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包覆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墨负极材料
,具体为一种碳包覆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负极指电源中电位较低的一端,在原电池中,是指起氧化作用的电极,电池反应中写在左边,从物理角度来看,是电路中电子流出的一极。而负极材料,则是指电池中构成负极的原料,目前常见的负极材料有碳负极材料、锡基负极材料与石墨负极;传统碳包覆石墨负极材料制备复杂,操作麻烦,制备时无法消除石墨表面的缺陷与杂质,不利于石墨后续的加工与生产,同时单一采用石墨为碳源,无法显著的提高石墨的电化学性能,且传统碳包覆石墨负极材料原料高昂,不利于节约了生产成本;针对这些缺陷,设计一种碳包覆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包覆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包覆石墨负极材料,配方包括:石墨、石墨烯、离子液体、环氧树脂、聚偏氟乙烯、乙醇、酸洗混合液、苯二酚、催化剂和引发剂,各组分的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包覆石墨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配方包括:石墨、石墨烯、离子液体、环氧树脂、聚偏氟乙烯、乙醇、酸洗混合液、苯二酚、催化剂和引发剂,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是:15-25%的石墨、20-30%的石墨烯、15-25%的离子液体、10-20%的环氧树脂、2-4%的聚偏氟乙烯、10-20%的乙醇、1-3%的酸洗混合液、5-10%的苯乙烯、0.5-1%的催化剂和0.5-1%的引发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包覆石墨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配方包括:石墨、石墨烯、离子液体、环氧树脂、聚偏氟乙烯、乙醇、酸洗混合液、苯二酚、催化剂和引发剂,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是:15-25%的石墨、20-30%的石墨烯、15-25%的离子液体、10-20%的环氧树脂、2-4%的聚偏氟乙烯、10-20%的乙醇、1-3%的酸洗混合液、5-10%的苯乙烯、0.5-1%的催化剂和0.5-1%的引发剂。
2.一种碳包覆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选取;步骤二,石墨氧化;步骤三,碳包覆石墨;步骤四,碳化石墨;步骤五,清洗烘干;步骤六,检验存储;其特征在于:
其中上述步骤一中,按照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是:15-25%的石墨、20-30%的石墨烯、15-25%的离子液体、10-20%的环氧树脂、2-4%的聚偏氟乙烯、10-20%的乙醇、1-3%的酸洗混合液、5-10%的苯二酚、0.5-1%的催化剂和0.5-1%的引发剂进行选取,并按照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进行称取;
其中上述步骤二中,石墨氧化包括以下步骤:
1)将反应釜进行清洗后加入石墨与石墨烯,缓慢震动1-2h;
2)将去反应釜中兑入酸洗混合液,边兑入边缓慢搅拌均匀,并升高温度至30-40℃;
3)保持料温,边搅拌边将催化剂缓慢倒入反应釜中;
4)最后加入苯二酚,降低料温保持20-30℃,封闭反应釜反应1-2h,即可得到氧化后的石墨;
其中上述步骤三中,碳包覆石墨包括以下步骤:
1)人工将反应釜清洗后加入乙醇与离子液体,缓慢搅拌20min;
2)在兑入步骤二4)中氧化后的石墨,升高料温至35-45℃,随后加入环氧树脂与聚偏氟乙烯,搅拌釜中通入惰性气体,反应1-2h;
3)将反应釜中混合物倒入搅拌机中,持续搅拌1-4h,即可得到碳包覆石墨原形;
其中上述步骤四中,碳化石墨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仰永军,彭飞,仰韻霖,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凯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