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航道防护堤岸
本技术涉及一种航道防护堤岸。
技术介绍
预制桩护岸,是将预制好的护岸桩,使用打桩机等配套设备,依次成排植入河道岸沿边,相对施工快捷且简便。但预制桩护岸只适用于河道内,并不适用于航道。因为实施于航道岸沿时,由于须满足航道防撞防折弯的性能要求,其采用的预制护岸桩较粗且较重,但对于预制桩来说,其深入土壤内的部分不需要满足防撞防折弯的性能要求,从而造成了社会生产资料的浪费,加大了生产成本,更有些护岸桩太粗太重而造成目前设备无法实施。因而现有的航道防护堤岸,通常都是采用石头垒筑,并用水泥浇灌而成的,但这种航道防护堤岸制作工期长,且寿命、抗撞能力并不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航道防护堤岸。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航道防护堤岸,包括依次植入河岸的多根预制的护岸桩,每根护岸桩包括位于下部深入土壤的根基段、位于上部抗撞抗折弯的防护段,所述防护段的下端部与所述根基段的上端部相固定连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段的下端部与所述根基段的上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道防护堤岸,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植入河岸的多根预制的护岸桩(1),每根护岸桩(1)包括位于下部深入土壤的根基段(12)、位于上部抗撞抗折弯的防护段(11),所述防护段(11)的下端部与所述根基段(12)的上端部相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航道防护堤岸,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植入河岸的多根预制的护岸桩(1),每根护岸桩(1)包括位于下部深入土壤的根基段(12)、位于上部抗撞抗折弯的防护段(11),所述防护段(11)的下端部与所述根基段(12)的上端部相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道防护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段(11)的下端部与所述根基段(12)的上端部采用只能装配而禁止拆分的装配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道防护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段(11)的下端部与所述根基段(12)的上端部分别为预制成一体的钢筋防护端,所述防护段(11)的下端部与所述根基段(12)的上端部之间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道防护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根基段(12)细于所述防护段(11)。
技术研发人员:吴健,朱阿明,方武,侯晓翠,胡德宏,徐萍,朱海,徐蓓蕾,张华,苏建明,范春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麦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