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政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局部麻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0524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局部麻醉装置,包括底座、移动块、螺纹杆、旋钮和注射器,所述底座顶部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限位柱、固定箱体、移动板、第一氛围弹簧、斜板、套筒、滑板、挡板、固定板、支撑板、固定柱、第二复位弹簧、导柱、拉环和连接柱。该新型局部麻醉装置,通过移动块顶部的凹槽和固定装置配合使用,从而将注射器固定,通过设置的底座顶部的螺母座内圈与螺纹杆外圈活动连接,进而将注射器右侧内部的麻醉药通过针头打入到患者体内,通过设置的注射器表面的有刻度尺和注射器为透明塑料制成,从而可以精准控制药量,进而达到了稳定性好的目的,从而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A new local anesthesia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局部麻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新型局部麻醉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医院临床中,手术前需要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局部麻醉,从而减轻患者手术时的痛苦,目前的麻醉剂都是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注射到患者手术部位,通常是医护人员手持装有麻醉剂的注射器,将针头扎入患者手术部位,然后推动活塞杆将麻醉剂注入患者手术部位,但是由于麻醉剂扩散速度慢且需要多次注射,医护人员手持注射器注射时,推动活塞杆时,手部稳定性较差,会出现晃动,注射器前端的针头也会晃动甚至滑动,增加患者痛苦且影响局部麻醉的精确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稳定性好的新型局部麻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局部麻醉装置,具备稳定性好等优点,解决了推动活塞杆时,手部稳定性较差,会出现晃动,注射器前端的针头也会晃动甚至滑动,增加患者痛苦且影响局部麻醉的精确度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稳定性好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局部麻醉装置,包括底座、移动块、螺纹杆、旋钮和注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局部麻醉装置,包括底座(1)、移动块(2)、螺纹杆(3)、旋钮(4)和注射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与移动块(2)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移动块(2)左侧与螺纹杆(3)右侧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3)左侧与旋钮(4)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2)顶部与注射器(5)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底座(1)顶部与注射器(5)底部活动连接;/n所述底座(1)顶部连接有固定装置(6),所述固定装置(6)包括限位柱(7)、固定箱体(8)、移动板(9)、第一复位弹簧(10)、斜板(11)、套筒(12)、滑板(13)、挡板(14)、固定板(15)、支撑板(16)、固定柱(17)、第二复位弹簧(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局部麻醉装置,包括底座(1)、移动块(2)、螺纹杆(3)、旋钮(4)和注射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与移动块(2)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移动块(2)左侧与螺纹杆(3)右侧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3)左侧与旋钮(4)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2)顶部与注射器(5)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底座(1)顶部与注射器(5)底部活动连接;
所述底座(1)顶部连接有固定装置(6),所述固定装置(6)包括限位柱(7)、固定箱体(8)、移动板(9)、第一复位弹簧(10)、斜板(11)、套筒(12)、滑板(13)、挡板(14)、固定板(15)、支撑板(16)、固定柱(17)、第二复位弹簧(18)、导柱(19)、拉环(20)和连接柱(21),所述注射器(5)底部与连接柱(2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21)左侧与限位柱(7)右侧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柱(7)左侧贯穿固定箱体(8)右侧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限位柱(7)左侧贯穿固定箱体(8)右侧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限位柱(7)左侧与移动板(9)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9)底部与固定箱体(8)内壁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板(9)右侧与第一复位弹簧(10)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0)右侧与固定箱体(8)内壁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9)顶部与斜板(11)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斜板(11)顶部与滑板(13)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滑板(13)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套筒(12)的左侧和右侧活动连接,所述套筒(12)顶部与固定板(15)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板(13)顶部与挡板(1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挡板(14)顶部贯穿固定板(15)并延伸至其上部,所述固定板(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政
申请(专利权)人:刘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