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扫描仪侧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2984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体扫描仪侧壳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上壳体、中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中壳体中部开设有圆孔,所述中壳体背面设置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内嵌设有亚克力板,所述亚克力板的圆形凸起嵌入所述中壳体的圆孔内,所述亚克力板背后安装有灯箱,所述灯箱的四角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上,且所述中壳体中部方形区域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螺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原有侧壳的基础上将侧壳一分为三,减轻中壳体的重量,并引入灯箱优化侧壳结构功能、改善用户体验,理念新颖,便于装卸,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体扫描仪侧壳结构
本技术涉及人体扫描仪
,尤其涉及一种人体扫描仪侧壳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已有的人体扫描仪一般是通过摄像头对人体进行扫描,以获得相应的人体模型。通常情况下,摄像头是被固定安装在立柱支撑杆、支架或基座等用于安装摄像头的立柱上,以便于人体站在相应的位置时即可被摄像头拍摄到,从而可准确的获得相应的人体模型。为了保护顾客的隐私,人体扫描过程通常在扫描间内进行。扫描间的外侧一般附有侧壳,现有侧壳整块钣金结构,在安装过程中比较笨重,亚克力板粘连后易脱离,后面的灯带由于无遮盖导致试衣间内有灯带的光,影响用户体验。因此急需设计一种新侧壳结构,通过轻量化、模块化技术手段在不影响原有功能的情况下进行优化,从而达到理念新颖,便于装卸,实用性强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通过在原有侧壳的基础上将侧壳一分为三,减轻中壳体的重量,并引入灯箱优化侧壳结构功能、改善用户体验,理念新颖,便于装卸,实用性强的人体扫描仪侧壳结构。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人体扫描仪侧壳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上壳体1、中壳体2和下壳体3,所述中壳体2中部开设有圆孔21,所述中壳体2背面设置固定框架22,所述固定框架22内嵌设有亚克力板4,所述亚克力板4的圆形凸起嵌入所述中壳体2的圆孔21内,所述亚克力板4背后安装有灯箱5,所述灯箱5的四角通过固定件6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22上,且所述中壳体2中部方形区域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螺柱7。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框架22和所述亚克力板4呈方形或圆形,所述亚克力板4嵌设在所述方形固定框架22内。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框架22由四根L型固定板围成,所述L型固定板上设置有若干螺柱7,所述亚克力板4和所述灯箱5通过所述螺柱7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22上。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每根所述L型固定板上等距间隔设置有4根所述螺柱7。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件6由三角形固定片61、矩形固定片63和支撑脚62焊接连接而成,所述固定件6将所述灯箱5的四个角固定,所述固定件6通过所述螺柱7固定于所述固定框架22上。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脚62为L型固定件,所述三角形固定片61两直角边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脚62外侧的横向段和竖向段,所述矩形固定片63两长边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脚62内侧的横向段和竖向段。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壳体1和所述下壳体3背部分别设置有若干加强筋8。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上壳体、中壳体和下壳体自上而下依次连接;中壳体背面设置的固定框架由四根L型固定板围成,内嵌亚克力板;亚克力板的圆形凸起嵌入中壳体中部的圆孔内,亚克力板背后安装有灯箱;灯箱的四角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固定框架上;固定件由三角形固定片、矩形固定片和支撑脚焊接连接而成;L型固定板上等距间隔设置有根螺柱,穿过亚克力板和固定件的矩形固定片,由此亚克力板和固定件通过螺母锁紧固定。该人体扫描仪侧壳结构通过在原有侧壳的基础上将侧壳一分为三,减轻中壳体的重量,并引入灯箱优化侧壳结构功能、改善用户体验,理念新颖,便于装卸,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一种实施方式的A-A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上壳体;2-中壳体;21-圆孔;22-固定框架;3-下壳体;4-亚克力板;5-灯箱;6-固定件;61-三角形固定片;62-支撑脚;63-矩形固定片;7-螺柱;8-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人体扫描仪侧壳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上壳体1、中壳体2和下壳体3,所述中壳体2中部开设有圆孔21,所述中壳体2背面设置固定框架22,所述固定框架22内嵌设有亚克力板4,所述亚克力板4的圆形凸起嵌入所述中壳体2的圆孔21内,所述亚克力4板背后安装有灯箱5,所述灯箱5的四角通过固定件6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22上,且所述中壳体2中部方形区域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螺柱7。如图1-3所示,所述固定框架22和所述亚克力板4呈方形或圆形,所述亚克力板4嵌设在所述方形固定框架22内。固定框架22能对亚克力板起到定位和固定的作用。由此提高了人体扫描仪侧壳结构的使用实用性。如图1-2所示,所述固定框架22由四根L型固定板围成,所述L型固定板上设置有若干螺柱7,所述亚克力板4和所述灯箱5通过所述螺柱7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22上。L型固定板和螺柱价格便宜、结构简单、牢固可靠。由此提高了人体扫描仪侧壳结构的使用可靠性。如图1-2所示,每根所述L型固定板上等距间隔设置有4根所述螺柱7。合适位置配足够数目的螺柱7可有效固定亚克力板4、灯箱5和固定件6。由此提高了人体扫描仪侧壳结构的使用可靠性。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件6由三角形固定片61、矩形固定片63和支撑脚62焊接连接而成,所述固定件6将所述灯箱5的四个角固定,所述固定件6通过所述螺柱7固定于所述固定框架22上。焊接连接方法简单可靠。由此降低了人体扫描仪侧壳结构的制造技术难度。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脚62为L型固定件,所述三角形固定片61两直角边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脚62外侧的横向段和竖向段,所述矩形固定片63两长边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脚62内侧的横向段和竖向段。由此形成四个角的包覆固定较为牢固。由此提高了人体扫描仪侧壳结构的实用性。如图1-3所示,所述上壳体1和所述下壳体3背部分别设置有若干加强筋8。加强筋8可减少材料用量并有效加固壳体结构。由此提高了人体扫描仪侧壳结构的稳定性。本技术一种人体扫描仪侧壳结构应用于人体扫描仪领域中扫描间外侧的装饰、保护和logo的宣传展示。本技术一种人体扫描仪侧壳结构应用过程如下:上壳体1、中壳体2和下壳体3自上而下依次连接;中壳体2背面设置的固定框架22由四根L型固定板围成,内嵌亚克力板4;固定框架22和亚克力板4呈方形或圆形;亚克力板4的圆形凸起嵌入中壳体2中部的圆孔21内,亚克力板4背后安装有灯箱5;灯箱5的四角通过固定件6固定在固定框架22上;固定件6由三角形固定片61、矩形固定片63和支撑脚62焊接连接而成;支撑脚62为L型固定件,三角形固定片61两直角边分别固定连接支撑脚62外侧的横向段和竖向段,矩形固定片63两长边分别固定连接支撑脚62内侧的横向段和竖向段;L型固定板上等距间隔设置有4根螺柱7,穿过亚克力板4和固定件6的矩形固定片63,由此亚克力板4和固定件6通过螺母锁紧固定。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技术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技术的范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体扫描仪侧壳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上壳体(1)、中壳体(2)和下壳体(3),所述中壳体(2)中部开设有圆孔(21),所述中壳体(2)背面设置固定框架(22),所述固定框架(22)内嵌设有亚克力板(4),所述亚克力板(4)的圆形凸起嵌入所述中壳体(2)的圆孔(21)内,所述亚克力板(4)背后安装有灯箱(5),所述灯箱(5)的四角通过固定件(6)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22)上,且所述中壳体(2)中部方形区域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螺柱(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体扫描仪侧壳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上壳体(1)、中壳体(2)和下壳体(3),所述中壳体(2)中部开设有圆孔(21),所述中壳体(2)背面设置固定框架(22),所述固定框架(22)内嵌设有亚克力板(4),所述亚克力板(4)的圆形凸起嵌入所述中壳体(2)的圆孔(21)内,所述亚克力板(4)背后安装有灯箱(5),所述灯箱(5)的四角通过固定件(6)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22)上,且所述中壳体(2)中部方形区域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螺柱(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扫描仪侧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22)和所述亚克力板(4)呈方形或圆形,所述亚克力板(4)嵌设在所述方形固定框架(2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扫描仪侧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22)由四根L型固定板围成,所述L型固定板上设置有若干螺柱(7),所述亚克力板(4)和所述灯箱(5)通过所述螺柱(7)固定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衣得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