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益生菌饮料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12618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益生菌饮料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气管、竖板、密封盖、弹簧、下板、延伸杆、中空杆、L形管道以及短管,发酵罐右端固定气管,气管右端设有密封盖并延伸入密封盖内部,密封盖设在横板内侧,密封盖右端焊接弹簧,弹簧焊接在竖板左端,密封盖下端焊接下板,下板左端固定延伸杆,延伸杆左端设有中空杆并延伸入中空杆内部,中空杆通过连杆固定在气管下端,中空杆左端固定L形管道,L形管道上端安装短管,短管固定在气管下端,短管安装在发酵罐右侧,气管下端通过短管以及L形管道与中空杆左端相连接,该设计利用机械结构进行放气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益生菌饮料发酵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益生菌饮料发酵装置,属于饮料发酵

技术介绍
益生菌饮料中的益生菌是一种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定植于人体肠道以及生殖系统内产生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对肠道具有有益作用。益生菌饮料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原料加入发酵装置中进行发酵。现有的发酵装置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从而使发酵装置内部的气压增加,为防止发酵装置内部的气压过大,故人员需要定时对发酵装置进行放气,人员频繁的放气操作增加劳动强度,现有技术中使用气压传感器以及控制系统进行智能控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益生菌饮料发酵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安全可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益生菌饮料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所述发酵罐右端固定放气机构,所述放气机构包括气管、横板、竖板、密封盖、密封垫、弹簧、下板、延伸杆、中空杆、L形管道以及短管,所述发酵罐右端固定横板,所述横板右端焊接竖板,发酵罐右端固定气管,所述气管右端设有密封盖并延伸入密封盖内部,所述密封盖设在横板内侧,所述密封盖右端焊接弹簧,所述弹簧焊接在竖板左端,所述密封盖通过弹簧与竖板相连接,所述密封盖内部右壁上粘接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安装在气管右端,所述密封盖下端焊接下板,所述下板左端固定延伸杆,所述延伸杆左端设有中空杆并延伸入中空杆内部,所述中空杆通过连杆固定在气管下端,所述中空杆左端固定L形管道,所述L形管道上端安装短管,所述短管固定在气管下端,所述短管安装在发酵罐右侧,所述气管下端通过短管以及L形管道与中空杆左端相连接,所述下板以及中空杆均安装在横板内侧。进一步地,所述横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横板对称固定在发酵罐右端,所述发酵罐右端通过两个横板与竖板左端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上端焊接上板,所述气管上端焊接立板,所述立板安装在密封盖左侧,所述立板左端设有导杆,所述导杆设在发酵罐右侧,所述导杆右端穿过立板并与上板左端相固定,所述导杆、立板以及上板均安装在横板内侧。进一步地,所述延伸杆环形外端通过粘胶粘接橡胶筒,所述橡胶筒安装在中空杆环形内壁上。进一步地,所述发酵罐右端开设出气孔,且出气孔处在气管左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益生菌饮料发酵装置,本技术通过增加气管、横板、竖板、密封盖、密封垫、弹簧、下板、延伸杆、中空杆、L形管道以及短管,该设计初始状态时,密封盖以及密封垫对气管进行密封,当发酵罐内部进行发酵工作时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随着气体量不断的增加,气体沿着气管、短管以及L形管道进入中空杆内部,从而推动延伸杆、下板、密封盖以及密封垫向右运动,进而继续对弹簧进行压缩,当密封垫与气管分离后,气体沿着气管排出,有效防止发酵罐内部气压过大而造成安全事故,随着发酵罐内部的气压逐渐减小,密封盖、密封垫、下板以及延伸杆在弹力作用下返回原位,实现对气管进行密封,人员不需要频繁的进行放气操作,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安全可靠。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益生菌饮料发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益生菌饮料发酵装置的放气机构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益生菌饮料发酵装置的放气机构的立体图;图中:1-发酵罐、2-放气机构、3-气管、4-横板、5-竖板、6-密封盖、7-密封垫、8-弹簧、9-下板、10-延伸杆、11-中空杆、12-L形管道、13-短管、31-导杆、32-立板、33-上板、34-橡胶筒、35-通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益生菌饮料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1,发酵罐1右端固定放气机构2,发酵罐1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均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做进一步赘述。放气机构2包括气管3、横板4、竖板5、密封盖6、密封垫7、弹簧8、下板9、延伸杆10、中空杆11、L形管道12以及短管13,发酵罐1右端通过螺栓固定横板4,横板4右端焊接竖板5,发酵罐1右端固定气管3,气管3右端设有密封盖6并延伸入密封盖6内部,密封盖6设在横板4内侧,密封盖6右端焊接弹簧8,弹簧8焊接在竖板5左端,密封盖6通过弹簧8与竖板5相连接,密封盖6内部右壁上通过粘胶粘接密封垫7,密封垫7安装在气管3右端,密封盖6下端焊接下板9,下板9左端通过螺栓固定延伸杆10,延伸杆10左端设有中空杆11并延伸入中空杆11内部,中空杆11通过连杆固定在气管3下端,中空杆11左端固定L形管道12,L形管道12上端通过快速接头安装短管13,短管13固定在气管3下端,短管13安装在发酵罐1右侧,气管3下端通过短管13以及L形管道12与中空杆11左端相连接,下板9以及中空杆11均安装在横板4内侧,初始状态时,弹簧8处于压缩状态并具有弹力,密封盖6在弹力作用下对密封垫7进行挤压,从而使密封垫7与气管3右端紧贴,实现对气管3进行密封,当发酵罐1内部进行发酵工作时,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随着气体量不断的增加,气体穿过发酵罐1进入气管3内部,然后再沿着短管13以及L形管道12进入中空杆11内部,中空杆11气体逐渐增加,从而推动延伸杆10沿着中空杆11向右运动,从而同时带动下板9、密封盖6以及密封垫7向右运动,密封盖6向右运动继续对弹簧8进行压缩,在这个压缩过程中,密封垫7与气管3分离,发酵罐1内部的气体沿着气管3排出,有效防止发酵罐1内部气压过大而造成安全事故,提高安全性,随着发酵罐1内部气体的排出,发酵罐1内部的气压逐渐减小,密封盖6在弹簧8的弹力作用下向左运动,从而同时带动密封垫7、下板9以及延伸杆10向左运动,进而使密封盖6、密封垫7、下板9以及延伸杆10返回原位,实现对气管3进行密封,人员不需要频繁的进行放气操作,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横板4设有两个,两个横板4对称固定在发酵罐1右端,发酵罐1右端通过两个横板4与竖板5左端相连接,实现对竖板5进行稳定支撑。密封盖6上端焊接上板33,气管3上端焊接立板32,立板32安装在密封盖6左侧,立板32左端设有导杆31,导杆31设在发酵罐1右侧,导杆31右端穿过立板32并与上板33左端相固定,导杆31、立板32以及上板33均安装在横板4内侧,密封盖6左右运动时带动导杆31沿着立板32左右运动,实现对密封盖6的左右运动进行导向。延伸杆10环形外端通过粘胶粘接橡胶筒34,橡胶筒34安装在中空杆11环形内壁上,实现对延伸杆10与中空杆11接触位置进行密封。发酵罐1右端开设出气孔,且出气孔处在气管3左端,发酵罐1内部的气体通过通气孔35进入气管3内部。以上显示和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益生菌饮料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1)右端固定放气机构(2);/n所述放气机构(2)包括气管(3)、横板(4)、竖板(5)、密封盖(6)、密封垫(7)、弹簧(8)、下板(9)、延伸杆(10)、中空杆(11)、L形管道(12)以及短管(13),所述发酵罐(1)右端固定横板(4),所述横板(4)右端焊接竖板(5),发酵罐(1)右端固定气管(3),所述气管(3)右端设有密封盖(6)并延伸入密封盖(6)内部,所述密封盖(6)设在横板(4)内侧,所述密封盖(6)右端焊接弹簧(8),所述弹簧(8)焊接在竖板(5)左端,所述密封盖(6)通过弹簧(8)与竖板(5)相连接,所述密封盖(6)内部右壁上粘接密封垫(7),所述密封垫(7)安装在气管(3)右端,所述密封盖(6)下端焊接下板(9),所述下板(9)左端固定延伸杆(10),所述延伸杆(10)左端设有中空杆(11)并延伸入中空杆(11)内部,所述中空杆(11)通过连杆固定在气管(3)下端,所述中空杆(11)左端固定L形管道(12),所述L形管道(12)上端安装短管(13),所述短管(13)固定在气管(3)下端,所述短管(13)安装在发酵罐(1)右侧,所述气管(3)下端通过短管(13)以及L形管道(12)与中空杆(11)左端相连接,所述下板(9)以及中空杆(11)均安装在横板(4)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益生菌饮料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1)右端固定放气机构(2);
所述放气机构(2)包括气管(3)、横板(4)、竖板(5)、密封盖(6)、密封垫(7)、弹簧(8)、下板(9)、延伸杆(10)、中空杆(11)、L形管道(12)以及短管(13),所述发酵罐(1)右端固定横板(4),所述横板(4)右端焊接竖板(5),发酵罐(1)右端固定气管(3),所述气管(3)右端设有密封盖(6)并延伸入密封盖(6)内部,所述密封盖(6)设在横板(4)内侧,所述密封盖(6)右端焊接弹簧(8),所述弹簧(8)焊接在竖板(5)左端,所述密封盖(6)通过弹簧(8)与竖板(5)相连接,所述密封盖(6)内部右壁上粘接密封垫(7),所述密封垫(7)安装在气管(3)右端,所述密封盖(6)下端焊接下板(9),所述下板(9)左端固定延伸杆(10),所述延伸杆(10)左端设有中空杆(11)并延伸入中空杆(11)内部,所述中空杆(11)通过连杆固定在气管(3)下端,所述中空杆(11)左端固定L形管道(12),所述L形管道(12)上端安装短管(13),所述短管(13)固定在气管(3)下端,所述短管(13)安装在发酵罐(1)右侧,所述气管(3)下端通过短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倩
申请(专利权)人:海恩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