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抓捏按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3148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抓捏按摩机,其包括壳体、驱动电机、由驱动电机带动转动的转动轴、至少两个偏心组件以及至少两个按摩组件,所述偏心组件包括偏心凸轮以及摆臂,所述偏心凸轮固定装设在转动轴上,所述摆臂的一端活动套设在偏心凸轮上,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按摩组件配合枢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至少两个偏心组件和至少两个按摩组件,使得在生产过程中,只需针对一个偏心组件和一个按摩组件设计开发模具,然后利用相对应的模具分别生产偏心组件和按摩组件即可,避免了需要针对按摩机的抓捏动作,对颈部模组、肩部模组以及两者分别对应的连接结构,进行设计开发多个模具的缺陷,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按摩机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A new type of grasping and kneading massage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抓捏按摩机
本技术涉及按摩设备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抓捏按摩机。
技术介绍
按摩器,一种新兴保健用品,对人体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的作用,可使劳累一天的身体放松,有利于消除疲劳,从而起到一定的保健效果。特别是抓捏型的按摩器,不仅仅具有按摩的功能,对局部的肌肉具有抓捏的效果,使得按摩器的保健效果更佳。如图1至图2所示,为本申请人于2018年提交的申请号为201821418435.8的一种肩颈按摩机构,其包括:壳体1、颈部按摩组2、肩部按摩组3、偏心组件4、连接组件5及由电机6带动转动的转动轴7;所述颈部按摩组2、肩部按摩组3、偏心组件4、连接组件5、电机6及转动轴7容设于壳体1内。颈部按摩组2和肩部按摩组3在结构设计上不相同,且与转动轴7的连接方式也不相同,颈部按摩组2通过偏心组件4与转动轴7配合连接,肩部按摩组3通过连接组件5连接至偏心组件4上,如此,对于该按摩器的生产,则需要针对颈部按摩组2、肩部按摩组3以及两者分别对应的连接结构,单独设计开模生产,显而易见的,该按摩器具有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的缺陷。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按摩器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新型抓捏按摩机。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型抓捏按摩机,其包括壳体、驱动电机、由驱动电机带动转动的转动轴、至少两个偏心组件以及至少两个按摩组件,所述驱动电机、转动轴、偏心组件均装设在壳体内,所述按摩组件装设在壳体外并与偏心组件配合连接,其中至少两个偏心组件相对设置,所述偏心组件包括偏心凸轮以及摆臂,所述偏心凸轮固定装设在转动轴上,所述摆臂的一端活动套设在偏心凸轮上,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按摩组件配合枢接。所述偏心组件还包括限位杆以及设有滑槽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固定装设在壳体内,所述限位件上的滑槽朝向摆臂设置,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至摆臂的下端,另一端活动装设在滑槽内。所述限位杆朝向限位件的端部设有球头。所述相对设置的偏心组件中的两个偏心凸轮为一体结构;所述相对设置的偏心组件中的两个限位件为一体结构,并且,两个限位件中的滑槽相互连通。所述偏心凸轮上设有一朝向摆臂倾斜的斜面,所述斜面贴靠在摆臂的一侧。所述偏心组件还包括凸轮盖,所述凸轮盖固定装设在偏心凸轮上并且贴靠在摆臂一侧。所述偏心组件还包括凸轮盖,所述凸轮盖固定装设在偏心凸轮上并且贴靠在摆臂一侧。所述按摩组件包括支架以及至少一个按摩头,所述支架的下端与摆臂配合连接,所述按摩头固定装设在支架上。所述支架朝向摆臂的一端设有梯形槽,所述摆臂通过销轴枢接在梯形槽内。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齿轮组与转动轴传动配合连接,所述齿轮组包括蜗杆、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上设有蜗轮,所述蜗杆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转轴的端部,并且与第一齿轮上的蜗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在转动轴上,并且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通过设有至少两个偏心组件和至少两个按摩组件,使得在生产过程中,只需针对一个偏心组件和一个按摩组件设计开发模具,然后利用相对应的模具分别生产偏心组件和按摩组件即可,避免了需要针对按摩机的抓捏动作,对颈部模组、肩部模组以及两者分别对应的连接结构,进行设计开发多个模具的缺陷,使得本技术的按摩机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一种肩颈按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一种肩颈按摩机构中颈部按摩组和肩部按摩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使用时按摩组件的动作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按摩组件和偏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按摩组件和偏心组件的分解图;图7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偏心凸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使用时按摩组件分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使用时按摩组件收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3至图9所示,为本技术一种新型抓捏按摩机的较佳实施例,其包括壳体1、驱动电机2、由驱动电机2带动转动的转动轴3、至少两个偏心组件4以及至少两个按摩组件5,驱动电机2、转动轴3、偏心组件4均装设在壳体1内,按摩组件5装设在壳体1外并与偏心组件4配合连接,其中至少两个偏心组件4相对设置。本技术方案中的驱动电机2、转动轴3、偏心组件4以及按摩组件5的数量不限,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按摩机包括四个偏心组件4以及四个按摩组件5,并且,每两个偏心组件4相对设置,驱动电机2以及转动轴3的数量均为一。上述偏心组件4包括偏心凸轮41以及摆臂42,偏心凸轮41固定装设在转动轴3上,摆臂42的一端活动套设在偏心凸轮41上,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按摩组件5配合枢接。使用时,通过驱动电机2带动转动轴3持续转动,同时,固定在转动轴3上的偏心凸轮41也随着转动轴3持续转动,偏心凸轮41在持续转动过程中带动摆臂42持续来回摆动,同时,与摆臂42配合枢接的按摩组件5也随着摆臂42来回摆动,将按摩组件5压靠在使用者的身体上,即可利用按摩组件5的来回摆动对使用者的身体进行按摩,并且,在按摩的过程中,按摩组件5还能够绕着销轴在摆臂42上转动,自动适应人体结构找到合适的按摩角度及位置。而相对设置的偏心组件4和相对设置的按摩组件5相互配合,使用时,相对设置的偏心组件4随着来回摆动,与按摩组件5配合连接的一端,会重复循环靠近、分离的动作,同时,相对设置的按摩组件5也会重复循环靠近、分离的动作,形成抓捏和放松不断循环的效果,使得按摩机的保健效果更佳。本技术通过设有至少两个偏心组件4和至少两个按摩组件5,使得在生产过程中,只需针对一个偏心组件4和一个按摩组件5设计开发模具,然后利用相对应的模具分别生产偏心组件4和按摩组件5即可,避免了需要针对按摩机的抓捏动作,对颈部模组、肩部模组以及两者分别对应的连接结构,进行设计开发多个模具的缺陷,使得本技术的按摩机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优点。上述偏心组件4还包括限位杆43以及设有滑槽441的限位件44,限位件44固定装设在壳体1内,限位件44上的滑槽441朝向摆臂42设置,限位杆43的一端固定连接至摆臂42的下端,另一端活动装设在滑槽441内。因为需要将按摩组件5压靠在使用者的身体上,才能达到更好的按摩效果,而摆臂42是活动套设在偏心凸轮41上的,摆臂42在来回摆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摆臂42绕着偏心凸轮41向内过度转动收合或者向外过度转动张开的情况,严重影响按摩机的使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摆臂42朝向限位件44的一端通过固定连接有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抓捏按摩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驱动电机、由驱动电机带动转动的转动轴、至少两个偏心组件以及至少两个按摩组件,所述驱动电机、转动轴、偏心组件均装设在壳体内,所述按摩组件装设在壳体外并与偏心组件配合连接,其中至少两个偏心组件相对设置,所述偏心组件包括偏心凸轮以及摆臂,所述偏心凸轮固定装设在转动轴上,所述摆臂的一端活动套设在偏心凸轮上,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按摩组件配合枢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抓捏按摩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驱动电机、由驱动电机带动转动的转动轴、至少两个偏心组件以及至少两个按摩组件,所述驱动电机、转动轴、偏心组件均装设在壳体内,所述按摩组件装设在壳体外并与偏心组件配合连接,其中至少两个偏心组件相对设置,所述偏心组件包括偏心凸轮以及摆臂,所述偏心凸轮固定装设在转动轴上,所述摆臂的一端活动套设在偏心凸轮上,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按摩组件配合枢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抓捏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组件还包括限位杆以及设有滑槽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固定装设在壳体内,所述限位件上的滑槽朝向摆臂设置,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至摆臂的下端,另一端活动装设在滑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抓捏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朝向限位件的端部设有球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抓捏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设置的偏心组件中的两个偏心凸轮为一体结构;所述相对设置的偏心组件中的两个限位件为一体结构,并且,两个限位件中的滑槽相互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抓捏按摩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清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睿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