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白杨杂交育种效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杨树育种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白杨杂交育种效率的方法,属于白杨杂交育种领域。
技术介绍
杂交是创造变异和培育林木新品种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随着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新的育种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如SNP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由于林木育种具有周期长,这些新技术还未能在林木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至今还未见相关新品种成功培育的报道。杂交仍是林木遗传改良行之有效的方法。杨树是杨柳科杨属树种的统称,具有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等特点,是中国北方五大造林树种之一。目前,中国林业生产中推广应用的主要杨树品种,如北林系列、南林系列以及速生杨系列等均系通过父母本两两杂交,并经过多年的田间遗传测定所选育(苏晓华,丁昌俊,马常耕.我国杨树育种的研究进展及对策.林业科学研究,2010,23(01):31-37;王瑞文,郭赟,周忠诚.杨树育种研究进展.湖北林业科技,2016,(06):33-35+80)。当亲本数量较多时,传统的父母本两两杂交存在工作量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白杨混合授粉子代群体的父本鉴定的15对SSR引物,其特征在于,第1对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第2对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第3对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5和SEQ ID No.6所示;第4对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7和SEQ ID No.8所示;第5对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9和SEQ ID No.10所示;第6对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1和SEQ ID No.12所示;第7对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3 ...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白杨混合授粉子代群体的父本鉴定的15对SSR引物,其特征在于,第1对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1和SEQIDNo.2所示;第2对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3和SEQIDNo.4所示;第3对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5和SEQIDNo.6所示;第4对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7和SEQIDNo.8所示;第5对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9和SEQIDNo.10所示;第6对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11和SEQIDNo.12所示;第7对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13和SEQIDNo.14所示;第8对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15和SEQIDNo.16所示;第9对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17和SEQIDNo.18所示;第10对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19和SEQIDNo.20所示;第11对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21和SEQIDNo.22所示;第12对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23和SEQIDNo.24所示;第13对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25和SEQIDNo.26所示;第14对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27和SEQIDNo.28所示;第15对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29和SEQIDNo.30所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15对SSR引物在鉴别白杨雄株无性系混合授粉杂交子代的父本中的应用。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杨树种是毛白杨(Populustomentosa)、响叶杨(P.adenlpodn)、毛新杨(P.tomentosa×P.balleana)、银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平冬,刘燕,吴剑,周晴,桑亚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