与转轴20的上端连接,空心轴33的上端连接进液管。物料经进液管进入空心轴33继而进入空心转轴20内,最终从导流管21的导流孔211内流出落入下方的离子交换树脂上。柱体10内位于转轴20的下方设置有阻隔筛网40和树脂支撑筛网50,离子交换树脂填充在阻隔筛网40和树脂支撑筛网50之间。对柱体10内交换树脂进行反冲洗的时候,阻隔筛网40和树脂支撑筛网50可以有效控制交换树脂的上扬,避免了树脂随冲洗介质冲走的情况,减少了树脂的浪费,延长了使用寿命。阻隔筛网40与柱体10的侧壁滑移连接,柱体10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个滑移凸杆15,阻隔筛网40的圆周上设置有与滑移凸杆15配合作用的卡槽。滑移凸杆15的两端设置有上止挡体151和下止挡体152,滑移凸杆15的上止挡体151的高度低于导流管21的低端;滑移凸杆15的下止挡体152的高度高于树脂支撑筛网50。当交换树脂工作时体积发生膨胀,阻隔筛板可以柱体10向上滑移以为树脂的膨胀腾出体积,减小树脂之间因体积膨胀而产生的挤压,从而有效减小树脂的挤压破碎,保证树脂的有效性,延长树脂的使用寿命,提高离子交换效率。柱体10位于下止挡体152和树脂支撑筛网50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子交换柱,包括柱体(10),所述柱体(10)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11)和排气口(12),所述柱体(10)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13)和清洗口(14),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1)轴承连接有一竖直伸入所述柱体(10)内的转轴(20),所述转轴(20)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转轴(20)的下端连接有一连通其内部空心结构的导流管(21),导流管(21)远离所述转轴(20)的一端封闭,导流管(21)侧壁等距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导流孔(2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子交换柱,包括柱体(10),所述柱体(10)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11)和排气口(12),所述柱体(10)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13)和清洗口(14),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1)轴承连接有一竖直伸入所述柱体(10)内的转轴(20),所述转轴(20)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转轴(20)的下端连接有一连通其内部空心结构的导流管(21),导流管(21)远离所述转轴(20)的一端封闭,导流管(21)侧壁等距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导流孔(2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子交换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21)自所述柱体(10)的轴线向侧壁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离子交换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0)在驱动机构(30)的驱动下转动,所述驱动机构(30)包括固定在所述柱体(10)上端的电机(31)以及与电机(31)输出轴连接的减速机(32),减速机(32)的输出轴为空心轴(33)且与转轴(20)的上端连接,所述空心轴(33)的上端连接进液管。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虎
申请(专利权)人:纳来创硕湖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