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组件、风机盘管及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754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装组件、风机盘管及空调;安装组件包括第一侧板,第一侧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及设置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第一侧面,第一侧壁的边缘设有朝向第一侧面并相对第一侧面突出设置的第一连接体;及第二侧板,第二侧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及设置于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之间的第二侧面,第二侧板设有用于与第一连接体连接的第二连接体,第二连接体设置于第二侧面,并相对第二侧面突出设置;当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连接时,第一侧壁朝向与第二侧面,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呈夹角设置并拼接形成安装结构。该安装组件在安装时可以降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安装间隙。

Installation of components, fan coil and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装组件、风机盘管及空调
本技术涉及换热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组件、风机盘管及空调。
技术介绍
风机盘管作为广泛应用于写字楼、学校、图书馆、大型商业建筑的空气处理末端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可。而直接放置于室内的立式明装风机盘管机组也具有更加广泛的市场,因此在具有更优质的使用性能和更低的噪音前提下,产品的外观——这一直接影响使用者第一印象的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传统的风机盘管中面板与侧板的较大间隙,影响风机盘管的美感。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针对传统的风机盘管中面板与侧板的较大间隙,影响风机盘管的美感的问题,提出一种安装组件、风机盘管及空调;该安装组件在安装时可以降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安装间隙;该风机盘管及空调包括上述安装组件,因此该风机盘管及空调中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安装间隙较小,具备较佳的美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申请涉及一种安装组件,包括: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及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壁的边缘设有朝向所述第一侧面并相对所述第一侧面突出设置的第一连接体;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及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之间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板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体连接的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并相对所述第二侧面突出设置;当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体连接时,所述第一侧壁朝向与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呈夹角设置并拼接形成安装结构。上述安装组件在使用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连接,将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进行拼接形成安装结构;由于所述第一连接体突出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的边缘,所述第二连接体突出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且所述第二侧面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之间,在安装时,所述第一侧壁能够沿靠近所述第三侧壁的方向安装,缩小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边缘与所述第三侧壁的外边缘之间的间隙,进一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通过突出的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连接,因而,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侧面在安装时能够保证贴合或近似贴合,进而,降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安装间隙。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体可拆卸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体包括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连接体包括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接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部为第一卡勾,所述第二卡接部为与所述第一卡勾卡接配合的第一卡槽;或所述第一卡接部为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接部为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配合的第一卡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面间隔形成所述第二卡接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还包括定位体,所述定位体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且所述定位体与所述第一连接体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体包括与所述定位体定位配合的定位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体与所述第一侧壁呈夹角设置,所述定位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另一端远离所述第一侧壁设置,所述定位体包括第一抵接面,所述定位部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抵接面抵接的第二抵接面,所述定位体与所述定位部通过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二抵接面抵接定位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体沿所述第一侧板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定位体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体之间,所述第二连接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体沿所述第二侧板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涉及一种风机盘管,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安装组件。上述风机盘管在使用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连接,将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进行拼接形成安装结构;由于所述第一连接体突出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的边缘,所述第二连接体突出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且所述第二侧面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之间,在安装时,所述第一侧壁能够沿靠近所述第三侧壁的方向安装,缩小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边缘与所述第三侧壁的外边缘之间的间隙,进一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通过突出的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连接,因而,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侧面在安装时能够保证贴合或近似贴合,进而,降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安装间隙。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空调,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风机盘管。上述空调在使用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连接,将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进行拼接形成安装结构;由于所述第一连接体突出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的边缘,所述第二连接体突出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且所述第二侧面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之间,在安装时,所述第一侧壁能够沿靠近所述第三侧壁的方向安装,缩小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边缘与所述第三侧壁的外边缘之间的间隙,进一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通过突出的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连接,因而,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侧面在安装时能够保证贴合或近似贴合,进而,降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安装间隙。附图说明图1为第一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二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安装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2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3中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安装组件,100、第一侧板,110、第一侧壁,112、第一连接体,1122、第一卡接部,114、定位体,1142、第一抵接面,120、第二侧壁,130、第一侧面,200、第二侧板,210、第三侧壁,220、第四侧壁,230、第二侧面,240、第二连接体,242、第二卡接部,244、第二抵接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有必要指出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元件时,两个元件可以是一体的,也可以是两个元件之间可拆卸连接。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及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壁的边缘设有朝向所述第一侧面并相对所述第一侧面突出设置的第一连接体;及/n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及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之间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板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体连接的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并相对所述第二侧面突出设置;/n当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体连接时,所述第一侧壁朝向与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呈夹角设置并拼接形成安装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及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壁的边缘设有朝向所述第一侧面并相对所述第一侧面突出设置的第一连接体;及
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及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之间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板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体连接的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并相对所述第二侧面突出设置;
当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体连接时,所述第一侧壁朝向与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呈夹角设置并拼接形成安装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体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包括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连接体包括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为第一卡勾,所述第二卡接部为与所述第一卡勾卡接配合的第一卡槽;或所述第一卡接部为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接部为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配合的第一卡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亚玲何伟光周建峰李慧慧王康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