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有效散热的电源适配器技术研发用的成品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1956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附属电源适配器检测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有效散热的电源适配器技术研发用的成品检测装置,其便于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降低安全隐患,提高实用性;并且提高其散热效果,可以对电源适配器所处环境的温度进行控制,提高检测精度;包括箱体、门板、两组第一风机、两组透明管体、隔板、两组放置格栅和两组密封挡板,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隔板将工作腔隔成左腔室和右腔室,两组透明管体的左侧均设置有等间距设置有多组竖直方向的通气孔,箱体的顶端设置有控制器和两组变压装置,还包括冷却箱、输送泵、两组冷却盒、两组回流管、制冷装置、两组输送管、两组电磁阀、两组第二风机和两组散热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有效散热的电源适配器技术研发用的成品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附属电源适配器检测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有效散热的电源适配器技术研发用的成品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电源适配器是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子电器的供电电源变换设备,一般由外壳、变压器、电感、电容、控制IC、PCB板等元器件组成,它的工作原理由交流输入转换为直流输出,按连接方式可分为插墙式和桌面式,广泛配套于安防摄像头,机顶盒,路由器,灯条,按摩仪等设备中,而电源适配器技术研发用的成品检测装置是一种用于对电源适配器的使用性能进行检测的辅助装置,其在电子产品生产加工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电源适配器技术研发用的成品检测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并在工作腔内设置有放置台和变压装置,箱体的顶端设置有检测灯泡和控制器,变压装置和检测灯泡均与控制器电连接,箱体的前端设置有取放口,并在取放口处设置有门板,门板与箱体的前端通过铰链连接;现有的电源适配器技术研发用的成品检测装置使用时,将待检测的电源适配器置于放置台上并与市电和变压装置均电连接,通过控制器对变压装置进行调节,从而对电源适配器的工作电压进行调节,通过检测灯泡直观显示电源适配器在不同工作电压情况下工作的稳定性;现有的电源适配器技术研发用的成品检测装置使用中发现,其通过检测灯泡的亮度变化反映检测结果的情况,不便于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且检测灯泡在电流过大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爆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导致实用性较低;并且其散热效果较差,电源适配器所处环境的温度也会对其使用性能产生影响,影响检测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降低安全隐患,提高实用性;并且提高其散热效果,可以对电源适配器所处环境的温度进行控制,提高检测精度的可有效散热的电源适配器技术研发用的成品检测装置。本技术的一种可有效散热的电源适配器技术研发用的成品检测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箱体的前端设置有取放口,并在取放口处设置有门板,门板与箱体的前端通过铰链连接;还包括两组第一风机和两组透明管体,所述工作腔内设置有竖向的隔板,所述隔板将工作腔隔成左腔室和右腔室,并在左腔室和右腔室内均设置有横向的放置格栅,所述两组第一风机均安装在箱体的顶端,所述两组透明管体的底端分别与两组第一风机的顶部输出端连通,并且两组透明管体均成竖直设置,并在两组透明管体的内部均设置有密封挡板,所述两组密封挡板的四周分别与两组透明管体的内侧壁接触,并且两组密封挡板可分别在两组透明管体内上下滑动,两组透明管体的左侧均设置有等间距设置有多组竖直方向的通气孔,箱体的顶端设置有控制器和两组变压装置,两组第一风机和两组变压装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还包括冷却箱、输送泵、两组冷却盒和两组回流管,所述两组冷却盒分别位于左腔室和右腔室内,并且两组冷却盒分别位于两组放置格栅下方,所述冷却箱的内部安装有制冷装置,所述输送泵的输入端与冷却箱连通,输送泵的输出端设置有两组输送管,所述两组输送管的输出端分别伸入至左腔室和右腔室内并分别与左冷却盒和右冷却盒连通,并在两组输送泵上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两组回流管的一端分别与两组冷却盒连通,两组回流管的另一端均与冷却箱连通,箱体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第二风机,所述两组第二风机的输出端自箱体的两侧分别伸入至左腔室和右腔室内,箱体顶端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散热孔。本技术的一种可有效散热的电源适配器技术研发用的成品检测装置,还包括两组温度传感器和两组温度显示器,所述两组温度传感器分别位于左腔室和右腔室内,所述两组温度显示器分别位于箱体的左端和右端,并且两组温度传感器分别与两组温度显示器电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可有效散热的电源适配器技术研发用的成品检测装置,所述两组透明管体的右端均设置有刻度线。本技术的一种可有效散热的电源适配器技术研发用的成品检测装置,所述两组冷却盒的外侧均设置有翅片。本技术的一种可有效散热的电源适配器技术研发用的成品检测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箱体和冷却箱均安装在底座顶端,并在底座底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滑轮组装置。本技术的一种可有效散热的电源适配器技术研发用的成品检测装置,所述滑轮组装置包括缓冲箱、支柱和万向轮,所述缓冲箱安装在底座的底端,并在缓冲箱内设置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设置有限位板、弹簧和两组四组限位杆,所述限位板的左前端、右前端、左后端和右后端均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四组限位杆的顶端分别与放置腔内顶壁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四组限位杆的底端自限位板的顶端分别穿过四组限位孔并分别与放置腔内底壁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弹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放置腔的内顶壁和限位板的顶端连接,并在缓冲箱的底端设置有穿孔,所述支柱的顶端自缓冲箱的底端伸入至放置腔内并与限位板的底端中部连接,所述万向轮安装在支柱的底端,并且万向轮上设置有自锁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两组电源适配器分别放入左腔室和右腔室内均与市电电连接,通过控制器对两组变压装置进行调节,从而对两组电源适配器的工作电压进行调节,通过两组第一风机对检测结果进行展示,两组第一风机将风分别吹入两组透明管体内,通过风力将两组密封挡板在透明管体内吹起一定高度,气体自透明管体左端的通气孔导出,通过密封挡板的高度便于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降低安全隐患,提高实用性;通过冷却箱内的制冷装置将冷却液制冷,然后通过输送泵将冷却液经输送管分别输送至两组冷却盒内,通过两组冷却盒分别与左腔室和右腔室内的热量进行热交换,通过两组第二风机将冷空气向上吹,使冷空气在左腔室和右腔室内循环,从而使左腔室和右腔室降温,提高其散热效果,可以对电源适配器所处环境的温度进行控制,提高检测精度,并且可以对相同电压不同的工作温度时电源适配器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测,得出温度对电源适配器的工作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箱体;2、第一风机;3、透明管体;4、隔板;5、放置格栅;6、密封挡板;7、通气孔;8、控制器;9、变压装置;10、冷却箱;11、输送泵;12、冷却盒;13、回流管;14、制冷装置;15、输送管;16、电磁阀;17、第二风机;18、散热孔;19、温度传感器;20、温度显示器;21、刻度线;22、翅片;23、底座;24、缓冲箱;25、支柱;26、万向轮;27、限位板;28、弹簧;29、限位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可有效散热的电源适配器技术研发用的成品检测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箱体的前端设置有取放口,并在取放口处设置有门板,门板与箱体的前端通过铰链连接;还包括两组第一风机2和两组透明管体3,工作腔内设置有竖向的隔板4,隔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有效散热的电源适配器技术研发用的成品检测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箱体(1)的前端设置有取放口,并在取放口处设置有门板,门板与箱体(1)的前端通过铰链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第一风机(2)和两组透明管体(3),所述工作腔内设置有竖向的隔板(4),所述隔板(4)将工作腔隔成左腔室和右腔室,并在左腔室和右腔室内均设置有横向的放置格栅(5),所述两组第一风机(2)均安装在箱体(1)的顶端,所述两组透明管体(3)的底端分别与两组第一风机(2)的顶部输出端连通,并且两组透明管体(3)均成竖直设置,并在两组透明管体(3)的内部均设置有密封挡板(6),所述两组密封挡板(6)的四周分别与两组透明管体(3)的内侧壁接触,并且两组密封挡板(6)可分别在两组透明管体(3)内上下滑动,两组透明管体(3)的左侧均设置有等间距设置有多组竖直方向的通气孔(7),箱体(1)的顶端设置有控制器(8)和两组变压装置(9),两组第一风机(2)和两组变压装置(9)均与控制器(8)电连接;还包括冷却箱(10)、输送泵(11)、两组冷却盒(12)和两组回流管(13),所述两组冷却盒(12)分别位于左腔室和右腔室内,并且两组冷却盒(12)分别位于两组放置格栅(5)下方,所述冷却箱(10)的内部安装有制冷装置(14),所述输送泵(11)的输入端与冷却箱(10)连通,输送泵(11)的输出端设置有两组输送管(15),所述两组输送管(15)的输出端分别伸入至左腔室和右腔室内并分别与左冷却盒(12)和右冷却盒(12)连通,并在两组输送泵(11)上均设置有电磁阀(16),所述两组回流管(13)的一端分别与两组冷却盒(12)连通,两组回流管(13)的另一端均与冷却箱(10)连通,箱体(1)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第二风机(17),所述两组第二风机(17)的输出端自箱体(1)的两侧分别伸入至左腔室和右腔室内,箱体(1)顶端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散热孔(18)。/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10 CN 20182129514251.一种可有效散热的电源适配器技术研发用的成品检测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箱体(1)的前端设置有取放口,并在取放口处设置有门板,门板与箱体(1)的前端通过铰链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第一风机(2)和两组透明管体(3),所述工作腔内设置有竖向的隔板(4),所述隔板(4)将工作腔隔成左腔室和右腔室,并在左腔室和右腔室内均设置有横向的放置格栅(5),所述两组第一风机(2)均安装在箱体(1)的顶端,所述两组透明管体(3)的底端分别与两组第一风机(2)的顶部输出端连通,并且两组透明管体(3)均成竖直设置,并在两组透明管体(3)的内部均设置有密封挡板(6),所述两组密封挡板(6)的四周分别与两组透明管体(3)的内侧壁接触,并且两组密封挡板(6)可分别在两组透明管体(3)内上下滑动,两组透明管体(3)的左侧均设置有等间距设置有多组竖直方向的通气孔(7),箱体(1)的顶端设置有控制器(8)和两组变压装置(9),两组第一风机(2)和两组变压装置(9)均与控制器(8)电连接;还包括冷却箱(10)、输送泵(11)、两组冷却盒(12)和两组回流管(13),所述两组冷却盒(12)分别位于左腔室和右腔室内,并且两组冷却盒(12)分别位于两组放置格栅(5)下方,所述冷却箱(10)的内部安装有制冷装置(14),所述输送泵(11)的输入端与冷却箱(10)连通,输送泵(11)的输出端设置有两组输送管(15),所述两组输送管(15)的输出端分别伸入至左腔室和右腔室内并分别与左冷却盒(12)和右冷却盒(12)连通,并在两组输送泵(11)上均设置有电磁阀(16),所述两组回流管(13)的一端分别与两组冷却盒(12)连通,两组回流管(13)的另一端均与冷却箱(10)连通,箱体(1)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第二风机(17),所述两组第二风机(17)的输出端自箱体(1)的两侧分别伸入至左腔室和右腔室内,箱体(1)顶端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散热孔(18)。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四辈张阿玲郭亚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华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