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沟标准节、屋面天沟结构及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917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沟标准节、屋面天沟结构及建筑,所述天沟标准节包括:天沟沟槽、轴承组件和动力机构;轴承组件包括两个轴承外圈和两个轴承内圈,且每个轴承外圈对应的套设于每个轴承内圈的外侧;两个轴承内圈中的一个与天沟沟槽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个与天沟沟槽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每个轴承外圈与屋面搭接板进行固定连接;动力机构分别与两个轴承外圈连接;动力机构带动每个轴承内圈沿着每个轴承外圈的内侧周向旋转,使得天沟沟槽翻转清除位于天沟沟槽内的杂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可以安全方便地清理树叶、碎屑等杂物,延长该屋面天沟结构的使用寿命的优点。

Gutter standard section, roof gutter structure and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沟标准节、屋面天沟结构及建筑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屋面排水
,尤其是涉及一种天沟标准节、屋面天沟结构及建筑。
技术介绍
天沟或天沟结构作为屋面排水系统的一部分,主要是将屋面无组织的排水经天沟变为有组织排水,再由雨水管排下。在排水过程中,经常会有树叶、碎屑等杂物堵塞天沟或者雨水管,导致屋面排水阻塞,雨水从天沟溢出,顺着外墙流下,导致墙体和室内受潮;针对这一问题,现有的技术方案是用通过一层钢丝网或者有密集孔洞的盖板固定于天沟上方防止树叶碎屑等落入天沟。但现有的技术方案虽然解决了树叶、碎屑等杂物落入天沟的问题,但时间久了,会有大量的树叶、碎屑等杂物堆积在钢丝网上,堵塞钢丝网的孔眼,如果遇到大雨,部分雨水不能顺利流入天沟,直接越过天沟流出,导致外墙与室内受潮。因此需要定期上屋面或通过室外梯子爬上去进行清理,清理工作频繁且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沟标准节、屋面天沟结构及建筑,用以实现解决现有的天沟结构易被堵塞且不易清理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沟标准节,其特征在于,包括:天沟沟槽、轴承组件和动力机构;/n所述轴承组件包括两个轴承外圈和两个轴承内圈,且每个所述轴承外圈对应的套设于每个所述轴承内圈的外侧;/n所述两个轴承内圈中的一个与所述天沟沟槽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个与所述天沟沟槽的另一端固定连接;/n每个所述轴承外圈均与屋面搭接板进行固定连接;/n所述动力机构分别与所述两个轴承外圈连接;所述动力机构带动每个轴承内圈沿着每个所述轴承外圈的内侧周向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沟标准节,其特征在于,包括:天沟沟槽、轴承组件和动力机构;
所述轴承组件包括两个轴承外圈和两个轴承内圈,且每个所述轴承外圈对应的套设于每个所述轴承内圈的外侧;
所述两个轴承内圈中的一个与所述天沟沟槽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个与所述天沟沟槽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每个所述轴承外圈均与屋面搭接板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动力机构分别与所述两个轴承外圈连接;所述动力机构带动每个轴承内圈沿着每个所述轴承外圈的内侧周向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沟标准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天沟沟槽的横截面呈半圆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沟标准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固定于每个所述轴承内圈上,使得所述天沟沟槽在翻转过程中,所述两个轴承内圈进行同步稳定的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沟标准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连接杆、第一支撑杆组和第二支撑杆组,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天沟沟槽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组中的每个支撑杆的一端沿所述连接杆的周向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连接杆的连接处靠近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端部,每个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轴承内圈连接固定;所述第二支撑杆组中的每个支撑杆的一端沿所述连接杆的周向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连接杆的连接处靠近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端部,每一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轴承内圈连接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沟标准节,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轴承外圈的内侧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钢珠。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沟标准节,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轴承外圈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观生谷志旺王伟茂陈雪峡何娇孙沈鹏张波任瑛楠张少伟王佳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