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忻元江专利>正文

一种微型充电照明电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484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微型充电照明电筒,包括有:壳体(10)、电池(20)、灯泡(30)以及开关(4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20)为充电电池,壳体(10)的后端设有与电池(20)连接的USB插头(50),可外接USB终端充电。(*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照明工具
,尤其是一种体积小巧、使用方便的微型充电照明电筒
技术介绍
电筒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之一,根据使用要求的不同,其体积有大有小,在这些不同种类的电筒之中,微型电筒可随身携带,且可伸进一些普通电筒无法进入的地方,并提供小面积的照明以供使用者察看该处情况,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但从目前市场上见到的微型电筒来看,其内的电池大都为一次性的,需要经常更换,这给使用者带来了一些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微型充电照明电筒,该微型充电照明电筒可直接与电脑的USB端口连接,以对其内的可充电电池充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有壳体、电池、灯泡以及开关,其中,所述的电池为充电电池,壳体的后端设有与电池连接的USB插头。所述的开关位于壳体的中部,为按键式开关。所述的灯泡为LED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壳体后端设有一用于盖住USB插头的笔帽式后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设置在壳体内的电池为可充电电池,且壳体后端设有与充电电池连接的USB插头,使得在充电电池的电能耗尽时,可将USB插头与电脑或其它设备的USB端口插接,以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从而免除了因需要经常更换电池而带来的不便之处。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之一(未带后盖)附图2为附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图之二(带后盖)附图4为附图3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见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技术具有一塑胶壳体10,壳体10内设有若干个串联的充电电池20、壳体10前端设有由充电电池20提供电能的LED灯30,LED灯30用透光的罩盖31盖住;壳体10的中部则设有一按键式开关40,当按键式开关40按下时,充电电池20的正负极与LED灯30的正负极之间形成回路,LED灯30点亮,重新按下开关40时,充电电池20的正负极与LED灯30的正负极之间的回路断开,LED灯30熄灭。壳体10内还设有一PCB板51,PCB板51的前端焊接有一USB插头50,该UCB插头50伸出于壳体10的后端,当充电电池20与LED灯30之间的回路断开后,充电电池20与USB插头50之间形成又形成回路,将USB插头50插接到电脑的USB端口上后,充电电池20即可被充电。另外,为了保护USB插头50,壳体10后端还配合有一笔帽式后盖60,当充电完毕后,可将后盖60套在壳体10后端,从而将USB插头50盖住。权利要求1.一种微型充电照明电筒,包括有壳体(10)、电池(20)、灯泡(30)以及开关(4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20)为充电电池,壳体(10)的后端设有与电池(20)连接的USB插头(50),可外接USB终端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充电照明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40)位于壳体(10)的中部,为按键式开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充电照明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泡(30)为LED灯。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型充电照明电筒,其特征在于壳体(10)后端设有一用于盖住USB插头(50)的笔帽式后盖(60)。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照明工具
,尤其是一种体积小巧、使用方便的微型充电照明电筒。它包括有壳体、电池、灯泡以及开关,其中,所述的电池为充电电池,壳体的后端设有与电池连接的USB插头。由于设置在壳体内的电池为可充电电池,且壳体后端设有与充电电池连接的USB插头。当开关按下时灯泡与电池形成回路,灯泡发光,再按一下开关时,灯泡与电池之间的回路断开,灯泡熄灭,此时电池与USB插头之间形成回路,使得在充电电池的电能耗尽时,可将USB插头与电脑或其它设备的USB端口插接,以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从而免除了因需要经常更换电池而带来的不便之处。文档编号F21L4/00GK2662056SQ20032011790公开日2004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1日专利技术者忻元江 申请人:忻元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忻元江
申请(专利权)人:忻元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