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盘磨机的杂质过滤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0478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盘磨机的杂质过滤收集装置,涉及过滤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过滤箱体,过滤箱体的底部一侧面分别铰接有两侧门;过滤箱体的一相对侧面分别贯穿有进料管和出料管;过滤箱体的顶面开有两开口;过滤箱体的底面内壁滑动连接有两抽屉;过滤箱体的一相对侧面内壁分别固定有呈阶梯状设置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盘磨机出料口内的物料经进料管进入到两个过滤筛网组件内筛选,过滤筛网组件在振动源的带动下进行振动筛选,且大杂质经出渣口进入到一抽屉内;而磨碾不充分的物料经出料口进入到另一抽屉;合格的物料经出料管流向下一工序,提高了涂板和蓄电池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盘磨机的杂质过滤收集装置
本技术属于过滤装置
,特别是涉及用于盘磨机的杂质过滤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盘磨机常被用于摩擦和搓碾原料,方便原料的后期混合或利用;而在蓄电池生产生产中,人们利用盘磨机来磨碾原料,并从磨盘机的出料口来收集回用粉,但回用粉中常掺杂有筋条等杂质,等到后期涂板工序时,会出现工件报废品增加,涂板损坏的现象,严重者可导致蓄电池的质量问题。因此有待研究一种用于盘磨机的杂质过滤收集装置来对盘磨机的出口物料进行过滤以保证蓄电池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盘磨机的杂质过滤收集装置,将盘磨机出料口内的物料经进料管进入到两个过滤筛网组件内筛选,过滤筛网组件在振动源的带动下进行振动筛选,且大杂质经出渣口进入到一抽屉内;而磨碾不充分的物料经出料口进入到另一抽屉;合格的物料经出料管流向下一工序,解决了现有经磨碾后的回用粉质量不佳或掺有杂质而导致的涂板破损以及蓄电池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下降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用于盘磨机的杂质过滤收集装置,包括过滤箱体,所述过滤箱体的底部一侧面分别铰接有两侧门;所述过滤箱体的一相对侧面分别贯穿有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过滤箱体的顶面开有两开口;所述过滤箱体的底面内壁滑动连接有两抽屉;所述过滤箱体的一相对侧面内壁分别固定有呈阶梯状设置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过滤箱体的一相对侧面内壁滑动连接有两结构相同的过滤筛网组件;其中,所述出料管内有负压;所述抽屉与侧门相对应;所述过滤筛网组件包括立体筛网和顶板;所述立体筛网为一四棱台壳体;且所述立体筛网的缩口处安装有一滤网;所述立体筛网的上斜板外壁固定有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贯穿一开口并固定安装有一顶板,所述顶板的下表面与过滤箱体的顶面之间安装有若干弹性元件;一所述立体筛网的扩口与进料管相对应,且一所述立体筛网的下斜板与第一隔板的侧边之间形成一出渣口,所述出渣口位于一抽屉的上方;一所述立体筛网的滤网与另一所述立体筛网的扩口相对应,且另一所述立体筛网的滤网与出料管相对应,另一所述立体筛网的下斜板与第二隔板的侧边之间形成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于另一抽屉的上方;靠近所述进料管的一所述滤网的网孔尺寸大于另一滤网的网孔尺寸;两所述顶板之间安装有一横板,所述横板上固定安装有一振动源。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隔板位于出料管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开口处铰接有一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与开口之间形成贯穿口,所述贯穿口内贯穿有连接板。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箱体的一相对侧面对称安装有滑槽;所述滑槽与固定在立体筛网扩口侧面的滑条滑动连接;且所述滑条的底端端面固定有一毛刷,所述毛刷位于滑槽内。进一步地,所述振动源为振动电机或空气敲击锤。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将盘磨机出料口内的物料经进料管进入到两个过滤筛网组件内筛选,过滤筛网组件在振动源的带动下进行振动筛选,且大杂质经出渣口进入到一抽屉内;而磨碾不充分的物料经出料口进入到另一抽屉;合格的物料经出料管流向下一工序;此过程有效的筛选了物料中的杂质,并保证了物料的质量,避免涂板的破损现象,提高了涂板和蓄电池的质量和寿命。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用于盘磨机的杂质过滤收集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过滤筛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过滤箱体,2-进料管,3-出料管,4-抽屉,5-过滤筛网组件,6-立体筛网,7-顶板,8-振动源,101-开口,102-第一隔板,103-第二隔板,104-第三隔板,105-滑槽,601-滤网,602-连接板,603-出渣口,604-出料口,605-滑条,606-毛刷,701-弹性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设置”、“开”、“底”、“顶”、“上”、“侧面”、“内”、“周侧面”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为用于盘磨机的杂质过滤收集装置,包括过滤箱体1,过滤箱体1的底部一侧面分别铰接有两侧门;过滤箱体1的一相对侧面分别贯穿有进料管2和出料管3;过滤箱体1的顶面开有两开口101;过滤箱体1的底面内壁滑动连接有两抽屉4;过滤箱体1的一相对侧面内壁分别固定有呈阶梯状设置的第一隔板102、第二隔板103和第三隔板104;过滤箱体1的一相对侧面内壁滑动连接有两结构相同的过滤筛网组件5,且两个过滤筛网组件5的安装方式相同,两个过滤筛网组件5处于一前一后的位置;其中,出料管3内有负压,负压保证物料在过滤箱体1内的单向流动性;抽屉与侧门相对应,打开侧门,可将抽屉从侧门拿出;过滤筛网组件5包括立体筛网6和顶板7;立体筛网6为一四棱台壳体;且立体筛网6的缩口处安装有一滤网601;立体筛网6的上斜板外壁固定有一连接板602;连接板602的顶部贯穿一开口101并固定安装有一顶板7,顶板7的下表面与过滤箱体1的顶面之间安装有四个弹性元件701;弹性元件701为弹簧;振动源8振动带动过滤筛网组件5进行上下沿着滑槽105振动,而弹性元件701可以为过滤筛网组件5提供缓冲力,避免过滤筛网组件5与过滤箱体1的硬性接触;一立体筛网6的扩口与进料管2相对应,且一立体筛网6的下斜板与第一隔板102的侧边之间形成一出渣口603,出渣口603位于一抽屉4的上方;一立体筛网6的滤网601与另一立体筛网6的扩口相对应,且另一立体筛网6的滤网601与出料管3相对应,另一立体筛网6的下斜板与第二隔板103的侧边之间形成有出料口604,出料口604位于另一抽屉4的上方;靠近进料管2的一滤网601的网孔尺寸大于另一滤网601的网孔尺寸;两顶板7之间安装有一横板,横板上固定安装有一振动源8。其中,第三隔板104位于出料管3的下方,第三隔板104可保证杂质和磨碾不合格的物料进入到进料管2内。其中,开口101处铰接有一密封板,密封板保证过滤箱体1的密封性,密封板与开口101之间形成贯穿口,贯穿口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盘磨机的杂质过滤收集装置,包括过滤箱体(1),所述过滤箱体(1)的底部一侧面分别铰接有两侧门,其特征在于:/n所述过滤箱体(1)的一相对侧面分别贯穿有进料管(2)和出料管(3);所述过滤箱体(1)的顶面开有两开口(101);所述过滤箱体(1)的底面内壁滑动连接有两抽屉(4);所述过滤箱体(1)的一相对侧面内壁分别固定有呈阶梯状设置的第一隔板(102)、第二隔板(103)和第三隔板(104);所述过滤箱体(1)的一相对侧面内壁滑动连接有两结构相同的过滤筛网组件(5);/n其中,所述出料管(3)内有负压;所述抽屉与侧门相对应;/n所述过滤筛网组件(5)包括立体筛网(6)和顶板(7);所述立体筛网(6)为一四棱台壳体;且所述立体筛网(6)的缩口处安装有一滤网(601);所述立体筛网(6)的上斜板外壁固定有一连接板(602);所述连接板(602)的顶部贯穿一开口(101)并固定安装有一顶板(7),所述顶板(7)的下表面与过滤箱体(1)的顶面之间安装有若干弹性元件(701);/n一所述立体筛网(6)的扩口与进料管(2)相对应,且一所述立体筛网(6)的下斜板与第一隔板(102)的侧边之间形成一出渣口(603),所述出渣口(603)位于一抽屉(4)的上方;一所述立体筛网(6)的滤网(601)与另一所述立体筛网(6)的扩口相对应,且另一所述立体筛网(6)的滤网(601)与出料管(3)相对应,另一所述立体筛网(6)的下斜板与第二隔板(103)的侧边之间形成有出料口(604),所述出料口(604)位于另一抽屉(4)的上方;靠近所述进料管(2)的一所述滤网(601)的网孔尺寸大于另一滤网(601)的网孔尺;/n两所述顶板(7)之间安装有一横板,所述横板上固定安装有一振动源(8)。/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盘磨机的杂质过滤收集装置,包括过滤箱体(1),所述过滤箱体(1)的底部一侧面分别铰接有两侧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箱体(1)的一相对侧面分别贯穿有进料管(2)和出料管(3);所述过滤箱体(1)的顶面开有两开口(101);所述过滤箱体(1)的底面内壁滑动连接有两抽屉(4);所述过滤箱体(1)的一相对侧面内壁分别固定有呈阶梯状设置的第一隔板(102)、第二隔板(103)和第三隔板(104);所述过滤箱体(1)的一相对侧面内壁滑动连接有两结构相同的过滤筛网组件(5);
其中,所述出料管(3)内有负压;所述抽屉与侧门相对应;
所述过滤筛网组件(5)包括立体筛网(6)和顶板(7);所述立体筛网(6)为一四棱台壳体;且所述立体筛网(6)的缩口处安装有一滤网(601);所述立体筛网(6)的上斜板外壁固定有一连接板(602);所述连接板(602)的顶部贯穿一开口(101)并固定安装有一顶板(7),所述顶板(7)的下表面与过滤箱体(1)的顶面之间安装有若干弹性元件(701);
一所述立体筛网(6)的扩口与进料管(2)相对应,且一所述立体筛网(6)的下斜板与第一隔板(102)的侧边之间形成一出渣口(603),所述出渣口(603)位于一抽屉(4)的上方;一所述立体筛网(6)的滤网(601)与另一所述立体筛网(6)的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辉浩曹飞飞王银龙朱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轰达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