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列车轴箱振动能量的转换装置,属于轨道交通领域,它解决了轴箱产生连续振动导致轴箱的传动效率降低、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它包括底板、顶盖板、驱动杆组件、传动组件、多个复位组件、主轴、两个轴承座、小型直流发电机、发电机固定架和储能电池,所述顶盖板是横截面为“门”字形的盖体,顶盖板的两端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外沿,外沿通过所述复位组件与底板的两端连接,主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轴承座安装在底板的上表面上,驱动杆组件与主轴连接,发电机固定架安装在底板上,小型直流发电机安装在发电机固定架上,主轴的一端通过传动组件与小型直流发电机的转子连接,小型直流发电机的电流输出端与安装在底板上的储能电池的电流输入端连接。
A conversion device of vibration energy of railway train axle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列车轴箱振动能量的转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量的转换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轨道列车轴箱振动能量的转换装置,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
技术介绍
轨道交通是运营车辆需要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一类交通工具或运输系统。最典型的轨道交通就是由传统火车和标准铁路所组成的铁路系统。随着火车和铁路技术的多元化发展,轨道交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类型,不仅遍布于长距离的陆地运输,也广泛运用于中短距离的城市公共交通中。而轨道是用条形的钢材铺设而成,供火车、电车等行驶,列车的轮对与轨道接触产生摩擦,因此,列车在行驶过程中,轴箱会产生连续振动,连续振动会导致传动效率降低,并且会缩短轴箱的使用寿命,振动的能量也会浪费。综上所述,现有的火车轴箱由于连续振动,致使其存在传动效率降低、使用寿命短和振动能量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火车轴箱由于连续振动,致使其存在传动效率降低、使用寿命短和振动能量浪费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轨道列车轴箱振动能量的转换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该装置包括底板、顶盖板、驱动杆组件、传动组件、多个复位组件、主轴、两个轴承座、小型直流发电机、发电机固定架和储能电池,所述顶盖板是横截面为“门”字形的盖体,顶盖板的两端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外沿,外沿通过所述复位组件与底板的两端连接,主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轴承座安装在底板的上表面上,驱动杆组件与主轴连接,发电机固定架安装在底板上,小型直流发电机安装在发电机固定架上,主轴的一端通过传动组件与小型直流发电机的转子连接,小型直流发电机的电流输出端与安装在底板上的储能电池的电流输入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复位组件包括螺柱、螺母和复位弹簧,螺柱的下端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复位弹簧套装在螺柱上,螺柱的上端穿过外沿后用螺母固定。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杆组件包括驱动杆体、固定轴套和短摆杆,驱动杆体的上端与顶盖板固定连接,驱动杆体的下端通过短摆杆与轴套固定接连,固定轴套套装在主轴上。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组件为离合器。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互啮合。进一步地,所述顶盖板的内侧设有多个支撑肋板,所述每个支撑肋板的上端与顶盖板固定连接,每个支撑肋板的下端与顶盖板的内侧壁的下端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复位组件的数量为4至6个。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肋板的数量为4至6个。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通过本技术的装置可以吸收轴箱产生的振动,缓冲振动对轴箱的反作用率,提高轴箱的传动效率,可以延长轴箱的使用寿命2-4年;当轴箱产生连续振动时,顶盖板和底板之间依靠复位弹簧的收缩可以产生上下振动,使驱动组件带动主轴转动,主轴通过传动组件与小型直流发电机连接,进而产生电能,发电机将电能传输给储能电池,用于电能的储备,避免振动能量的浪费,将振动能量利用起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驱动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底板1、顶盖板2、驱动杆组件3、传动组件4、多个复位组件5、主轴6、两个轴承座7、小型直流发电机8、发电机固定架9和储能电池10,所述顶盖板2是横截面为“门”字形的盖体,顶盖板2的两端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外沿2-1,外沿2-1通过所述复位组件5与底板1的两端连接,主轴6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轴承座7安装在底板1的上表面上,驱动杆组件3与主轴6连接,发电机固定架9安装在底板1上,小型直流发电机8安装在发电机固定架9上,主轴6的一端通过传动组件4与小型直流发电机8的转子连接,小型直流发电机8的电流输出端与安装在底板1上的储能电池10的电流输入端连接。小型直流发电机为亚隆品牌,b型号;储能电池10为大佳满益品牌的984178型号。轴承通过轴承座7固定在底板的上表面上,两个轴承座7起到对主轴的支撑作用,防止长时间工作,主轴6弯曲变形。使用时,轴箱位于本装置的上部,与本装置固定连接,列车运行中,轴箱会产生连续振动,振动时,顶盖板2和底板1之间依靠复位弹簧5-3的收缩可以产生上下振动,使驱动组件3带动主轴6转动,主轴6通过传动组件4与小型直流发电机8的转子连接,进而产生电能,发电机9将电能传输给储能电池10,用于电能的储备;通过本技术的装置可以吸收轴箱产生的振动,缓冲振动对轴箱的反作用率,提高轴箱的传动效率,可以延长轴箱的使用寿命2-4年,同时避免了振动能的浪费,将振动能量利用起来,为电系统提供能量。本技术的直流电机电能量转换的媒介是磁场,它是通过磁场进行电磁感应来转换能量的。具体转换原理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所述复位组件5包括螺柱5-1、螺母5-2和复位弹簧5-3,螺柱5-1的下端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复位弹簧5-3套装在螺柱5-1上,螺柱5-1的上端穿过外沿2-1后用螺母5-2固定。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所述驱动杆组件3包括驱动杆体3-1、固定轴套3-2和短摆杆3-3,驱动杆体3-1的上端与顶盖板2固定连接,驱动杆体3-1的下端通过短摆杆3-3与轴套固定接连,固定轴套3-2固定套装在主轴6上。短摆杆3-3与驱动杆体3-1通过连接耳板连接,短摆杆3-3的一端与固定轴套3-2固定接连。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所述传动组件为离合器。当列车停止运行时,可通过离合器将主轴和发电机转子分离。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互啮合。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或四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所述顶盖板的内侧设有多个支撑肋板,所述每个支撑肋板的上端与顶盖板固定连接,每个支撑肋板的下端与顶盖板的内侧壁的下端固定连接。如此设置,可以加强顶盖板的强度。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或五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所述复位组件的数量为4至6个。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或六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所述支撑肋板的数量为4至6个。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或七相同。工作原理:轨道交通在行驶中轴箱会产生连续振动,将轴箱固定安装在本装置的上部,当轴箱产生连续振动时,在轴箱的带动下,顶盖板2和底板1之间依靠复位弹簧5-3的收缩可以产生上下振动,使驱动组件3上下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列车轴箱振动能量的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该装置包括底板(1)、顶盖板(2)、驱动杆组件(3)、传动组件(4)、多个复位组件(5)、主轴(6)、两个轴承座(7)、小型直流发电机(8)、发电机固定架(9)和储能电池(10),/n所述顶盖板(2)是横截面为“门”字形的盖体,顶盖板(2)的两端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外沿(2-1),外沿(2-1)通过所述复位组件(5)与底板(1)的两端连接,主轴(6)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轴承座(7)安装在底板(1)的上表面上,驱动杆组件(3)与主轴(6)连接,发电机固定架(9)安装在底板(1)上,小型直流发电机(8)安装在发电机固定架(9)上,主轴(6)的一端通过传动组件(4)与小型直流发电机(8)的转子连接,小型直流发电机(8)的电流输出端与安装在底板(1)上的储能电池(10)的电流输入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列车轴箱振动能量的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该装置包括底板(1)、顶盖板(2)、驱动杆组件(3)、传动组件(4)、多个复位组件(5)、主轴(6)、两个轴承座(7)、小型直流发电机(8)、发电机固定架(9)和储能电池(10),
所述顶盖板(2)是横截面为“门”字形的盖体,顶盖板(2)的两端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外沿(2-1),外沿(2-1)通过所述复位组件(5)与底板(1)的两端连接,主轴(6)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轴承座(7)安装在底板(1)的上表面上,驱动杆组件(3)与主轴(6)连接,发电机固定架(9)安装在底板(1)上,小型直流发电机(8)安装在发电机固定架(9)上,主轴(6)的一端通过传动组件(4)与小型直流发电机(8)的转子连接,小型直流发电机(8)的电流输出端与安装在底板(1)上的储能电池(10)的电流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列车轴箱振动能量的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5)包括螺柱(5-1)、螺母(5-2)和复位弹簧(5-3),螺柱(5-1)的下端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复位弹簧(5-3)套装在螺柱(5-1)上,螺柱(5-1)的上端穿过外沿(2-1)后用螺母(5-2)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泽涛,冯汉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航天华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