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光伏跟踪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2304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6:21
一种大跨度光伏跟踪支架,包括主横梁,主横梁下方设有若干个支脚,主横梁通过若干个支脚水平设置在地面上方;主横梁底部与支脚之间设有铰接件,所述铰接件能使主横梁相对于支脚翻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光伏跟踪支架能有效的减少光伏跟踪发电装置的钢材投入,减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跨度光伏跟踪支架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跨度光伏跟踪支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光伏跟踪支架主要包括若干个支脚、主横梁和次横梁,若干个支脚竖直设置在地面上,用于支撑主横梁,主横梁转动设置在支脚上方,次横梁固定设置或者转动设置在主横梁上,并用于固定布置光伏组件。主横梁和次横梁在动力机构的作用下带动光伏组件沿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偏转,使光伏组件尽可能的接收更多太阳能,能显著的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现有的光伏跟踪支架主要包括用于光伏跟踪电站的小型光伏跟踪支架和大跨度大幅宽的光伏跟踪支架。现有的大跨度光伏跟踪支架,其主横梁200与支脚100之间的转动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在每一个支脚上100都有一个旋转轴承400,旋转轴承400的内部穿设有主横梁200,主横梁200在动力机构的作用下以本身为轴进行转动。主横梁200的转动轴心线与其本身的中心轴线共线。因为主横梁200大多都为方管,不利于转动,所以需要制造一个配合主横梁200尺寸的内方外圆的轴套300,将主横梁200的方形截面变成圆形截面,将主横梁200穿设在方形孔内,主横梁外部圆形截面部分就可以在轴承中进行转动。这种方式使得主横梁200绕着自己的中心轴线点进行转动,虽然这样可以很好地控制主横梁200的旋转角度,但是还是有很多的弊端。首先,主横梁200是整个系统的主要结构构建,承担的结构应力很大,为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所选主横梁200的尺寸必须足够大,这也就导致了内方外圆的轴套300的尺寸特别大,不但要保证轴套300完全将主横梁200套在里面,还要保证在轴套300的最薄处有足够的余量保证构建强度,所以轴套300截面很大,用钢量也很多,投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大跨度光伏跟踪支架,能有效的减少钢材的投入,节约制造成本。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跨度光伏跟踪支架,包括主横梁,主横梁下方设有若干个支脚,主横梁通过若干个支脚水平设置在地面上方;主横梁底部与支脚之间设有铰接件,所述铰接件使主横梁能相对于支脚翻转。上述结构中,主横梁为通长梁,主横梁底部与支脚之间设有铰接件,所述铰接件能使主横梁相对于支脚翻转,若干个铰接件的铰接点构成主横梁的转动中心线,主横梁可以绕其转动中心线沿其横向长度方向翻转。采用这种结构,避免了大量内方外圆的轴套的使用,可以减少光伏跟踪支架在制造过程中钢材的投入,同时还可以降低光伏跟踪支架的施工难度。进一步的,所述铰接件的铰接点位于主横梁的正下方。上述结构中,铰接件的铰接点位于主横梁的正下方,即铰接件的铰接点位于位于主横梁下方横向方向的中间位置,采用这种结构,主横梁能相对于支脚沿自身横向长度方向的两侧翻转。进一步的,所述铰接件包括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和转轴,所述第一支座固定连接在主横梁底部,所述第二支座固定连接在支脚上端,所述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之间通过转轴铰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座固定连接在主横梁底部;所述第一支座的底部设有两个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二支座的上端设有一个第二连接耳,其中第二连接耳置于两个第一连接耳之间并通过转轴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座通过抱箍固定连接在主横梁底部。上述结构中,第一支座通过抱箍固定连接在主横梁底部,可以减少主横梁的二次加工,减少二次加工的成本投入。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上套设有不锈钢轴套。上述结构中,不锈钢轴套的设置可以防止转轴的摩擦位置生锈,避免铰接件的铰接处存在较大的摩擦力而降低光伏跟踪支架的跟踪灵敏度。进一步的,所述转轴通过滑动轴承转动设置在第二连接耳的转轴孔内,所述滑动轴承的一侧的外环形面上设有翻边,其翻边设置在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之间。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能有效的减少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之间的磨损。进一步的,还包括主横梁翻转机构,所述主横梁翻转机构包括摆臂、固定臂和电动推杆,所述摆臂固定连接在主横梁长度方向的中部,所述固定臂固定连接在支脚上,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端与固定臂铰接,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动端与摆臂铰接,使主横梁在电动推杆的作用下相对于若干个支脚翻转。上述结构中,摆臂设置在主横梁中部,电动推杆设置在主横梁中部下方的支脚上,电动推杆的活动端与摆臂铰接,采用这种结构,可以更好的带动主横梁翻转,使主横梁的受力更加均匀,使跟踪支架整体结构更加稳定。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主横梁在电动推杆的作用下可以相对于支脚翻转。1、在本技术中,主横梁通过其下方的若干个支脚水平设置在地面上,主横梁底部通过铰接件与若干个支脚的顶部铰接,避免了大量了内方外圆的轴套的使用,减少光伏跟踪支架的钢材投入,降低成本,同时还降低了光伏跟踪支架的安装难度;2、在本技术中,第一支座通过通过抱箍固定连接在主横梁底部,可以减少对主横梁的二次加工,减少二次加工的成本投入;3、在本技术中,主横梁为通长梁,整个主横梁由一个电动推杆带动摆动,减少了推杆的投入,减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光伏跟踪支架中主横梁与支脚之间的铰接方式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光伏跟踪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光伏跟踪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主横梁与支脚之间的铰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铰接件结构示意图;图6是铰接件后侧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主横梁翻转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100-支脚,2、200-主横梁,300-内方外圆的轴套,400-滚动轴承,3-铰接件,31-第一支座,32-第二支座,33-转轴,34-抱箍,35-第一连接耳,36-第二连接耳,37-不锈钢轴套,38-滑动轴承,4-次横梁,5-光伏组件,7-主横梁翻转机构,71-摆臂,72-电动推杆,73-固定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一种大跨度光伏跟踪支架,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主横梁2,主横梁2下方设有若干个支脚1,主横梁2通过若干个支脚1水平设置在地面上方,所述主横梁2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次横梁4,所述次横梁4上布置有光伏组件5;所述主横梁2底部与支脚1之间设有铰接件3,所述铰接件3使主横梁2能相对于支脚1翻转。所述铰接件3的铰接点位于主横梁2下方横向长度的中间位置。如图4-图7所示,所述铰接件3包括第一支座31、第二支座32和转轴33,所述第一支座31固定连接在主横梁2底部,所述第二支座32固定连接在支脚1上端,所述第一支座31与第二支座32之间通过转轴33铰接。转轴33可以为螺栓/螺柱/销轴,为了便于安装和施工,优选为螺栓。所述第一支座31通过抱箍34固定连接在主横梁2底部;为使第一支座31和第二支座32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跨度光伏跟踪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横梁(2),主横梁(2)下方设有若干个支脚(1),主横梁(2)通过若干个支脚(1)水平设置在地面上方;主横梁(2)底部与支脚(1)之间设有铰接件(3),所述铰接件(3)使主横梁(2)能相对于支脚(1)翻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光伏跟踪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横梁(2),主横梁(2)下方设有若干个支脚(1),主横梁(2)通过若干个支脚(1)水平设置在地面上方;主横梁(2)底部与支脚(1)之间设有铰接件(3),所述铰接件(3)使主横梁(2)能相对于支脚(1)翻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光伏跟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件(3)的铰接点位于主横梁(2)的正下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光伏跟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件(3)包括第一支座(31)、第二支座(32)和转轴(33),所述第一支座(31)固定连接在主横梁(2)底部,所述第二支座(32)固定连接在支脚(1)上端,所述第一支座(31)与第二支座(32)之间通过转轴(33)铰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跨度光伏跟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31)的底部设有两个第一连接耳(35),所述第二支座(32)的上端设有一个第二连接耳(36),其中第二连接耳(36)置于两个第一连接耳(35)之间并通过转轴(33)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友波周杰孙春耕母志俊王思平权启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顶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