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小云专利>正文

一种舒适性婴幼儿输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3174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舒适性婴幼儿输液装置,包括摇篮本体、背板、肩带、连接带和输液机构;所述背板固定连接在摇篮本体的后端;所述肩带为两个且左右对称设置,单个肩带的一端与所述背板的后下端固定连接,单个肩带的另一端从背板上穿过并与摇篮本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带为两个且左右对称设置,单个连接带的一端与所述背板的前上端固定连接,单个连接带的另一端与摇篮本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输液机构包括夹持件和输液杆,所述夹持件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背板的上端,所述输液杆竖直固定安装在所述夹持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舒适感强,移动方便,仅需要一个家长就可以抱着婴幼儿走动,方便家长在输液过程中同时对婴幼儿的照顾。

A comfortable infusion device for infa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舒适性婴幼儿输液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舒适性婴幼儿输液装置。
技术介绍
因为儿科病房的特殊性,具有每组药物静脉输液量少、更换频次多的特点,患儿输液用的输液架多是固定的,因此独自一人带婴幼儿输液的家长一旦遇到取药、检查、上洗手间等突发事情时往往需要劳烦别人帮助照看婴幼儿,给治疗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大多数患儿都需要两到三名家属陪伴,这就导致住院病房内人多、物品多,环境较为嘈杂;嘈杂的环境下患儿更易哭闹,家属需要不时的抱起婴幼儿来回踱步才有可能使婴幼儿安静下来,由于现有的医院病房有限,部分婴幼儿的输液时需要在医院大厅进行的,而常用的输液架由于体积较大的,占地空间较大,需要家长协同对婴幼儿进行输液(一个家长抱着婴幼儿,一个家长看着输液瓶),家长的活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家长踱步时容易拖拽输液管使针头脱落或穿破血管,导致药液外泄,局部肿胀,严重者可能出现局部坏死,所以家属特别辛苦,同时存在安全隐患,很可能会给婴幼儿带来额外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舒适性婴幼儿输液装置,其舒适感强,移动方便,仅需要一个家长就可以抱着婴幼儿走动,方便家长在输液过程中同时对婴幼儿的照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舒适性婴幼儿输液装置,包括摇篮本体、背板、肩带、连接带和输液机构;所述摇篮本体内部两侧对称设有安全带,两个安全带之间通过三角挡垫连接,所述三角挡垫还与所述摇篮本体固定连接,三角挡垫、安全带与摇篮本体的内侧形成用于让婴儿腿部通过的让位口;所述背板固定连接在摇篮本体的后端,摇篮本体朝向背板倾斜;所述肩带为两个且左右对称设置,单个肩带的一端与所述背板的后下端固定连接,单个肩带的另一端从背板上穿过并与摇篮本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带为两个且左右对称设置,单个连接带的一端与所述背板的前上端固定连接,单个连接带的另一端与摇篮本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输液机构包括夹持件和输液杆,所述夹持件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背板的上端,所述输液杆竖直固定安装在所述夹持件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连接板、连接螺栓和滑轮,所述连接螺栓竖直螺接在所述连接板上,连接螺栓的下端可从连接板上伸出并伸入到背板内,所述滑轮为多个且前后对称设置在连接板的下端,所述背板可插入到前后两个滑轮之间。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上端等间距设有数个与所述连接螺栓相配合的螺栓孔。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输液杆包括伸缩杆和挂持件,所述伸缩杆的下端固定插接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挂钩固定安装在所述伸缩杆的上端。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挂持件包括挂钩和连接架,所述挂钩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连接架的左右两端,连接架的下端与所述伸缩杆的上端螺接。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还包括腰带,所述腰带为两个且左右对称设置,单个腰带的一端与所述背板的后端固定连接,两个腰带的另一端通过插扣连接。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前端和后端对称设有软垫。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摇篮本体的内后侧对称设有两个绑手带。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摇篮本体的内前侧对称设有两个绑脚带。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摇篮本体的上端设有扶手,所述扶手的下端吊设有玩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摇篮本体、背板、肩带、连接带和输液机构,家长通过将婴幼儿放置在摇篮本体内,再通过肩带穿戴于身上,然后通过输液机构对婴幼儿进行输液,整个过程中家长可以带着婴幼儿走动,同时家长的双手被解放,可以对婴幼儿进行照顾,并且,婴幼儿在摇篮本体躺着或者坐着,更加舒适,在输液过程中不易吵闹,方便对婴幼儿进行输液。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在儿科医院大面积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舒适性婴幼儿输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舒适性婴幼儿输液装置的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舒适性婴幼儿输液装置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舒适性婴幼儿输液装置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背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夹持件与背板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详细说明如下: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舒适性婴幼儿输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舒适性婴幼儿输液装置的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舒适性婴幼儿输液装置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舒适性婴幼儿输液装置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背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夹持件与背板的连接示意图。图中,各个标记的表示含义如下:1、摇篮本体;11、安全带;12、三角挡垫;13、绑手带;14、绑脚带;15、扶手;16、玩具;2、背板;21、螺栓孔;22、软垫;3、肩带;4、连接带;5、输液机构;51、夹持件;511、连接板;512、连接螺栓;513、滑轮;52、输液杆;521、伸缩杆;522、挂钩;523、连接架;6、腰带。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舒适性婴幼儿输液装置,包括摇篮本体1、背板2、肩带3、连接带4和输液机构5;所述摇篮本体1内部两侧对称设有安全带11,两个安全带11之间通过三角挡垫12连接,所述三角挡垫12还与所述摇篮本体1固定连接,三角挡垫12、安全带11与摇篮本体1的内侧形成用于让婴儿腿部通过的让位口;所述背板2固定连接在摇篮本体1的后端,摇篮本体朝向背板倾斜;所述肩带3为两个且左右对称设置,单个肩带3的一端与所述背板2的后下端固定连接,单个肩带3的另一端从背板2上穿过并与摇篮本体1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带4为两个且左右对称设置,单个连接带4的一端与所述背板2的前上端固定连接,单个连接带4的另一端与摇篮本体1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输液机构5包括夹持件51和输液杆52,所述夹持件51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背板2的上端,所述输液杆52竖直固定安装在所述夹持件51上。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摇篮本体1、背板2、肩带3、连接带4和输液机构5,在使用时,家长通过将婴幼儿放置在摇篮本体1内,然后通过肩带3将摇篮本体1穿戴在身上,这里肩带3还具有防止摇篮本体1向下转动的功能,同时,设置的连接带4也进一步避免了摇篮本体1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舒适性婴幼儿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摇篮本体、背板、肩带、连接带和输液机构;/n所述摇篮本体内部两侧对称设有安全带,两个安全带之间通过三角挡垫连接,所述三角挡垫还与所述摇篮本体固定连接,三角挡垫、安全带与摇篮本体的内侧形成用于让婴儿腿部通过的让位口;/n所述背板固定连接在摇篮本体的后端,摇篮本体朝向背板倾斜;/n所述肩带为两个且左右对称设置,单个肩带的一端与所述背板的后下端固定连接,单个肩带的另一端从背板上穿过并与摇篮本体的前端固定连接;/n所述连接带为两个且左右对称设置,单个连接带的一端与所述背板的前上端固定连接,单个连接带的另一端与摇篮本体的前端固定连接;/n所述输液机构包括夹持件和输液杆,所述夹持件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背板的上端,所述输液杆竖直固定安装在所述夹持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舒适性婴幼儿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摇篮本体、背板、肩带、连接带和输液机构;
所述摇篮本体内部两侧对称设有安全带,两个安全带之间通过三角挡垫连接,所述三角挡垫还与所述摇篮本体固定连接,三角挡垫、安全带与摇篮本体的内侧形成用于让婴儿腿部通过的让位口;
所述背板固定连接在摇篮本体的后端,摇篮本体朝向背板倾斜;
所述肩带为两个且左右对称设置,单个肩带的一端与所述背板的后下端固定连接,单个肩带的另一端从背板上穿过并与摇篮本体的前端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带为两个且左右对称设置,单个连接带的一端与所述背板的前上端固定连接,单个连接带的另一端与摇篮本体的前端固定连接;
所述输液机构包括夹持件和输液杆,所述夹持件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背板的上端,所述输液杆竖直固定安装在所述夹持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性婴幼儿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连接板、连接螺栓和滑轮,所述连接螺栓竖直螺接在所述连接板上,连接螺栓的下端可从连接板上伸出并伸入到背板内,所述滑轮为多个且前后对称设置在连接板的下端,所述背板可插入到前后两个滑轮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舒适性婴幼儿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上端等间距设有数个与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云林源绍林成成范旭辉应安娜林琰琰成雅妮虞君儒吴小慧吴德政
申请(专利权)人:吴小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