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油风机轴承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566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一种防漏油风机轴承箱,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的左轴承支座和右轴承支座;所述壳体套接在旋转轴外侧面,所述壳体内部的侧面上设有多个第一引流槽,所述壳体内部的左端面和右端面上均设有多个第二引流槽,所述壳体侧面上设有若干贯穿所述壳体的通气口;左轴承与所述壳体间设有套接在旋转轴上的左密封垫,右轴承与所述壳体间设有套接在旋转轴上的右密封垫;所述壳体外侧的左方和右方均设有风扇;所述风扇外部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设有若干通风孔。利用反向气压和引流的方法改善油液漏油的问题。

A bearing box of oil leakage proof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漏油风机轴承箱
本技术涉及风机轴承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防漏油风机轴承箱。
技术介绍
风机是我国对气体压缩和气体输送机械的习惯简称,通常所说的风机包括通风机,鼓风机,风力发电机。气体压缩和气体输送机械是把旋转的机械能转换为气体压力能和动能,并将气体输送出去的机械。在风机使用过程中,需要用到轴承箱,轴承箱是一种起支撑和润滑轴承作用的箱体零件,市场上的轴承箱存在漏油现象,漏油的原因是轴承箱的结构密封和排气的问题,轴承箱内的轴承带动润滑液飞溅使轴承箱内部压力大于轴承箱外部压力,而轴承箱上的通气孔为防止油液飞溅到外部,往往开设的过小,容易被沙尘堵塞,导致内外压力不能平衡,这种压力使润滑油沿主轴与油封的间隙漏到轴承箱外。对于轴承箱漏油的现象,目前主要采取的方式是添加密封装置来“堵”,但是这种方式不能从根本改善漏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漏油风机轴承箱,采用反向气压和引流的方式从根本上改善风机轴承箱的漏油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漏油风机轴承箱,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的左轴承支座和右轴承支座;所述壳体套接在旋转轴外侧面,所述壳体内部的侧面上设有多个环形的且开口向环心方向的第一引流槽,所述壳体内部的左端面和右端面上均设有多个开口向壳体中心方向的第二引流槽,所述第二引流槽呈圆周排列,所述壳体侧面上设有若干贯穿所述壳体的通气口;所述左轴承支座与右轴承支座分别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左右两端,所述左轴承支座、右轴承支座分别与所述旋转轴之间通过左轴承、右轴承连接,所述左轴承、右轴承分别与所述旋转轴之间设有左密封垫、右密封垫,所述左密封垫的左端面与所述壳体内部的左端面贴合,所述右密封垫的右端面与所述壳体内部的右端面贴合;所述壳体外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风扇,所述风扇包括若干扇叶和安装套筒,所述安装套筒固定套接在旋转轴上,所述扇叶倾斜设置且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套筒的外侧面,所述扇叶的迎风面朝向壳体方向;所述风扇外部设有套接在旋转轴上且固定连接到所述壳体上的端盖,所述端盖上设有若干通风孔。优选的是,所述左轴承支座和右轴承支座呈轴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保证结构均匀受力,使结构更加稳定。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引流槽呈等角度等间距的圆周排列,更加均匀的引流使油液在第二引流槽内流动。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引流槽的一端与旋转轴相切,所述第二引流槽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壳体的内侧面。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通气口顶面设有过滤网,防止通气口被堵塞使轴承箱内部的气压持续增大,导致漏油严重。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扇叶设有3-5个。扇叶个数过多过少均影响风速和风量,以3-5个为优。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扇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到60°,其中以45°角为优。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端盖与旋转轴之间设有密封圈,防止外部沙尘进入端盖内部。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油位孔,所述油位孔上盖有透明材质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刻度线,通过油位孔观察轴承箱内部的油位,防止油液过多和过少影响旋转轴和轴承的运行;刻度线可以随时记录油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漏油风机轴承箱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壳体内部的侧面上的第一引流槽和端面上设有的第二引流槽,在壳体内部油液旋转时对油液进行引流,同时壳体两侧设有迎风面面向壳体的风扇,风扇转动时,风开始向壳体内部吹风,将向外开始溢出的油液重新吹到壳体内部。利用反向气压和引流的方法改善油液漏油的问题。2)左轴承座和右轴承座在壳体内呈轴对称结构,使壳体的稳定性更高,加强装置的连接性和使用寿命。3)通气口处设有过滤网,防止通气口被堵塞导致内部气压过大,从而使漏油严重。4)扇叶设有3-5个,扇叶的角度为45°时风速和风量最佳,风扇更有效率的对漏油进行限制。5)壳体上设有油位孔和刻度线,通过油位孔上的刻度线观察轴承箱内部的油位,防止油液过多和过少影响旋转轴和轴承的运行;当油位在刻度线范围内时,随时记录油量,方便日常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漏油风机轴承箱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B-B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漏油风机轴承箱的左视图;图4为图3的A-A向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漏油风机轴承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风扇结构示意图;图中标注说明:1、壳体;101、第一引流槽;102、第二引流槽;2、通气口;3、端盖;4、右轴承支座;5、左轴承支座;6、风扇;601、扇叶;602、安装套筒;7、左密封垫;8、右密封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阐述本技术。如图1至图6所示,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漏油风机轴承箱的一实施例,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1内部呈轴对称设置的左轴承支座5和右轴承支座4。壳体1套接在旋转轴外侧面,壳体1外侧面上设有油位孔和刻度线,壳体1内部的侧面上设有多个环形的且开口向环心方向的第一引流槽101,壳体1内部的左端面和右端面上均设有多个开口向壳体1中心方向的第二引流槽102,第二引流槽102的一端与旋转轴相切,第二引流槽102的另一端连接到壳体1的内侧面,第二引流槽102呈等角度等间距的圆周排列,壳体1侧面上设有若干贯穿壳体1的通气口2,通气口2顶面设有过滤网。左轴承支座5与右轴承支座4分别固定在壳体1的左右两端,左轴承支座5、右轴承支座4分别与旋转轴之间通过左轴承、右轴承连接,左轴承、右轴承分别与旋转轴之间设有左密封垫7、右密封垫8,左密封垫7的左端面与壳体1内部的左端面贴合,右密封垫8的右端面与壳体1内部的右端面贴合。壳体1外侧的左方和右方均设有风扇6,风扇6包括若干扇叶601和安装套筒602,安装套筒602固定套接在旋转轴上,扇叶601倾斜设置且固定安装在安装套筒602的外侧面,扇叶601的迎风面朝向壳体1方向。在上一实施例中,扇叶601设有3-5个,扇叶601的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到60°,其中以45°为优。风扇6外部设有套接在旋转轴上且固定连接到壳体1上的端盖3,端盖3与旋转轴之间设有密封圈,端盖3上设有若干通风孔,通风孔内横设有过滤网。在上一实施例中,端盖3与旋转轴间不限于密封圈,还可以是其他能达到技术点的装置。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及方法:轴承箱内部的因旋转轴和轴承旋转引起的飞溅的油液撞击在轴承箱侧壁上顺着第二引流槽102流下,部分沿轴溢出的油液被风扇6吹回到轴承箱,当油液与轴承箱内部端面接触时由于内外均存在压力使油液顺着第一引流槽101向轴承箱内侧壁运动。风扇6引起的风向与扇叶601的旋转方向无关,扇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漏油风机轴承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的左轴承支座和右轴承支座;/n所述壳体套接在旋转轴外侧面,所述壳体内部的侧面上设有多个环形的且开口向环心方向的第一引流槽,所述壳体内部的左端面和右端面上均设有多个开口向壳体中心方向的第二引流槽,所述第二引流槽呈圆周排列,所述壳体侧面上设有若干贯穿所述壳体的通气口;/n所述左轴承支座与右轴承支座分别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左右两端,所述左轴承支座、右轴承支座分别与所述旋转轴之间通过左轴承、右轴承连接,所述左轴承、右轴承分别与所述旋转轴之间设有左密封垫、右密封垫,所述左密封垫的左端面与所述壳体内部的左端面贴合,所述右密封垫的右端面与所述壳体内部的右端面贴合;/n所述壳体外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风扇,所述风扇包括若干扇叶和安装套筒,所述安装套筒固定套接在旋转轴上,所述扇叶倾斜设置且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套筒的外侧面,所述扇叶的迎风面朝向壳体方向;/n所述风扇外部设有套接在旋转轴上且固定连接到所述壳体上的端盖,所述端盖上设有若干通风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漏油风机轴承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的左轴承支座和右轴承支座;
所述壳体套接在旋转轴外侧面,所述壳体内部的侧面上设有多个环形的且开口向环心方向的第一引流槽,所述壳体内部的左端面和右端面上均设有多个开口向壳体中心方向的第二引流槽,所述第二引流槽呈圆周排列,所述壳体侧面上设有若干贯穿所述壳体的通气口;
所述左轴承支座与右轴承支座分别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左右两端,所述左轴承支座、右轴承支座分别与所述旋转轴之间通过左轴承、右轴承连接,所述左轴承、右轴承分别与所述旋转轴之间设有左密封垫、右密封垫,所述左密封垫的左端面与所述壳体内部的左端面贴合,所述右密封垫的右端面与所述壳体内部的右端面贴合;
所述壳体外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风扇,所述风扇包括若干扇叶和安装套筒,所述安装套筒固定套接在旋转轴上,所述扇叶倾斜设置且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套筒的外侧面,所述扇叶的迎风面朝向壳体方向;
所述风扇外部设有套接在旋转轴上且固定连接到所述壳体上的端盖,所述端盖上设有若干通风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油风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敬远李达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乾荣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