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用按压止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3097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内科用按压止血器,其结构包括上夹环、转动件、下夹环、凸块、固定件、冷却液板、止血药层、舒适装置和推动装置,通过在上夹环与下夹环内壁设置舒适装置,进过当中的泡棉层、乳胶垫层和海绵的软性效果,并且面层外表面的光滑稳定效果,达到了有效提高在进行夹环稳固时内壁舒适以防止出血夹合处形成深度勒痕的有益效果;并且在上夹环顶底两端中部设置推动装置,经过转动抓附凸块使得螺纹杆在轴承和固定块处进行转动,带动压板向下推动,且进行下移位置稳定,使得止血药层接触出血处进行止血,达到了可为在进行止血时操作按下按压提供便捷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用按压止血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心内科用按压止血器。
技术介绍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和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当前心内科治疗中很多情况下会采用介入治疗的方式,通过导丝穿刺进入动脉血管将治疗药物直接送达患处,这种介入治疗心内科疾病的方式虽然创伤小,危险性低,但是在导管介入动脉血管或者是治疗后导管抽离的过程中,很可能出现出血的现象,因此在心内科介入治疗的时候一般会配合止血装置,可是目前的止血装置需要手部一直进行按下按压,但是现有技术在进行夹环稳固时内壁舒适的不足导致出血夹合处形成深度勒痕,并且在进行止血时一直进行按下按压而造成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心内科用按压止血器,以解决在进行夹环稳固时内壁舒适的不足导致出血夹合处形成深度勒痕,并且在进行止血时一直进行按下按压而造成操作不便的问题,达到有效提高在进行夹环稳固时内壁舒适以防止出血夹合处形成深度勒痕,并且可为在进行止血时操作按下按压提供便捷的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心内科用按压止血器,包括上夹环、转动件、下夹环、凸块、固定件、冷却液板、止血药层、舒适装置和推动装置,所述转动件顶底两端设置有上夹环和下夹环,并且其均与转动件进行固定连接,所述上夹环通过转动件与下夹环进行转动连接,所述上夹环和下夹环左端均设置有凸块,并且其均与上夹环和下夹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同时贯穿凸块顶底两端中部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舒适装置通过强力胶同时设置于上夹环和下夹环内壁进行粘接,所述推动装置贯穿上夹环顶底两端中部进行活动连接,所述冷却液板设置于推动装置底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止血药层通过强力胶与冷却液板底端进行粘接,所述舒适装置由泡棉层、乳胶垫层、防腐层、海绵层和面层组成,所述泡棉层底端面通过强力胶与乳胶垫层进行粘接,所述防腐层后端面通过热熔胶与乳胶垫层进行粘接,所述海绵层与防腐层底端面进行粘接,所述面层通过强力胶与海绵层底端面进行粘接,所述面层通过强力胶同时设置于上夹环和下夹环内壁进行粘接,所述推动装置由抓附凸块、螺纹杆、固定块、轴承、限位凸块、连接板宽和压板组成,所述抓附凸块底端中部与螺纹杆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内壁与螺纹杆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轴承内壁上部与螺纹杆顶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凸块与轴承内壁下部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凸块贯穿连接板宽顶底两端中部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压板顶端与限位凸块底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冷却液板设置于压板底端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面层外表面光滑,并且其的厚度为1mm。进一步的,所述海绵层的厚度为1.2mm,并且海绵层的密度为32~53千克/米。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顶底两端中部设置有圆形通孔,并且其内壁设置有螺纹。进一步的,所述抓附凸块外表面设置有海绵套,并且其厚度为2mm。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外表面螺纹条之间最大间距为1mm,并且其之间最大深度为1.5mm。进一步的,所述压板和冷却液板均呈弧形状,并且压板底端面与冷却液板底端面相互嵌和。进一步的,所述轴承的型号为6200-2Z。进一步的,所述面层的材质为橡胶。(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在进行夹环稳固时内壁舒适的不足导致出血夹合处形成深度勒痕的问题,通过在上夹环与下夹环内壁设置舒适装置,进过当中的泡棉层、乳胶垫层和海绵的软性效果,并且面层外表面的光滑稳定效果,达到了有效提高在进行夹环稳固时内壁舒适以防止出血夹合处形成深度勒痕的有益效果。2)、为解决在进行止血时一直进行按下按压而造成操作不便的问题,通过在上夹环顶底两端中部设置推动装置,经过转动抓附凸块使得螺纹杆在轴承和固定块处进行转动,带动压板向下推动,且进行下移位置稳定,使得止血药层接触出血处进行止血,达到了可为在进行止血时操作按下按压提供便捷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舒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推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推动装置局部结构A示意图;图中:上夹环-1、转动件-2、下夹环-3、凸块-4、固定件-5、冷却液板-8、止血药层-9、舒适装置-6、推动装置-7、泡棉层-61、乳胶垫层-62、防腐层-63、海绵层-64、面层-65、抓附凸块-71、螺纹杆-72、固定块-73、轴承-74、限位凸块-75、连接板宽-76、压板-77。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方案中:舒适装置6、推动装置7、泡棉层61、乳胶垫层62、防腐层63、海绵层64、面层65、抓附凸块71、螺纹杆72、固定块73、轴承74、限位凸块75、连接板宽76和压板77为本技术含有实质创新性构件。上夹环1、转动件2、下夹环3、凸块4、固定件5、冷却液板8和止血药层9为实现本技术技术方案必不可少的连接性构件。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心内科用按压止血器:包括上夹环1、转动件2、下夹环3、凸块4、固定件5、冷却液板8、止血药层9、舒适装置6和推动装置7,转动件2顶底两端设置有上夹环1和下夹环3,并且其均与转动件2进行固定连接,上夹环1通过转动件2与下夹环3进行转动连接,上夹环1和下夹环3左端均设置有凸块4,并且其均与上夹环1和下夹环3进行固定连接,固定件5同时贯穿凸块4顶底两端中部进行固定连接,舒适装置6通过强力胶同时设置于上夹环1和下夹环3内壁进行粘接,推动装置7贯穿上夹环1顶底两端中部进行活动连接,冷却液板8设置于推动装置7底端进行固定连接,止血药层9通过强力胶与冷却液板8底端进行粘接,舒适装置6由泡棉层61、乳胶垫层62、防腐层63、海绵层64和面层65组成,泡棉层61底端面通过强力胶与乳胶垫层62进行粘接,防腐层63后端面通过热熔胶与乳胶垫层62进行粘接,海绵层64与防腐层63底端面进行粘接,面层65通过强力胶与海绵层64底端面进行粘接,面层65通过强力胶同时设置于上夹环1和下夹环3内壁进行粘接,推动装置7由抓附凸块71、螺纹杆72、固定块73、轴承74、限位凸块75、连接板宽76和压板77组成,抓附凸块71底端中部与螺纹杆72进行固定连接,固定块73内壁与螺纹杆72进行螺纹连接,轴承74内壁上部与螺纹杆72顶端进行固定连接,限位凸块75与轴承74内壁下部进行固定连接,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用按压止血器,包括上夹环(1)、转动件(2)、下夹环(3)、凸块(4)、固定件(5)、冷却液板(8)和止血药层(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舒适装置(6)和推动装置(7),所述转动件(2)顶底两端设置有上夹环(1)和下夹环(3),并且其均与转动件(2)进行固定连接,所述上夹环(1)通过转动件(2)与下夹环(3)进行转动连接,所述上夹环(1)和下夹环(3)左端均设置有凸块(4),并且其均与上夹环(1)和下夹环(3)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5)同时贯穿凸块(4)顶底两端中部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舒适装置(6)通过强力胶同时设置于上夹环(1)和下夹环(3)内壁进行粘接,所述推动装置(7)贯穿上夹环(1)顶底两端中部进行活动连接,所述冷却液板(8)设置于推动装置(7)底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止血药层(9)通过强力胶与冷却液板(8)底端进行粘接,所述舒适装置(6)由泡棉层(61)、乳胶垫层(62)、防腐层(63)、海绵层(64)和面层(65)组成,所述泡棉层(61)底端面通过强力胶与乳胶垫层(62)进行粘接,所述防腐层(63)后端面通过热熔胶与乳胶垫层(62)进行粘接,所述海绵层(64)与防腐层(63)底端面进行粘接,所述面层(65)通过强力胶与海绵层(64)底端面进行粘接,所述面层(65)通过强力胶同时设置于上夹环(1)和下夹环(3)内壁进行粘接,所述推动装置(7)由抓附凸块(71)、螺纹杆(72)、固定块(73)、轴承(74)、限位凸块(75)、连接板宽(76)和压板(77)组成,所述抓附凸块(71)底端中部与螺纹杆(72)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73)内壁与螺纹杆(72)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轴承(74)内壁上部与螺纹杆(72)顶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凸块(75)与轴承(74)内壁下部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凸块(75)贯穿连接板宽(76)顶底两端中部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压板(77)顶端与限位凸块(75)底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冷却液板(8) 设置于压板(77)底端进行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用按压止血器,包括上夹环(1)、转动件(2)、下夹环(3)、凸块(4)、固定件(5)、冷却液板(8)和止血药层(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舒适装置(6)和推动装置(7),所述转动件(2)顶底两端设置有上夹环(1)和下夹环(3),并且其均与转动件(2)进行固定连接,所述上夹环(1)通过转动件(2)与下夹环(3)进行转动连接,所述上夹环(1)和下夹环(3)左端均设置有凸块(4),并且其均与上夹环(1)和下夹环(3)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5)同时贯穿凸块(4)顶底两端中部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舒适装置(6)通过强力胶同时设置于上夹环(1)和下夹环(3)内壁进行粘接,所述推动装置(7)贯穿上夹环(1)顶底两端中部进行活动连接,所述冷却液板(8)设置于推动装置(7)底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止血药层(9)通过强力胶与冷却液板(8)底端进行粘接,所述舒适装置(6)由泡棉层(61)、乳胶垫层(62)、防腐层(63)、海绵层(64)和面层(65)组成,所述泡棉层(61)底端面通过强力胶与乳胶垫层(62)进行粘接,所述防腐层(63)后端面通过热熔胶与乳胶垫层(62)进行粘接,所述海绵层(64)与防腐层(63)底端面进行粘接,所述面层(65)通过强力胶与海绵层(64)底端面进行粘接,所述面层(65)通过强力胶同时设置于上夹环(1)和下夹环(3)内壁进行粘接,所述推动装置(7)由抓附凸块(71)、螺纹杆(72)、固定块(73)、轴承(74)、限位凸块(75)、连接板宽(76)和压板(77)组成,所述抓附凸块(71)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子凯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