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分式急救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312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急救包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拆分式急救包,包括急救包包体,所述急救包包体包括有由半开式拉链连接的上包体和下包体,所述上包体和下包体还均包括有聚乙烯发泡棉层和防水面料层,所述聚乙烯发泡棉层粘覆于上包体和下包体的外壁,所述防水面料层聚乙烯发泡棉层的外壁,所述上包体和下包体内壁分别通过针线缝制有双夹层和单夹层,便于将急救包进行拆分以满足医护人员在不同情况下进行使用,在急救包包体的下包体内壁通过魔术毛面和魔术勾面粘合的方式便于将活动包体与急救包包体进行安装拆卸,在进行短途轻伤急救时,为了减少医护人员的短途负重可仅快速拿取活动包体并装载上急救物品进行急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分式急救包
本技术涉及急救包
,具体的说是一种可拆分式急救包。
技术介绍
急救包是装有急救药品及消过毒的纱布、绷带等的小包,在人们出现意外情况下应急使用的救援物品。而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急救小包难以进行彻底拆分和快速固定,当实际情况只需要携带少量必备救援物品,而不需要纵多的其他专业救援物品时,还需要将整个急救包进行携带,这样便增加了携带者的负重;同时通常急救包会容纳局部尖锐部的镊子和剪刀,而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急救包却缺少能够抵抗镊子和剪刀尖锐部的结构,因而极易使得急救包内部布料破损,因而还需改进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拆分式急救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拆分式急救包,包括急救包包体,所述急救包包体包括有由半开式拉链连接的上包体和下包体,所述上包体和下包体还均包括有腈纶纤维面料层、聚乙烯发泡棉层和防水面料层,所述聚乙烯发泡棉层粘覆于腈纶纤维面料层的外壁,所述防水面料层聚乙烯发泡棉层的外壁,所述上包体和下包体内壁分别通过针线缝制有双夹层和单夹层,所述单夹层外壁粘合有活动包体,所述活动包体外侧边沿还开设有通过拉链封合的开口,且其拉链环上系接有拉绳(未图示),所述双夹层外壁左侧等距缝制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上还等距设有C形塑料卡扣,所述双夹层外壁右侧等距粘附有V形设置的硬质硅胶套。优选的,所述活动包体位于下包体内部,所述活动包体里侧面缝制有魔术毛面,所述单夹层外壁里侧缝制有与魔术毛面粘合的魔术勾面。优选的,所述急救包包体外壁还分别缝制有提手和背带,所述提手和背带中间均通过强力粘合剂粘附有缓冲橡胶套。优选的,所述双夹层由内夹层和外夹层构成,所述内夹层缝制在上包体内壁周侧,且所述内夹层开口处与上包体内顶部间的间距为3CM,所述外夹层缝制在内夹层外壁周侧,所述外夹层开口处与内夹层开口处之间的间距为3CM。优选的,若干个等距设置的所述固定带上还自上而下等距与上包体内壁缝合,且所述硬质硅胶套的开口向左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便于将急救包进行拆分以满足医护人员在不同情况下进行使用,在急救包包体的下包体内壁通过魔术毛面和魔术勾面粘合的方式便于将活动包体与急救包包体进行安装拆卸,在进行短途轻伤急救时,为了减少医护人员的短途负重和快速急救可以选择将急救包包体和活动包体分离,仅快速拿取活动包体并装载上急救物品进行急救,在活动包体内平时便装上必须救援物品;减少尖锐状的急救物品破坏急救包包体的可能性,通过固定带和C形塑料卡扣的设置便于将剪刀和镊子进行固定,通过V形设置的硬质硅胶套便于将剪刀和镊子的尖锐部进行插接固定,从而减少剪刀和镊子的尖锐部将急救包包体破坏的情况发生;便于进行分类装载急救物品,通过双夹层和单夹层的设置能够将需要装载的急救物品进行分类,从而使得急救物品划分变得更为明确,进而能够减少后续找寻的时间;便于进行防水和减震,通过聚乙烯发泡棉层和防水面料层的设置能够使得急救包包体的防水减震效果更好;便于进行携带,通过提手和背带的设置能够使得急救包包体即可以手提也便于肩背,因而提升了携带的便利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活动包体粘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的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上包体结构层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2中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参考图1-5可知,本技术一种可拆分式急救包,包括急救包包体1,所述急救包包体1包括有由半开式拉链连接的上包体101和下包体102,所述上包体101和下包体102还均包括有腈纶纤维面料层1011、聚乙烯发泡棉层1012和防水面料层1013,所述聚乙烯发泡棉层1011粘覆于腈纶纤维面料层1011的外壁,所述防水面料层1012聚乙烯发泡棉层1011的外壁,所述上包体101和下包体102内壁分别通过针线缝制有双夹层2和单夹层3,所述单夹层3外壁粘合有活动包体4,所述活动包体4外侧边沿还开设有通过拉链封合的开口,且其拉链环上系接有拉绳,所述双夹层2外壁左侧等距缝制有固定带5,所述固定带5上还等距设有C形塑料卡扣6,所述双夹层2外壁右侧等距粘附有V形设置的硬质硅胶套7。所述活动包体4位于下包体102内部,所述活动包体4里侧面缝制有魔术毛面401,所述单夹层3外壁里侧缝制有与魔术毛面401粘合的魔术勾面301。所述急救包包体1外壁还分别缝制有提手8和背带9,所述提手8和背带9中间均通过强力粘合剂粘附有缓冲橡胶套。所述双夹层2由内夹层201和外夹层202构成,所述内夹层201缝制在上包体101内壁周侧,且所述内夹层201开口处与上包体101内顶部间的间距为3CM,所述外夹层202缝制在内夹层201外壁周侧,所述外夹层202开口处与内夹层201开口处之间的间距为3CM。若干个等距设置的所述固定带5上还自上而下等距与上包体101内壁缝合,且所述硬质硅胶套7的开口向左设置。本实施例在实施的时候,便于将急救包进行拆分以满足医护人员在不同情况下进行使用,在急救包包体1的下包体102内壁通过魔术毛面401和魔术勾面301粘合的方式便于将活动包体4与急救包包体1进行安装拆卸,在进行短途轻伤急救时,为了减少医护人员的短途负重可以选择将急救包包体1和活动包体4分离,仅快速拿取活动包体4并装载上急救物品进行急救;减少尖锐状的急救物品破坏急救包包体1的可能性,通过固定带5和C形塑料卡扣6的设置便于将剪刀和镊子进行固定,通过V形设置的硬质硅胶套7便于将剪刀和镊子的尖锐部进行插接固定,从而减少剪刀和镊子的尖锐部将急救包包体1破坏的情况发生;便于进行分类装载急救物品,通过双夹层2和单夹层3的设置能够将需要装载的急救物品进行分类,从而使得急救物品划分变得更为明确,进而能够减少后续找寻的时间;便于进行防水和减震,通过聚乙烯发泡棉层1012和防水面料层1013的设置能够使得急救包包体1的防水减震效果更好;便于进行携带,通过提手8和背带9的设置能够使得急救包包体1即可以手提也便于肩背,因而提升了携带的便利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分式急救包,包括急救包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包包体包括有由半开式拉链连接的上包体和下包体,所述上包体和下包体还均包括有腈纶纤维面料层、聚乙烯发泡棉层和防水面料层,所述聚乙烯发泡棉层粘覆于腈纶纤维面料层的外壁,所述防水面料层聚乙烯发泡棉层的外壁,所述上包体和下包体内壁分别通过针线缝制有双夹层和单夹层,所述单夹层外壁粘合有活动包体,所述活动包体外侧边沿还开设有通过拉链封合的开口,且其拉链环上系接有拉绳,所述双夹层外壁左侧等距缝制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上还等距设有C形塑料卡扣,所述双夹层外壁右侧等距粘附有V形设置的硬质硅胶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分式急救包,包括急救包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包包体包括有由半开式拉链连接的上包体和下包体,所述上包体和下包体还均包括有腈纶纤维面料层、聚乙烯发泡棉层和防水面料层,所述聚乙烯发泡棉层粘覆于腈纶纤维面料层的外壁,所述防水面料层聚乙烯发泡棉层的外壁,所述上包体和下包体内壁分别通过针线缝制有双夹层和单夹层,所述单夹层外壁粘合有活动包体,所述活动包体外侧边沿还开设有通过拉链封合的开口,且其拉链环上系接有拉绳,所述双夹层外壁左侧等距缝制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上还等距设有C形塑料卡扣,所述双夹层外壁右侧等距粘附有V形设置的硬质硅胶套。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分式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包体位于下包体内部,所述活动包体里侧面缝制有魔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源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