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友专利>正文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步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82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步道,涉及海绵城市建筑设施技术领域,包括多个异形砖,所述异形砖侧壁由气囊壁组成,所述气囊壁内设有蓄水室,所述气囊壁顶部开设有透水孔,所述透水孔内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由外向蓄水室内导通,所述气囊壁内两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弹性管,所述弹性管中部底侧开设有虹吸孔,所述弹性管两端密封贯穿气囊壁且连通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顶部开设有多个毛细孔,所述毛细孔内连接有供水棉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透水孔在雨天时为蓄水室积蓄雨水,蓄水室中积蓄的雨水,在晴热天气时蒸发吸热降低步行道附近较高温度,为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助力,并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

A kind of ecological footpath of sponge 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步道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绵城市建筑设施
,尤其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步道。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为了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而提出的城市建设理念,海绵城市主要工作就是蓄水,并在少水缺水时将蓄存的水释放,有效的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需要所有建筑共同为之服务。步行道作为城市中基本设施之一,为人们提供出行方便的同时,为服务海绵城市,出现了透水砖构成的步行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蓄水的目的,但是被蓄积的水仅能慢慢蒸发,未能得到有效使用,且调节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步道,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技术中透水砖中蓄积的水仅能慢慢蒸发,未能得到有效使用,且调节效果较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步道,包括多个异形砖,所述异形砖侧壁由气囊壁组成,所述气囊壁内设有蓄水室,所述气囊壁顶部开设有透水孔,所述透水孔内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由外向蓄水室内导通,所述气囊壁内两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弹性管,所述弹性管中部底侧开设有虹吸孔,所述弹性管两端密封贯穿气囊壁且连通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顶部开设有多个毛细孔,所述毛细孔内连接有供水棉线,所述供水棉线两端分别放置在供水管底部和植道内,所述植道上种植有植物,所述供水管中部底侧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远离供水管一端连通有下水道。优选地,所述气囊壁呈椭球形且具有弹性,所述气囊壁中部及以下埋在地面下;所述供水管和排水管均埋在地下。优选地,所述弹性管具有弹性且初始呈拱形,所述弹性管弯曲后最低侧离地面距离大于供水管离地面距离。优选地,多个所述供水棉线底部套接在防护管内,所述防护管两端固定连接在供水管内顶部和底部上,所述防护管侧壁为多孔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透水孔在雨天时为蓄水室积蓄雨水,蓄水室中积蓄的雨水,在晴热天气时蒸发吸热降低步行道附近较高温度,为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助力,并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2、本专利技术随气囊壁被行人踩压,发生弹性凹陷,气囊壁的凹陷对弹性管产生挤压,使弹性管向下弯曲,使原本未浸没在蓄积雨水中的弹性管浸没到雨水液面以下,此时弹性管通过虹吸孔灌入雨水,由于雨水液面高度高于供水管,发生虹吸效应,将弹性管底部所在水平面高度以上的雨水全部排入供水管中,为下一次蓄水室积蓄雨水腾出空间。3、本专利技术排入供水管的雨水通过供水棉线进入植道内,为植道上的植物提供水分,保持植物的良好生长;同时若雨量较大,蓄水室快满时,蓄积的雨水直接通过弹性管进入供水管,并从供水管的排水管排出,起到良好的排水效果。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采用子气囊代替异形砖顶部部分气囊壁,在温度较高时,子气囊内的蒸发液蒸发,使子气囊膨胀,从而挤压弹性管,发生虹吸效应,对植道上的植物进行供水,同时随温度的继续升高,子气囊内的蒸发液继续蒸发,从而继续对植物进行供水,达到温度越高供水越多的自我调节目的。5、虹吸效应过后,蓄水室内底部仍留有部分水,对整个气囊壁形成湿润效果,以防止高温情况下,使气囊壁干燥受损甚至开裂,有效保护了气囊壁,提高了气囊壁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步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步道的未受挤压时异形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步道的受挤压时异形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步道的防护管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步道的实施例二未受挤压时子气囊配合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步道的受挤压时子气囊配合结构示意图。图中:1异形砖、11气囊壁、12蓄水室、13透水孔、3弹性管、31虹吸孔、4供水管、41毛细孔、42供水棉线、43防护管、5植道、6排水管、7子气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一参照图1-4,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步道,包括多个异形砖1,异形砖1侧壁由气囊壁11组成,气囊壁11呈椭球形且具有弹性,气囊壁11中部及以下埋在地面下,使气囊壁11在受踩踏挤压后能恢复原样。气囊壁11内设有蓄水室12,气囊壁11顶部开设有透水孔13,在雨天时,透水孔13内安装有单向阀,单向阀由外向蓄水室12内导通,通过透水孔13在雨天时为蓄水室12蓄水。气囊壁11内两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弹性管3,弹性管3中部底侧开设有虹吸孔31,弹性管3两端密封贯穿气囊壁11且连通有供水管4,弹性管3具有弹性且初始呈拱形,方便弹性管3由拱形弯曲下陷并恢复。供水管4和排水管6均埋在地下,弹性管3弯曲后最低侧离地面距离大于供水管4离地面距离,为虹吸效应提供液位差条件。供水管4顶部开设有多个毛细孔41,毛细孔41内连接有供水棉线42,供水棉线42两端分别放置在供水管4底部和植道5内,供水棉线42汲取供水管4内的水为提供植道5内的植物提供水分。多个供水棉线42底部套接在防护管43内,防护管43两端固定连接在供水管4内顶部和底部上,防护管43侧壁为多孔结构,避免供水棉线42受水流冲击发生磨损。植道5上种植有植物,供水管4中部底侧连通有排水管6,排水管6远离供水管4一端连通有下水道,在雨量较大时,进行排水。现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原理做如下描述:首先,通过透水孔13在雨天时为蓄水室12积蓄雨水,若雨量较大,蓄水室12快满时,蓄积的雨水直接通过弹性管3上的虹吸孔31进入供水管4,并从供水管4的排水管6排出,起到良好的排水效果;在有行人通过时,气囊壁11被行人踩压,发生弹性凹陷,气囊壁11的凹陷对弹性管3产生挤压,使弹性管3向下弯曲,使原本未浸没在蓄积雨水中的弹性管3浸没到雨水液面以下,此时弹性管3通过虹吸孔31灌入雨水,由于雨水液面高度高于供水管4,发生虹吸效应,将弹性管3底部所在水平面高度以上的雨水全部排入供水管4;排入供水管4的雨水通过供水棉线42进入植道5内,为植道5上的植物提供水分;在晴热天气时蓄水室12内积蓄的雨水蒸发吸热,降低步行道附近较高温度,同时虹吸效应过后,蓄水室12内底部仍留有部分水,对整个气囊壁11形成湿润效果,以防止高温情况下,使气囊壁11干燥受损甚至开裂,有效保护了气囊壁11,提高了气囊壁11的使用寿命。实施例二参照图5-6,相比于实施例一,仅有以下不同,采用子气囊7代替异形砖1顶部部分气囊壁11,子气囊7中装有沸点为39.75℃-46.5℃的蒸发液,如沸点为沸点为39.75℃的二氯甲烷或沸点为46.5℃的二硫化碳的一种或两种,且透水孔13设置在气囊壁11顶部的两侧。现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原理做如下描述:在温度较高时,子气囊7内的蒸发液汽化蒸发,使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步道,包括多个异形砖(1),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砖(1)侧壁由气囊壁(11)组成,所述气囊壁(11)内设有蓄水室(12),所述气囊壁(11)顶部开设有透水孔(13),所述透水孔(13)内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由外向蓄水室(12)内导通,所述气囊壁(11)内两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弹性管(3),所述弹性管(3)中部底侧开设有虹吸孔(31),所述弹性管(3)两端密封贯穿气囊壁(11)且连通有供水管(4),所述供水管(4)顶部开设有多个毛细孔(41),所述毛细孔(41)内连接有供水棉线(42),所述供水棉线(42)两端分别放置在供水管(4)底部和植道(5)内,所述植道(5)上种植有植物,所述供水管(4)中部底侧连通有排水管(6),所述排水管(6)远离供水管(4)一端连通有下水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步道,包括多个异形砖(1),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砖(1)侧壁由气囊壁(11)组成,所述气囊壁(11)内设有蓄水室(12),所述气囊壁(11)顶部开设有透水孔(13),所述透水孔(13)内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由外向蓄水室(12)内导通,所述气囊壁(11)内两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弹性管(3),所述弹性管(3)中部底侧开设有虹吸孔(31),所述弹性管(3)两端密封贯穿气囊壁(11)且连通有供水管(4),所述供水管(4)顶部开设有多个毛细孔(41),所述毛细孔(41)内连接有供水棉线(42),所述供水棉线(42)两端分别放置在供水管(4)底部和植道(5)内,所述植道(5)上种植有植物,所述供水管(4)中部底侧连通有排水管(6),所述排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树坤常友
申请(专利权)人:常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