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内植入设备引导线防水及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2246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这样一种体内植入设备引导线防水及固定结构,包括设备壳体以及引线,所述引线部分延伸至在设备壳体内设置,部分裸露在所述设备壳体外,所述设备壳体内还设置有引线导电组件,所述引线导电组件与所述引线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引线穿过密封件与引线导电组件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密封件结构,实现引线与壳体的密封以及引线与壳体的固定,进行功能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内植入设备引导线防水及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体内植入设备引导线防水及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体内植入设备引导线气密性及固定结构主要组成部分为:引导线100、硅胶件200以及壳体300,如图1所示,其中目前结构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目前体内植入设备引导线气密性及固定结构,首先气密性主要是由引导线与植入设备的壳体外部硅胶件自由状态下密封,未对密封硅胶进行挤压,所以生产中改引导线或密封硅胶两者尺寸有一定得偏差,将影响植入设备的气密性。目前体内植入设备引导线固定结构是通过侧面螺钉挤压引导线,如上述问题所述的气密性结构,当螺钉侧面挤压引导线,容易破坏引导线与壳体之间的气密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体内植入设备引导线防水及固定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一种体内植入设备引导线防水及固定结构,包括设备壳体以及引线,所述引线部分延伸至在设备壳体内设置,部分裸露在所述设备壳体外,所述设备壳体内还设置有引线导电组件,所述引线导电组件与所述引线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引线穿过密封件与引线导电组件相连。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密封件为密封三通,所述密封三通包括第一通口、第二通口以及第三通口,所述第一通口与第二通口设置在密封三通的两侧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三通口设置在所述密封三通的底部,所述第一通口靠近引线导电组件设置,所述第二通口远离引线导电组件设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通口内设置有内侧密封圈或第二通口内设置有外侧密封圈,所述第三通口内设置有侧密封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通口内形成内侧密封圈槽与内侧密封圈挡边槽,所述内侧密封圈槽设置在第一通口的内侧,所述内侧密封圈挡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口的外侧,所述内侧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内侧密封圈槽内,所述第一通口与所述引线导电组件之间设置有内侧密封圈压板,所述内侧密封圈压板包括伸入到引线导电组件的前段压板与后端压板,所述后端压板为独立压板且安置在所述内侧密封圈挡边槽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通口内形成外侧密封圈槽与外侧密封圈挡边槽,所述外侧密封圈槽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口的内侧,所述外侧密封圈挡边槽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口的外侧,所述第二通口与所述引线之间设置有外侧密封圈压板,所述外侧密封圈压板设置在所述外侧密封圈挡边槽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三通口内形成侧密封圈槽与锁紧螺纹孔,所述侧密封圈设置在所述侧密封圈槽内,所述第三通口内设置有锁紧螺钉,所述锁紧螺钉设置在所述锁紧螺钉孔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设备壳体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所述设备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内形成有安置腔,所述引线导电组件设置在安置腔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设计密封三通结构,实现引线与壳体的密封以及引线与壳体的固定,进行功能分离,使固定结构与气密性结构不存在相应的关联性,提高产量的可靠性。2、通过内侧密封圈、侧密封圈、外侧密封圈等密封方式,达到更加可靠的气密性要求。3、利用内部结构控制密封圈的压缩量,可以准确的提高气密性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现有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密封三通的一种角度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密封三通的另一种角度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为目前的一种体内植入设备所采用的引导线防水及固定结构,包括了引导线100、硅胶件200以及壳体300,所采用的气密方式是通过硅胶件200对引导线100进行气密性操作,未对密封硅胶进行挤压,所以生产中改引导线或密封硅胶两者尺寸有一定得偏差,将影响植入设备的气密性。此外植入设备引导线固定结构是通过侧面螺钉挤压引导线,如上述问题所述的气密性结构,当螺钉侧面挤压引导线,容易破坏引导线与壳体之间的气密性。现通过如下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本技术为一种体内植入设备引导线防水及固定结构,如图2、图3、4所示,包括设备壳体1以及引线2,所述引线2部分延伸至在设备壳体1内设置,部分裸露在所述设备壳体2外,所述设备壳体1内还设置有引线导电组件3,所述设备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座4,所述支撑座4与所述设备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4内形成有安置腔41,所述引线导电组件3设置在安置腔41内。所述引线导电组件3与所述引线2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密封件为密封三通5,所述引线2穿过密封三通5与引线导电组件3相连,所述密封三通5包括第一通口51、第二通口52以及第三通口53,所述第一通口51与第二通口52设置在密封三通5的两侧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三通口53设置在所述密封三通5的底部,所述第一通口51靠近引线导电组件3设置,所述第二通口52远离引线导电组件3设置。所述第一通口51内设置有内侧密封圈6,所述第三通口53内设置有侧密封圈8。所述第一通口51内形成内侧密封圈槽511与内侧密封圈挡边槽512,所述第三通口53内形成侧密封圈槽531与锁紧螺纹孔532,所述内侧密封圈槽511设置在第一通口51的内侧,所述内侧密封圈挡边槽512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口51的外侧,所述内侧密封圈6设置在所述内侧密封圈槽511内,所述侧密封圈8设置在所述侧密封圈槽531内。所述第一通口51与所述引线导电组件3之间设置有内侧密封圈压板9,所述内侧密封圈压板9包括伸入到引线导电组件3的前段压板91与后端压板92,所述后端压板92安置在所述内侧密封圈挡边槽512内,所述后端压板92为独立压板且安置在所述内侧密封圈挡边槽512内,所述第三通口53内设置有锁紧螺钉11,所述锁紧螺钉11设置在所述锁紧螺钉孔532内。在安装时,首先引线导电组件3放置在支撑座4相应的位置上,即安置腔41内,再将内侧密封圈6放置在内侧密封圈槽511,内侧密封圈压板9挤压内侧密封圈,同时利用引线导电组件3挤压内侧密封圈压板9,通过引线导电组件3挤压内侧密封圈压板9,使内侧密封圈压板9挤压内侧密封圈6,利用内侧密封圈挡边槽512限制内侧密封圈压板9挤压量,此时,内侧密封圈6受侧向压力的作用下,内径缩小,此时当引线2穿过内侧密封圈6时,引线2周圈挤压内侧密封圈6内径,达到密封效果。而在安装侧密封圈时,将侧密封圈放置在侧密封圈槽,此时,利用锁紧螺纹孔将锁紧螺钉固定至密封三通上,同时锁紧螺钉挤压侧密封圈,并利用外侧密封圈挡边槽限制锁紧螺钉挤压侧密封圈的挤压量,保证锁紧螺钉与设备壳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体内植入设备引导线防水及固定结构,包括设备壳体以及引线,所述引线部分延伸至在设备壳体内设置,部分裸露在所述设备壳体外,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壳体内还设置有引线导电组件,所述引线导电组件与所述引线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引线穿过密封件与引线导电组件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内植入设备引导线防水及固定结构,包括设备壳体以及引线,所述引线部分延伸至在设备壳体内设置,部分裸露在所述设备壳体外,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壳体内还设置有引线导电组件,所述引线导电组件与所述引线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引线穿过密封件与引线导电组件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植入设备引导线防水及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密封三通,所述密封三通包括第一通口、第二通口以及第三通口,所述第一通口与第二通口设置在密封三通的两侧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三通口设置在所述密封三通的底部,所述第一通口靠近引线导电组件设置,所述第二通口远离引线导电组件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内植入设备引导线防水及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口内设置有内侧密封圈或第二通口内设置有外侧密封圈,所述第三通口内设置有侧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体内植入设备引导线防水及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口内形成内侧密封圈槽与内侧密封圈挡边槽,所述内侧密封圈槽设置在第一通口的内侧,所述内侧密封圈挡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口的外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守东陈风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神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