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控大厅的照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01688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控大厅的照明系统,包括第一光源模组、第二光源模组、隔板、照明灯外壳、填充层、主光源、导线连接头、导线、控制器外壳、固定脚、紧固螺孔、开关槽和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填充层为一种流体状隔热绝缘填充材料,且该照明灯外壳的侧壁壁板呈中空设置,填充层满布式填充在照明灯外壳的侧壁壁板中空位置内,消除安全隐患,主光源的体积为第一光源模组的三倍,且主光源和第一光源模组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外壳呈电性连接,防止照明的亮度达不到标准,控制器外壳通过螺丝穿过紧固螺孔与外界固定设备呈螺纹转动式连接,防止无法快速进行拆卸与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控大厅的照明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照明系统,具体为一种运控大厅的照明系统,属于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照明灯具的作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照明,也是家居的眼睛,更多的时候它起到的是装饰作用,因此照明灯具的选择就要更加复杂得多,它不仅涉及到安全省电,而且会涉及到材质、种类、风格品位等诸多因素,一个好的灯饰,可能一下成为装修的灵魂,因此,也需要一个好的运控大厅的照明系统来对照明灯具进行细部的掌控,从而更人性化的提供照明。因此,则需要一种运控大厅的照明系统来满足目前市面上的需求,虽然目前市面上已经生产出来了多种运控大厅的照明系统,但总的来看,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通病,其一、现有的运控大厅的照明系统的光源模组数量过少,导致照明的亮度达不到标准,其二、现有的运控大厅的照明系统的外壳内部没有设置填充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其三、现有的运控大厅的照明系统的控制器外壳采用点焊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导致无法快速进行拆卸与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运控大厅的照明系统。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控大厅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源模组(1)、第二光源模组(2)、隔板(3)、照明灯外壳(4)、填充层(5)、主光源(6)、导线连接头(7)、导线(8)、控制器外壳(9)、固定脚(10)、紧固螺孔(11)、开关槽(12)和推杆(13);所述第一光源模组(1)连接固定设置在照明灯外壳(4)的内部,所述第二光源模组(2)竖直连接固定在第一光源模组(1)的内部,所述隔板(3)竖直卡接设置在第二光源模组(2)之间,所述照明灯外壳(4)构成该运控大厅的照明系统的主体结构,所述填充层(5)填充连接在照明灯外壳(4)的中空壳体内部,所述主光源(6)位于照明灯外壳(4)的中心位置,所述导线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控大厅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源模组(1)、第二光源模组(2)、隔板(3)、照明灯外壳(4)、填充层(5)、主光源(6)、导线连接头(7)、导线(8)、控制器外壳(9)、固定脚(10)、紧固螺孔(11)、开关槽(12)和推杆(13);所述第一光源模组(1)连接固定设置在照明灯外壳(4)的内部,所述第二光源模组(2)竖直连接固定在第一光源模组(1)的内部,所述隔板(3)竖直卡接设置在第二光源模组(2)之间,所述照明灯外壳(4)构成该运控大厅的照明系统的主体结构,所述填充层(5)填充连接在照明灯外壳(4)的中空壳体内部,所述主光源(6)位于照明灯外壳(4)的中心位置,所述导线连接头(7)卡接固定在照明灯外壳(4)的侧壁上,所述导线(8)连接固定在导线连接头(7)和控制器外壳(9)之间,所述控制器外壳(9)位于照明灯外壳(4)的底部,且所述控制器外壳(9)通过导线(8)与照明灯外壳(4)呈电性连接,所述固定脚(10)焊接设置在控制器外壳(9)的侧壁上,所述紧固螺孔(11)呈贯穿式设置在固定脚(10)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长超王广为汪成林志强牛峰崔洁朱晓宇闫含洋高磊阎富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设集团北京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