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平衡及反应力训练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54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平衡及反应力训练板,涉及人体平衡训练技术领域。所述训练板,包括训练板主体、上肢体训练区、下肢体训练区以及控制单元,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亮灯区域和亮灯持续时间,在亮灯区域和亮灯持续时间确认后,随机选择亮灯区域内训练灯的编号作为一个随机数,控制单元根据该随机数控制对应的训练灯亮,患者对被点亮的训练灯做出反应并触碰,保持姿势和平衡,直到亮灯持续时间结束另一训练灯被点亮,再改变并保持姿势和平衡,达到了反应力和平衡功能训练的目的;该训练板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亮灯区域、亮灯持续时间和训练时间的选择以构成多种不同的训练方案,提高了训练效果。

An adjustable balance and reaction training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平衡及反应力训练板
本专利技术属于人体平衡训练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平衡功能障碍和/或反应力衰退的患者进行平衡和反应力的训练板。
技术介绍
平衡功能和反应力在日常生活活动的正常进行中均起着重要作用,平衡功能障碍和反应力下降均可增加跌倒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平衡功能和反应力均会逐渐下降。此外,不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患者,如脑震荡、脑卒中、神经退行性疾病等,也可能出现平衡功能障碍和/或反应力下降,影响了日常生活活动,如步行、位置转移等,增加了跌倒风险,导致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下降,且增加了家庭及社会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目前,能同时用于平衡功能和反应力训练且可根据患者需要调整难度和训练范围的仪器设备尚十分缺乏,很多患者因为缺乏有效而方便的训练工具和方法而耽误了最佳的训练时机。因此,可调节从而适用于不同功能障碍人群的平衡及反应力训练方法及设备被广大患者所迫切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的平衡及反应力训练板,通过控制单元随机控制不同位置的训练灯亮起和亮灯的持续时间,使被训练者做出反应并在持续时间内将肢体保持在该位置,达到平衡和反应力训练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可调节的平衡及反应力训练板,包括:直立的训练板主体;分设于所述训练板主体正面上部和下部的上肢体训练区和下肢体训练区;设于所述上肢体训练区和下肢体训练区上的多个训练灯;以及控制单元、电源单元和控制开关;所述电源单元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控制开关、训练灯连接;所述训练灯为LED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训练板,通过控制开关控制整个训练板电源的开启和关闭,以及选择哪个区域的训练灯被点亮和被点亮训练灯的亮灯持续时间,在亮灯区域和亮灯持续时间确认后,随机选择亮灯区域内训练灯的编号(所有训练灯统一编号)作为一个随机数,控制单元根据该随机数控制对应的训练灯亮,且亮灯时间为所设置的亮灯持续时间,再随机点亮另一训练灯,被训练者对被点亮的训练灯做出反应,将对应的肢体触碰该训练灯并保持姿势和平衡,直到下一个训练灯被点亮,再改变姿势,保持姿势和平衡,直到训练结束,达到了反应力和平衡功能训练的目的;该装置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亮灯区域,改变亮灯持续时间和训练时间,实现训练方案可调,提高了训练板的实用性和训练效果。进一步地,所述训练板主体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训练板既便于肢体触碰到两侧的训练灯,又避免了整个训练板易倾倒的问题,保证了训练板的稳固性。进一步地,所述上肢体训练区和下肢体训练区均由多行多列的方格组成,每个方格中均设有一所述的训练灯。进一步地,所述上肢体训练区是由7行13列的方格组成,所述下肢体训练区是由5行13列的方格组成。进一步地,所示上肢体训练区与下肢体训练区之间设有间隔区,所述间隔区的高度为20cm。通过间隔区将上肢体训练区和下肢体训练区间隔开来以符合患者的身体构造和肢体活动范围,更便于患者的训练。进一步地,在所述上肢体训练区的两侧设有手持部,用于辅助患者在训练过程中维持平衡,即可用于训练中失去平衡的患者暂时抓持以维持平衡,同时又可用于基础平衡能力差的患者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抓持一侧手持部以维持平衡。进一步地,在所述训练板主体正面的顶部设有电子时钟,便于训练计时。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开关设于所述训练板主体的侧面,且包括电源开关、亮灯持续时间选择开关和亮灯区域选择开关。电源开关,用于控制整个训练板电源的开启和关闭;亮灯持续时间选择开关,用于选择不同的亮灯持续时间;亮灯区域选择开关,用于选择不同的区域作为亮灯训练区域,避免了无效训练灯被点亮。进一步地,所述亮灯区域选择开关包括上训练区选择开关和下训练区选择开关。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调节的平衡及反应力训练板,包括训练板主体、上肢体训练区、下肢体训练区以及控制单元,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亮灯区域和亮灯持续时间,在亮灯区域和亮灯持续时间确认后,随机选择亮灯区域内训练灯的编号作为一个随机数,控制单元根据该随机数控制对应的训练灯亮,患者对被点亮的训练灯做出反应并触碰,保持姿势和平衡,直到亮灯持续时间结束另一训练灯被点亮,再改变并保持姿势和平衡,达到了反应力和平衡功能训练的目的;该训练板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亮灯区域、亮灯持续时间和训练时间的选择以构成多种不同的训练方案,提高了训练板的实用性和训练效果。该训练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实际应用价值大,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实施例中一种平衡和反应力的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被训练者在训练过程中的示意图;其中,1-训练板主体,2-下肢体训练区,3-上肢体训练区,4-控制开关,5-手持部,6-电子时钟,7-训练灯,8-被训练者。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一种可调节的平衡及反应力训练板,包括:训练板主体1、电源单元、控制单元以及控制开关4;训练板主体1为弧形结构且直立,弧形结构的训练板主体1不仅保证了被训练者8能够触碰到两侧的训练灯7,同时保证了整个训练板主体1不易倾倒。在训练板主体1正面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上肢体训练区3和下肢体训练区2;上肢体训练区3和下肢体训练区2均由多行多列的方格组成,且每个方格内设有一训练灯7。本实施例中,上肢体训练区3与下肢体训练区2之间设有间隔区,间隔区的高度为20cm,上肢体训练区3由7行13列的方格组成,下肢体训练区2由5行13列的方格组成,上肢体训练区3和下肢体训练区2的行数和列数是根据人体肢体能够触碰到的范围来设置的,训练板主体1的高度为190cm,其高度是根据中国人的平均身高加上上下肢体的活动范围而确定的;每个方格的尺寸为13.5×13.5cm,位于方格中心的训练灯7外设有保护灯罩,本实施例中,训练灯7为LED灯。在训练板主体1的两侧均设有手持部5,手持部5具体设在上肢体训练区3的两侧,手持部5为不锈钢竖状的长扶手,用于辅助患者在训练过程中维持平衡,既可用于训练中失去平衡的患者暂时抓持以维持平衡,同时又可用于基础平衡能力差的患者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抓持一侧手持部5以维持平衡。本专利技术训练装置的电源单元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为该装置提供所需的电源;控制单元与控制开关4、训练灯7电连接。控制开关4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的平衡及反应力训练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直立的训练板主体(1);/n分设于所述训练板主体(1)正面上部和下部的上肢体训练区(3)和下肢体训练区(2);/n设于所述上肢体训练区(3)和下肢体训练区(2)上的多个训练灯(7);/n以及控制单元、电源单元和控制开关(4);所述电源单元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控制开关(4)、训练灯(7)连接;/n所述训练灯(7)为LED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平衡及反应力训练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直立的训练板主体(1);
分设于所述训练板主体(1)正面上部和下部的上肢体训练区(3)和下肢体训练区(2);
设于所述上肢体训练区(3)和下肢体训练区(2)上的多个训练灯(7);
以及控制单元、电源单元和控制开关(4);所述电源单元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控制开关(4)、训练灯(7)连接;
所述训练灯(7)为LED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平衡及反应力训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板主体(1)为弧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平衡及反应力训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体训练区(3)和下肢体训练区(2)均由多行多列的方格组成,每个方格中均设有一所述的训练灯(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平衡及反应力训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体训练区(3)是由7行13列的方格组成,所述下肢体训练区(2)是由5行13列的方格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苗高曙光张海南王春喻胡治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