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1516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铅印装置,属于石油机械技术领域。当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铅印装置时,由于铅体的第二端的直径小于或等于进行修井作业的球型磨鞋的钻头的直径,因此,铅体可以进入到球型磨鞋在井中的杂物钻磨的钻孔中,使得在钻孔底部的杂物可以在铅体上形成划痕,从而可以根据铅体上的划痕判断钻孔底部的杂物的类型。也即是,在球型磨鞋对井中的杂物钻磨之后,不需要再进行其他作业,直接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铅印装置置于井中,便可以根据铅体上的划痕判断井中的杂物的类型,因而可以提供施工的效率。

Lead prin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铅印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油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铅印装置。
技术介绍
在通过采油井等井开采石油或通过采气井等井开采天然气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杂物掉入到井中,将井堵塞,此时需要向井中下入铅印装置,使得井底的杂物在铅印上形成划痕,之后将铅印从井中取出,根据铅印上的划痕来判断井中的杂物的类型,根据判断出的杂物的类型,确定修井作业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铅印装置,可以提高施工效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铅印装置,所述铅印装置包括铅体和连接铸体;所述铅体的第一端为圆柱结构,所述铅体的第二端为半球型结构,且所述铅体的第二端的直径小于或等于进行修井作业的球型磨鞋的钻头的直径;所述铅体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铸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铸体的第二端与进行修井作业的钻杆连接,所述钻杆用于将所述铅印装置下入井中。可选地,所述铅印装置还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铸体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连接柱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铸体的第一端的直径;所述铅体的第一端沿轴向方向开有第一凹槽,所述连接柱的第二端嵌入在所述铅体的第一凹槽中。可选地,所述连接柱的第二端的外壁上沿圆周方向开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所述铅体的第一凹槽的槽壁上配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凸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凹槽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凸台一一对应,每个第一凸台卡接在对应的第二凹槽中。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凹槽中每个第二凹槽靠近所述连接柱的外壁的位置处配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凸台,每个第二凸台的高度小于对应的第二凹槽沿所述连接柱的轴向方向的长度。可选地,所述铅体中的第一凹槽的槽壁与所述铅体的外壁之间厚度为8-15厘米。可选地,所述铅印装置还包括防护套;所述防护套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防护套在所述第一台阶处的内径大于所述防护套在所述第二台阶处的内径;所述连接铸体为中空式结构,且所述连接铸体的第一端是封闭的,所述连接铸体的第一端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铸体的第二端的外径,所述防护套通过所述第一台阶卡接在所述连接铸体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连接处,且所述防护套的卡接位置到所述防护套的第一端端口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目标距离,所述目标距离是指所述连接铸体的第一端的长度与所述铅体的长度之和,所述防护套的第一端是指靠近所述铅体第二端的一端;所述第二台阶与所述连接铸体的第二端的外壁接触,所述连接铸体与所述防护套之间形成一个内腔,所述连接铸体的第二端的筒壁上开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连接铸体上的至少一个通孔和所述内腔连通;所述钻杆为中空式结构,通过所述钻杆能够向所述连接铸体的第二端中注入液体。可选地,在所述防护套的卡接位置与所述防护套的第一端端口之间的套壁上开有至少一个通孔,且所述防护套沿着所述连接铸体外壁向井口方向运动之后,所述防护套上的至少一个通孔能够与所述内腔连通。可选地,所述铅印装置还包括止退环;所述止退环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止退齿,每个止退齿向所述第一台阶的方向倾斜,所述连接铸体与所述第二台阶接触的外壁上开有多个止退槽,所述多个止退槽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多个止退齿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止退环通过所述多个止退齿卡接在所述连接铸体的多个止退槽中,且所述第二台阶卡接在所述止退环上,所述止退环的内径大于所述连接铸体的第二端的外径。可选地,所述连接铸体的第二端中靠近第一端的部位的内径小于远离第一端的部位的内径。可选地,所述铅体的第二端的直径与所述球型磨鞋的钻头的直径之间的比值为90%-100%。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使用本技术提供的铅印装置时,由于铅体的第二端的直径小于或等于进行修井作业的球型磨鞋的钻头的直径,因此,铅体可以进入到球型磨鞋在井中的杂物钻磨的钻孔中,使得在钻孔底部的杂物可以在铅体上形成划痕,从而可以根据铅体上的划痕判断钻孔底部的杂物的类型。也即是,在球型磨鞋对井中的杂物钻磨之后,不需要再进行其他作业,直接将本技术提供的铅印装置置于井中,便可以根据铅体上的划痕判断井中的杂物的类型,因而可以提供施工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球形磨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铅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止退环与止退槽连接的示意图。附图标记:01:连接管;02:钻头;1:铅体;2:连接铸体;3:连接柱;4:防护套;5:止退环;31:第二凸台。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在对本技术提供的铅印装置进行解释说明之前,先对本技术的应用场景进行解释说明。通常,当井中掉入杂物之后,杂物可能会对堵塞井,此时,需要进行修井作业清除井中的杂物。但由于不了解井中的杂物的类型,因此无法制定合理的修井作业方案。此时,先利用球型磨鞋对井底的杂物进行钻磨。如图1所示,球型磨鞋包括连接管01和钻头02,钻头安装在连接管的一端端口。通过钻杆将球型磨鞋下入到井中,钻头02会对井的杂物进行钻磨。当钻头02无法钻穿井中的杂物时,需要向井中下入铅印装置。将铅印装置置于球型磨鞋钻磨的钻孔中,向铅印装置施加压力之后,钻孔底部的杂物便会在铅印装置上形成划痕。根据铅印装置上的划痕,便可以判断钻孔底部的杂物的类型,判断钻孔底部的杂物类型之后,便可以制定进一步的修井作业方案。本技术提供的铅印装置就应用于将铅印装置下入到井中,井中的杂物在铅印装置上形成划痕这个应用场景中。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铅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铅印装置包括:铅体1和连接铸体2。铅体1的第一端为圆柱结构,铅体1的第二端为半球型结构,且铅体1的第二端的直径小于或等于进行修井作业的球型磨鞋的钻头的直径。铅体1的第一端与连接铸体2的第一端连接,连接铸体2的第二端与进行修井作业的钻杆连接,钻杆用于将铅印装置下入井中。当使用本技术提供的铅印装置时,由于铅体的第二端的直径小于或等于进行修井作业的球型磨鞋的钻头的直径,因此,铅体可以进入到球型磨鞋在井中的杂物钻磨的钻孔中,使得在钻孔底部的杂物可以在铅体上形成划痕,从而可以根据铅体上的划痕判断钻孔底部的杂物的类型。也即是,在球型磨鞋对井中的杂物钻磨之后,不需要再进行其他作业,直接将本技术提供的铅印装置置于井中,便可以根据铅体上的划痕判断井中的杂物的类型,因而可以提供施工的效率。其中,当铅体进入到球型磨鞋钻磨的钻孔之后,钻孔底部的杂物会在铅体上形成划痕。但如果铅体的直径太小,导致钻孔底部的杂物形成的划痕会较小,会影响根据铅体上的划痕判断井中的杂物的类型,因此,铅体1的第二端的直径与球型磨鞋的钻头的直径之间的比值可以为90%-100%。当然,铅体1的第二端的直径与球型磨鞋的钻头的直径之间的比值还可以为其他数值,对于铅体1的第二端的直径与球型磨鞋的钻头的直径之间的比值,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铅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铅印装置包括铅体(1)和连接铸体(2);/n所述铅体(1)的第一端为圆柱结构,所述铅体(1)的第二端为半球型结构,且所述铅体(1)的第二端的直径小于或等于进行修井作业的球型磨鞋的钻头的直径;/n所述铅体(1)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铸体(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铸体(2)的第二端与进行修井作业的钻杆连接,所述钻杆用于将所述铅印装置下入井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铅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铅印装置包括铅体(1)和连接铸体(2);
所述铅体(1)的第一端为圆柱结构,所述铅体(1)的第二端为半球型结构,且所述铅体(1)的第二端的直径小于或等于进行修井作业的球型磨鞋的钻头的直径;
所述铅体(1)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铸体(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铸体(2)的第二端与进行修井作业的钻杆连接,所述钻杆用于将所述铅印装置下入井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铅印装置还包括连接柱(3);
所述连接柱(3)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铸体(2)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连接柱(3)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铸体(2)的第一端的直径;
所述铅体(1)的第一端沿轴向方向开有第一凹槽,所述连接柱(3)的第二端嵌入在所述铅体的第一凹槽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铅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3)的第二端的外壁上沿圆周方向开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所述铅体(1)的第一凹槽的槽壁上配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凸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凹槽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凸台一一对应,每个第一凸台卡接在对应的第二凹槽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铅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凹槽中每个第二凹槽靠近所述连接柱(3)的外壁的位置处配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凸台(31),每个第二凸台(31)的高度小于对应的第二凹槽沿所述连接柱(3)的轴向方向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铅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铅体(1)中的第一凹槽的槽壁与所述铅体(1)的外壁之间厚度为8-15厘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铅印装置还包括防护套(4);
所述防护套(4)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防护套(4)在所述第一台阶处的内径大于所述防护套(4)在所述第二台阶处的内径;
所述连接铸体(2)为中空式结构,且所述连接铸体(2)的第一端是封闭的,所述连接铸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建平赵韬张帅仟郑瑞李兆丰吴国军史树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