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照明电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391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照明电筒,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方便安装电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便携式照明电筒,具有装电池的筒身,筒身尾部连接有尾盖组件,筒身内沿筒壁、与筒身轴线平行开有电池定位槽,其中相对的一对定位槽尾部为通口,筒身的前端设有弹性电极,尾盖组件为带电极的旋转直线运动组件,旋转直线运动组件上设有插入开有通口的定位槽的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将其中一对电池按电极相同的方向放入筒身内,旋转尾盖时,旋转直线运动组件的凸起插入有通口定位槽的尾部,电极板的凸起电极分别接触电池电极,电池另一端在电极板的压迫下使弹簧电极与电池的电极紧密接触,安装电池时不需对准特定的电极,方便使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特别是一种便携式照明电筒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便携式照明电筒,在更换电池的时候通常都比较简单,但是操作起来,往往因为电池电极的错误放置,使得要操作多次才能安装正确,浪费了不少时间;对于需要水下作业的照明装置,由于密封结构复杂,导致体型庞大、装配烦琐,在水下使用时间较长还会造成局部发热、防水功能不到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照明电筒,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方便安装电池,本技术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防止其在水下使用时间较长时灯泡附近的组件发热。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照明电筒,具有装电池的筒身,筒身尾部连接有尾盖组件,所述筒身内沿筒壁、与筒身轴线平行开有电池定位槽,其中相对的一对定位槽尾部为通口,其余定位槽尾部带有端壁,筒身的前端设有弹性电极,尾盖组件为带电极的旋转直线运动组件,旋转直线运动组件上设有插入开有通口的定位槽的凸起。本技术旋转直线运动组件的尾盖电极定位环的外缘设有对称的凸起,其形状与定位槽相吻合,尾盖电极定位环面向电池的一面,设有带凸起电极的电极板,电极板的另一面的外缘被尾盖过渡环的一端压住,尾盖过渡环与尾盖螺纹连接。本技术的弹性电极是螺旋弹簧电极。本技术的定位槽是四个。本技术的定位槽为圆弧面,圆弧与电池的周缘相吻合。本技术的尾盖外端设有开关。本技术的尾盖与筒身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本技术筒身的前端与带灯泡的电子镇流器尾端螺纹连接,连接处设有密封圈,电子镇流器的前端连接头盖。本技术的头盖为漏斗状,其斜面上开有散热孔,头盖内设有反光杯,灯泡设置在反光杯内,反光杯的杯底与头盖连接处通过密封圈形成密封连接,反光杯的杯口与透明挡板对接,对接处通过密封圈密封。本技术的透明挡板设置在头盖压环内,与头盖压环形成密封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筒身内开有电池定位槽,其中相对的一对定位槽尾部为通口,其余定位槽尾部带有端壁,将其中一对电池按电极相同的方向放入筒身内,旋转尾盖时,旋转直线运动组件的凸起插入有通口定位槽的尾部,电极板的凸起电极分别接触电池电极,电池另一端在电极板的压迫下使弹簧电极与电池的电极紧密接触,安装电池时不需对准特定的电极,方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一)。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二)。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照明电筒具有头盖压环1,头盖压环1内设有透明挡板2,透明挡板2一面的外缘沿周向设有密封圈,用于密封头盖压环1与透明挡板2,透明挡板2的另一面与反光杯3的杯口对接,在对接处通过密封圈密封,反光杯3嵌入设置在头盖4内,头盖4为漏斗状,其斜面上开有散热孔11,可以改善反光杯3的散热条件,并允许在水下作业时水流入散热孔11内,反光杯3的杯底与头盖4连接处通过密封圈形成密封连接,这样反光杯3隔绝来自散热孔11的水,使灯泡周围免进水,起到保护灯泡的作用。本技术的头盖4锥端设有内螺纹,用于连接带灯泡的电子镇流器5,并通过密封圈密封,灯泡设置在反光杯3内,电子镇流器5内有金属接触片,筒身6的一端与电子镇流器5螺纹连接,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本技术的筒身6内沿筒壁、与筒身6轴线平行开有四个相对的、带圆弧面的电池定位槽,定位槽的圆弧与电池的周缘相吻合,其中相对的一对定位槽尾部为通口,另外一对定位槽尾部带有端壁,电池设置在定位槽内并定位,防止安装时,电池在筒内滚动,难以固定。筒身6尾部的一端内设有尾盖电极定位环7,尾盖电极定位环7的外缘设有对称的凸起,可从简身6的定位槽带通口的尾部插入,其形状与定位槽相吻合,尾盖电极定位环7通过尾盖过渡环8与尾盖9形成连接,构成旋转直线运动组件。尾盖电极定位环7面向电池的一面,设有带四个凸起电极的电极板,电极板一面的外缘设置在尾盖电极定位环7的向内凸的周缘内,电极板的另一面的外缘被尾盖过渡环8的一端压住,尾盖过渡环8与尾盖9螺纹连接,尾盖9与筒身6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本技术的电池另一端设有螺旋弹簧电极,尾盖9外设有带开关的尾盖开关盖板10,开关为一可按下的凸起,方便使用,也避免了原照明装置所使用的前推式开关使用失灵造成的不便。如图4所示,本技术在安装或更换电池时,将四组电池中两相对的一组电池,按电极相同的方向放入筒身6内,旋入尾盖9,尾盖电极定位环7外缘的凸起插入有通口定位槽的尾部,继续旋转尾盖9,尾盖9将其旋转运动通过过渡环8转换成电极板的直线运动,电极板的凸起电极分别接触电池电极,电池另一端在电极板的压迫下使弹簧电极与电池的电极紧密接触。当按下开关盖板10上的开关时,电源接通形成回路,开始照明,使用完毕,再按下开关,电源断开。本技术结构简单,更换电池方便,避免了在光线昏暗的情况下,不能准确判断电池电极的装入方向,减少了更换电池所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由于头盖上开有散热孔,散热性能得到改善,当使用照明时间过长时,灯泡的自体发热,不致引起头盖部分局部发热而产生的密封失效。适合在野外进行考察,或雨天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照明电筒,具有装电池的筒身(6),筒身(6)尾部连接有尾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6)内沿筒壁、与筒身(6)轴线平行开有电池定位槽,其中相对的一对定位槽尾部为通口,其余定位槽尾部带有端壁,筒身(6)的前端设有弹性电极,尾盖组件为带电极的旋转直线运动组件,旋转直线运动组件上设有插入开有通口的定位槽的凸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照明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直线运动组件的尾盖电极定位环(7)的外缘设有对称的凸起,其形状与定位槽相吻合,尾盖电极定位环(7)面向电池的一面,设有带凸起电极的电极板,电极板的另一面的外缘被尾盖过渡环(8)的一端压住,尾盖过渡环(8)与尾盖(9)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照明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电极是螺旋弹簧电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照明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是四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照明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为园弧面,园弧与电池的周缘相吻合。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照明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盖(9)外端设有开关。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照明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盖(9)与筒身(6)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照明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6)的前端与带灯泡的电子镇流器(5)尾端螺纹连接,连接处设有密封圈,电子镇流器(5)的前端连接头盖(4)。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照明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盖(4)为漏斗状,其斜面上开有散热孔(11),头盖(4)内设有反光杯(3),灯泡设置在反光杯(3)内,反光杯(3)的杯底与头盖(4)连接处通过密封圈形成密封连接,反光杯3的杯口与透明挡板(2)对接,对接处通过密封圈密封。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照明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挡板(2)设置在头盖压环(1)内,与头盖压环(1)形成密封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照明电筒,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方便安装电池,本技术的便携式照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照明电筒,具有装电池的筒身(6),筒身(6)尾部连接有尾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6)内沿筒壁、与筒身(6)轴线平行开有电池定位槽,其中相对的一对定位槽尾部为通口,其余定位槽尾部带有端壁,筒身(6)的前端设有弹性电极,尾盖组件为带电极的旋转直线运动组件,旋转直线运动组件上设有插入开有通口的定位槽的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益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天下光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