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育文专利>正文

环保磁力手电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937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环保磁力手电筒,包括防水密封外壳及外壳内的可滑动永磁体,多层线圈、整流元件、磁性开关、贮能电容器和发光体,其特征在于可滑动永磁体设置在多层线圈内,并可在线圈内作往复运动。(*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环保照明装置,特别是一种环保磁力手电筒
技术介绍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手电筒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照明装置。尤其是从事汽车驾驶、野外活动、户外运动时,特别是遇有不测事件或自然灾害情况下,手电筒更成了便捷应急的照明工具。但是目前人们常用的手电筒通常是由普通电池或可充电的蓄电池供电,但由于这些手电筒不能防水,而且发光器件白炽灯泡经常发生烧坏的情况,在应急使用时,常常会发生临时性电池没电或灯泡损坏,给照明带来不便,而且废旧电池等又给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磁力手电筒,整个装置密封在坚固的外壳中,既防水又不怕摔。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环保磁力手电筒,包括防水密封外壳及外壳内的可滑动永磁体,多层线圈、整流元件、磁性开关、贮能电容器和发光体,其特征在于可滑动永磁体设置在多层线圈内,并可在线圈内作往复运动。为防止永磁体往复运动时碰撞线圈两端而发出声响,作为可滑动永磁体运动导管的多层线圈两端各装有小磁片。所述多层线圈与整流元件连接,整流元件的输出端与贮能电容器连接,贮能电容器通过磁性开关与发光体连接。发光体采用超高亮度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防水,由于不需要使用电池,则不污染环境。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电路原理图;1防水密封外壳、2可滑动永磁体、3多层线圈、4整流元件、5磁性开关、6贮能电容器、7发光体、8磁片、9导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防水密封外壳1及外壳内的可滑动永磁体2、多层线圈3、整流元件4、磁性开关5、贮能电容器6和发光体7,其特征在于可滑动永磁体2设置在多层线圈3内,并可在线圈内作往复运动。为防止永磁体2往复运动时碰撞多层线圈3两端而发出声响,作为可滑动永磁体2运动导管9的多层线圈3两端各装有小磁片8。所述多层线圈3与整流元件4连接,整流元件4的输出端与贮能电容器6连接,贮能电容器6通过磁性开关5与发光体7连接。发光体7采用超高亮度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以下结合附图简述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产生电能的装置是由可滑动永磁体2在多层线圈3内作往复运动,由于永磁体的磁力线在运动中切割多层线圈3中的导线,使导线中产生感应电流,方向是变化的电流经过整流元件变成单向电流,并向贮能电容器充电。在需要使用时,打开磁性开关5,则贮能电容器6向超高亮度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供电,发出照明亮光。使用前先用手将本手电筒以轴方向甩动10几秒,永磁体2在多层线圈3中作往复运动,则贮能电容器6所存贮的电能就可以点亮发光二极管10几分钟左右的时间。权利要求1.一种环保磁力手电筒,包括防水密封外壳及外壳内的可滑动永磁体,多层线圈、整流元件、磁性开关、贮能电容器和发光体,其特征在于可滑动永磁体设置在多层线圈内,并可在线圈内作往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磁力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线圈与整流元件连接,整流元件的输出端与贮能电容器连接,贮能电容器通过磁性开关与发光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磁力手电筒,其特征在于作为可滑动永磁体运动导管的多层线圈内骨架两端各装有小磁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磁力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采用超高亮度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环保磁力手电筒,包括防水密封外壳及外壳内的可滑动永磁体,多层线圈、整流元件、磁性开关、贮能电容器和发光体,可滑动永磁体设置在多层线圈内,并可在线圈内作往复运动,由此而产生的感应电流经整流元件向电容器充电,再经磁性开关使发光体发光,达到照明目的。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防水,由于不需要使用电池,则不污染环境。文档编号F21L13/00GK2639676SQ0326814公开日2004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8日专利技术者林育文 申请人:林育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育文
申请(专利权)人:林育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