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灭菌的导风结构及手持式病床灭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0507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用于灭菌的导风结构,包括第一进气口、出气口、高温腔,空气从第一进气口经过高温腔后从出气口排出;出气口为包括一引流面的管道,引流面为弧形凸起面,引流面位于出气口的下端并与高温腔连通,引流面的圆心位于高温腔内;高温流体从高温腔中排出时,沿所述引流面的表面运动,以使得高温流体沿一方向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及手持式病床灭菌装置。该装置通过风机产生吸力将病床上的被褥深层的病菌吸出并通过过滤和高温进行杀菌,在出气口处设有引流面,使得高温腔中的高温气流沿科恩达表面流动并且金属材质的引流面起到引流的作用,避免了操作者在使用过程中被高温气体烫伤。

Air guiding structure and hand-held hospital bed sterilization device for steril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灭菌的导风结构及手持式病床灭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温灭菌领域,尤其涉及用于灭菌的导风结构及手持式病床灭菌装置。
技术介绍
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消毒工作不严而导致医院感染的事件时有发生,病人的被褥更换周期较长也容易增加感染几率。医院病房的消毒一般采用紫外线照射或者臭氧或喷洒消毒剂进行消毒。但是喷洒方法无法对被褥消毒,紫外线照射对被褥表面消毒无法深入内部。针对急诊、ICU以及高级病房对消毒的特殊需求,需要满足定点高效消毒的临床需求。由于病房空间有限无法使用大型消毒设备进行消毒,手持式消毒设备方便快捷,但是通过高温消毒的手持式设备经常烫伤操作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灭菌的导风结构。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高温出气口设置引流面,可以有效的对高温气体进行引流,以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灭菌的导风结构,包括第一进气口、出气口、高温腔,空气从所述第一进气口经过所述高温腔后从所述出气口排出;所述出气口为包括一引流面的管道,所述引流面为弧形凸起面,所述引流面位于所述出气口的下端并与高温腔连通,所述引流面的圆心位于所述高温腔内;高温流体从所述高温腔中排出时,沿所述引流面的表面运动,以使得高温流体沿一方向排出。优选地,所述引流面为金属材质,所述金属材质用于对所述高温腔内的高温气流进行导热。优选地,所述出气口还包括扩散面,所述扩散面与引流面相连接,所述扩散面的表面与所述引流面的表面衔接。优选地,所述引流面镶嵌于所述扩散面内,所述扩散面的弧形凹面,所述扩散面的圆心远离所述高温腔;高温流体经过所述引流面之后沿所述扩散面的凹面运动。优选地,所述高温腔包括加热部与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部与温度传感器连接主控板,所述加热部用于给所述高温腔内的空气加热,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高温腔内空气的温度并将检测的数据发送给主控板。手持式病床灭菌装置,包括灭菌装置本体,所述灭菌装置本体包括用于灭菌的导风结构、主控板、风机、电源、第二进气口以及手持部,所述风机电性连接所述主控板,所述电源用于给所述灭菌装置本体供电;所述手持部安装于所述灭菌装置本体的一端,所述手持部安装于与所述出气口的高温流体运动方向相反一侧的所述灭菌装置本体上;所述高温腔位于所述灭菌装置本体的内部,所述风机将空气从所述第二进气口吸入经过所述高温腔灭菌后从所述出气口排出。优选地,所述灭菌装置本体还包括集尘盒,在空气被所述风机吸入所述第二进气口后进入所述集尘盒,所述集尘盒用于收集大颗粒粉尘,所述集尘盒中安装有过滤件,所述过滤件用于过滤空气中的大颗粒粉尘。优选地,所述灭菌装置本体还包括紫外杀菌组件,所述紫外杀菌组件设置于所述灭菌装置本体的底部,所述灭菌装置本体的底部与病床接触。优选地,所述紫外杀菌组件包括若干个紫外灯与紫外微动开关,所述紫外灯安装于所述底部,所述紫外微动开关安装于所述底部表面,当所述紫外微动开关接触病床受压后,所述紫外灯通电进行杀菌。优选地,所述灭菌装置本体还包括恒温组件,所述恒温组件安装于所述灭菌装置本体的底部表面,所述恒温组件电性连接所述主控板,所述恒温组件用于杀灭与其接触的病床上的螨虫。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灭菌的导风结构及手持式病床灭菌装置,该装置通过风机产生吸力将病床上的被褥深层的病菌吸出并通过过滤和高温进行杀菌,在出气口处设有引流面,使得高温腔中的高温气流沿引流面表面流动并且金属材质的引流面起到引流的作用,避免了操作者在使用过程中被高温气体烫伤。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灭菌的导风结构的剖视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即出气口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灭菌的导风结构的灭菌装置本体的底部示意图;附图标记:100、灭菌装置本体,10、风机,210、出气口,220、高温腔,221、加热部,211、引流面,212、扩散面,230、第一进气口,30、主控板,40、集尘盒,410、过滤件,510、紫外灯,520、紫外微动开关,60、手持部,70、恒温组件,80、第二进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灭菌的导风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进气口230、出气口210、高温腔220,空气从第一进气口230经过高温腔220后从出气口210排出;出气口210为包括一引流面211的管道,引流面211为弧形凸起面,引流面211位于出气口210的下端并与高温腔220连通,引流面211的圆心位于高温腔220内;高温流体从高温腔220中排出时,沿引流面211的表面运动,以使得高温流体沿一方向排出。在一个实施例中,引流面211表现为科恩达效应,科恩达效应即流体(气流或水流)有离开本来的流动方向,改为随着凸出的物体表面流动的倾向,当流体与它流过的物体表面之间存在表面摩擦时,流体的流速会减慢。当高温腔220中的气流向外排出遇到出气口210的引流面211,气流将沿凸出的物体即引流面211流动倾向;从出气口210中喷出的急速高温气流会基于雾沫夹带的原理带动周围的空气一起向同方向运动。通过引流面211将高温气流进行引流沿一方向排出避免了操作者在使用过程中被高温气体烫伤。在一个实施例中,引流面211为金属材质,金属材质用于对高温腔220内的高温气流进行导热。在本实施例中,引流面211与高温腔220连通即高温腔220中的气流排出时优先流经引流面211,金属材质的引流面211可使得具有高温的气流迅速导热,经过引流面211后的气流与扩散面212处的低温空气混合,此时温度降低到安全范围并向外扩散,及时排出的空气接触到操作者也不会对其造成伤害。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引流面211的凹面安装有循环冷却组件,循环冷却组件用于将金属材质的引流面211进行冷却,使引流面211的表面处于低温状态以快速吸收高温腔220中排出的高温气流,达到迅速降温的目的。具体地,循环冷却组件包括冷却循环管道、冷却组件,可通过冷空气或冷液体进行冷却。冷却组件即作为冷空气或冷液体的驱动,冷空气或冷液体接触引流面的凹面,冷却组件使得冷空气或冷液体进行循环,迅速带走引流面上的热量以使得金属材质的引流面211保持低温状态。在一个实施例中,出气口210还包括扩散面212,扩散面212与引流面211相连接,扩散面212的表面与引流面211的表面衔接。在本实施例中,扩散面212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灭菌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进气口、出气口、高温腔,空气从所述第一进气口经过所述高温腔后从所述出气口排出;所述出气口为包括一引流面的管道,所述引流面为弧形凸起面,所述引流面位于所述出气口的下端并与高温腔连通,所述引流面的圆心位于所述高温腔内;高温流体从所述高温腔中排出时,沿所述引流面的表面运动,以使得高温流体沿一方向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灭菌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进气口、出气口、高温腔,空气从所述第一进气口经过所述高温腔后从所述出气口排出;所述出气口为包括一引流面的管道,所述引流面为弧形凸起面,所述引流面位于所述出气口的下端并与高温腔连通,所述引流面的圆心位于所述高温腔内;高温流体从所述高温腔中排出时,沿所述引流面的表面运动,以使得高温流体沿一方向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灭菌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面为金属材质,所述金属材质用于对所述高温腔内的高温气流进行导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灭菌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还包括扩散面,所述扩散面与引流面相连接,所述扩散面的表面与所述引流面的表面衔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灭菌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面镶嵌于所述扩散面内,所述扩散面的弧形凹面,所述扩散面的圆心远离所述高温腔;高温流体经过所述引流面之后沿所述扩散面的凹面运动。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灭菌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腔包括加热部与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部与温度传感器连接主控板,所述加热部用于给所述高温腔内的空气加热,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高温腔内空气的温度并将检测的数据发送给主控板。


6.手持式病床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灭菌装置本体,所述灭菌装置本体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灭菌的导风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宝腾杨西斌刘家林周伟熊大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