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逆变器散热的优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2292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逆变器散热的优化结构,包括逆变器主体和设置在所述逆变器主体上的槽型承载体,所述槽型承载体内设置有逆变器主体的接入电感,所述槽型承载体为长方体骨架,该长方体骨架与所述逆变器主体相连接的框架面上设置有第一隔热层,所述长方体骨架的其余五个框架面内分别设置有导热垫和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导热垫的外部,所述第一隔热层与所述导热垫的连接处浇封有导热胶。该基于逆变器散热的优化结构具有设计科学、实用性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Optimal structure of heat dissipation based on Inver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逆变器散热的优化结构
本技术涉及了一种基于逆变器散热的优化结构。
技术介绍
逆变器主要是用于将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广泛适用于空调、家庭影院和风扇等电气设备,在应急电源设备中逆变器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需要将蓄电池等备用电源的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使用。逆变器工作时,逆变器电感将产生大量的热量,通常在逆变器主体上设置承载体,将电感与逆变器主体分离并设置在承载体内,通过承载体进行散热。但是由于承载体还需要对电感起到安全保护作用,且还需要起到绝缘作用,因此现有的逆变器承载体结构都较厚重,散热效果不是很好。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设计科学、实用性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基于逆变器散热的优化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逆变器散热的优化结构,包括逆变器主体和设置在所述逆变器主体上的槽型承载体,所述槽型承载体内设置有逆变器主体的接入电感,所述槽型承载体为长方体骨架,该长方体骨架与所述逆变器主体相连接的框架面上设置有第一隔热层,所述长方体骨架的其余五个框架面内分别设置有导热垫和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导热垫的外部,所述第一隔热层与所述导热垫的连接处浇封有导热胶。基于上述,所述槽型承载体外部罩设有隔离罩,所述隔离罩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风扇,所述隔离罩上与所述进风口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风管,所述风管的末端连通应急电源设备柜的柜体外部。基于上述,每个框架面内的加强筋与骨架本体构成多个三角形。基于上述,所述导热垫厚度为0.5mm-1mm。基于上述,所述隔离罩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二隔热层。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技术通过将承载体设置为骨架和加强筋相结合的方式,并在骨架内侧设置导热垫,提高散热效果和防尘效果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安全防护强度,其具有设计科学、实用性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承载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隔离罩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长方体骨架;2.加强筋;3.导热垫;4.隔离罩;5.进风口;6.风扇;7.风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基于逆变器散热的优化结构,包括逆变器主体和设置在所述逆变器主体上的槽型承载体,所述槽型承载体内设置有逆变器主体的接入电感,所述槽型承载体为长方体骨架1,该长方体骨架1与所述逆变器主体相连接的框架面上设置有第一隔热层,所述长方体骨架1的其余五个框架面内分别设置有导热垫3和加强筋2,所述加强筋2设置在所述导热垫3的外部,所述第一隔热层与所述导热垫3的连接处浇封有导热胶。导热垫3起到良好的导热、绝缘和防尘作用,同时骨架型的承载体减少了承载体对散热速度的影响。长方体骨架1对导热垫3起到支撑作用,同时还对承载体内设置的电感起到一定的安全支撑的作用,防止误碰而损伤电感。加强筋2对所述长方体骨架1起到强度加强作用。所述第一隔热层对电感产生的热量进行隔离,减少对逆变器主体的影响。实际中,所述第一隔热层上开设有通孔,电感的连接线穿过该通孔与逆变器主体相连接。本实施例中,每个框架面内的加强筋2与骨架本体构成多个三角形,加强筋2与骨架本体构成的三角形进一步加强所述长方体骨架1的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垫3厚度为0.5mm-1mm。优选地,所述槽型承载体外部罩设有隔离罩4,所述隔离罩4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5,所述进风口5处设置有风扇6,所述隔离罩4上与所述进风口5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风管7,所述风管7的末端连通应急电源设备柜的柜体外部。使用时,承载体内的电感产热,热量通过导热垫3传导到隔离罩4内的空气,风扇6工作,将热空气通过风管7排出至应急电源柜的外部,散热速度快,且避免在应急电源柜内积热而影响其他设备。隔离罩4除了起到热隔离作用外,更对承载体内的电感起到支撑保护作用,弥补长方型骨架对电感防护作用弱的缺点。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风扇6可用风机替代,风机设置在风管7上,隔离罩4通过风机和风管7连通应急电源柜外部。实际中,所述隔离罩4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二隔热层,如石棉层或岩棉层,防止热量通过隔离罩4传导进应急电源柜内。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逆变器散热的优化结构,包括逆变器主体和设置在所述逆变器主体上的槽型承载体,所述槽型承载体内设置有逆变器主体的接入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承载体为长方体骨架,该长方体骨架与所述逆变器主体相连接的框架面上设置有第一隔热层,所述长方体骨架的其余五个框架面内分别设置有导热垫和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导热垫的外部,所述第一隔热层与所述导热垫的连接处浇封有导热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逆变器散热的优化结构,包括逆变器主体和设置在所述逆变器主体上的槽型承载体,所述槽型承载体内设置有逆变器主体的接入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承载体为长方体骨架,该长方体骨架与所述逆变器主体相连接的框架面上设置有第一隔热层,所述长方体骨架的其余五个框架面内分别设置有导热垫和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导热垫的外部,所述第一隔热层与所述导热垫的连接处浇封有导热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逆变器散热的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承载体外部罩设有隔离罩,所述隔离罩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刚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科能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