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井底坑道缓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166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井底坑道缓冲器,包括底座,该底座上设有液压柱,所述液压柱内设有缓冲柱,该缓冲柱的两端与液压柱的上下两个内壁面相固定,所述缓冲柱内设有活塞杆,所述缓冲柱的与圆周面上设有通压孔,所述液压柱的内顶壁面上固定有次级缓冲柱,该次级缓冲柱内设有次级活塞杆,所述次级活塞杆穿出液压柱的一端上固定有反向承压板,所述液压柱的外侧壁面上固定有限压管,该限压管的一端与液压柱相通,所述限压管的另一端上套设有限压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这种电梯井底坑道缓冲器,主要通过液力转化的方式对电梯轿厢下坠时的瞬时冲击力进行缓冲,具有结构高度低,缓冲效率高的优点。

A buffer for elevator shaft bott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井底坑道缓冲器
本技术属于电梯安全部件
,具体来说是一种电梯井底坑道缓冲器。
技术介绍
缓冲器安装在井道底坑内,要求其安装牢固可靠,承载冲击能力强,缓冲器应与地面垂直并正对轿厢(或对重)下侧的缓冲板。缓冲器是一种吸收、消耗运动轿厢或对重的能量,使其减速停止,并对其提供最后一道安全保护的电梯安全装置。当轿厢或对重失控竖直下落,具有相当大的动能,为尽可能减少和避免损失,就必须吸收和消耗轿厢(或对重)的能量,使其安全、减速平稳地停止在底坑。所以缓冲器的原理就是使轿厢(对重)的动能、势能转化为一种无害或安全的能量形式。采用缓冲器将使运动着的轿厢或对重在一定的缓冲行程或时间内逐渐减速停止。中国专利文件201720141819公开了一种电梯缓冲器,在该方案中,采用在活塞上设有弹簧缓冲部以及底座内带有弹簧缓冲区,从而使得缓冲器由两个弹簧缓冲和一个液压缓冲组成,实现多层缓冲,其优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缓冲器的抗压强度,避免电梯瞬间撞击力过大的时候缓冲器时效,提高了安全系数。但是其缺点是结构较为复杂,参照其附图中,最顶层为消音盖板,然后依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井底坑道缓冲器,包括底座,该底座上设有液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柱内设有缓冲柱,该缓冲柱的两端与液压柱的上下两个内壁面相固定,所述缓冲柱内设有活塞杆,该活塞杆的一端可上下移动的穿出液压柱顶端面,所述活塞杆穿出液压柱的一端上固定有承压板,所述缓冲柱的与圆周面上设有通压孔;/n所述液压柱的内顶壁面上固定有次级缓冲柱,该次级缓冲柱的两端均为开口端,所述次级缓冲柱内设有次级活塞杆,该次级活塞杆的一端可上下滑动的穿出液压柱顶壁面,所述次级活塞杆穿出液压柱的一端上固定有反向承压板,所述次级缓冲柱的圆周面上设有辅助通压槽,该辅助通压槽呈跑道形设置,所述次级活塞杆位于次级缓冲柱内的圆周面上设有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井底坑道缓冲器,包括底座,该底座上设有液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柱内设有缓冲柱,该缓冲柱的两端与液压柱的上下两个内壁面相固定,所述缓冲柱内设有活塞杆,该活塞杆的一端可上下移动的穿出液压柱顶端面,所述活塞杆穿出液压柱的一端上固定有承压板,所述缓冲柱的与圆周面上设有通压孔;
所述液压柱的内顶壁面上固定有次级缓冲柱,该次级缓冲柱的两端均为开口端,所述次级缓冲柱内设有次级活塞杆,该次级活塞杆的一端可上下滑动的穿出液压柱顶壁面,所述次级活塞杆穿出液压柱的一端上固定有反向承压板,所述次级缓冲柱的圆周面上设有辅助通压槽,该辅助通压槽呈跑道形设置,所述次级活塞杆位于次级缓冲柱内的圆周面上设有限位凸起,该限位凸起可上下移动的位于辅助通压槽内,所述限位凸起上固定有导向瓦片,该导向瓦片与次级缓冲柱的外壁面相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轩李坚饶良涛
申请(专利权)人:康达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