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翟佳丽专利>正文

一种手持式可通电叩击用笔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40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针灸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手持式可通电叩击用笔针,包括头部和握持部;所述头部和握持部通过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头部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笔针,若干笔针均匀分成两排平行排列,所述握持部的内部设置有电池,电池通过导线与笔针电性连接,使笔针接触皮肤时形成环路电流;所述笔针与皮肤相接触的一端呈半圆形结构。将针尖变成顶端半圆形的笔针后,治疗操作时半圆形针尖作用于皮肤表面,不刺入皮肤,基本没有疼痛感,尤其便于儿童接受,避免了皮肤感染的风险。

A hand-held electric percussion styl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式可通电叩击用笔针
本专利技术涉及针灸
,具体是一种手持式可通电叩击用笔针。
技术介绍
针灸技术是我国传统康复治疗技术,针具有毫针、三棱针、梅花针等各种形状。然而,这些针具针尖锋利具有如下缺陷:1、操作时,医生持针刺入患者穴位皮肤,具有一定疼痛感,尤其会增加儿童的恐惧感,不利于治疗的开展;2、只有针刺一种治疗方式,刺激量小;3、需要严格消毒,有皮肤感染的风险。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7693352A的“一种经络疏通仪”,通过环状囊固定在患者的胳膊或者腿上,通过针具从可伸缩连接管和通孔中插入,防止针具插歪或者在插入患者皮肤后,患者或者使用者发生晃动影响操作。该仪器外形较大,针尖刺入皮肤依然具有疼痛感。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手持式可通电叩击用笔针,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可通电叩击用笔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持式可通电叩击用笔针,包括头部和握持部;所述头部和握持部通过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头部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笔针,若干笔针均匀分成两排平行排列,所述握持部的内部设置有电池,电池通过导线与笔针电性连接,使笔针接触皮肤时形成环路电流;所述笔针与皮肤相接触的一端呈半圆形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头部和握持部均为长方体结构,连接部为长条型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头部底部设置的笔针有八个,八个笔针均匀分成两排平行排列,每排四根,所述导线包括A导线和B导线,一排笔针共联于A导线,且通过A导线与电池的正极连接,另一排笔针共联于B导线,且通过B导线与电池的负极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笔针的针尾与导线焊接,笔针是由纯铜镀金材质制成,导线为纯铜导线,外部包覆有硅胶外皮。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头部的正面设置有若干标记圆点,标记圆点与笔针一一对应。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握持部的内部开设有用于电池安装的安装槽,安装槽上设置有电池背板,所述电池为充电电池。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握持部上还设置有旋钮开关,旋钮开关与导线串联。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线还设置有调节电阻,所述握持部的外侧设置有对调节电阻进行调节的调节档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将针尖变成顶端半圆形的笔针后,治疗操作时半圆形针尖作用于皮肤表面,不刺入皮肤,基本没有疼痛感,尤其便于儿童接受,避免了皮肤感染的风险;2、为了保持疗效,8根笔针,平行两行排列,用导线连接电池,治疗时相对通电,在接触皮肤的时间内形成电流,通过电流和针尖叩击的双重刺激,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3、笔形粗短针为纯铜镀金材质,不易受电流腐蚀。附图说明图1为手持式可通电叩击用笔针的俯视图;图2为手持式可通电叩击用笔针的仰视图;图3为手持式可通电叩击用笔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手持式可通电叩击用笔针中笔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头部、2-连接部、3-握持部、4-标记圆点、5-旋钮开关、6-调节档位、7-笔针、8-电池背板、9-导线、10-电池、11-调节电阻。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手持式可通电叩击用笔针,包括头部1和握持部3;所述头部1和握持部3通过连接部2固定连接,头部1和握持部3均为长方体结构,连接部2为长条型结构,所述头部1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笔针7,若干笔针7均匀分成两排平行排列,所述握持部3的内部设置有电池10,电池10通过导线8与笔针7电性连接,使笔针7接触皮肤时形成环路电流,从而通过电流和笔针7针尖叩击的双重刺激,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所述笔针7与皮肤相接触的一端呈半圆形结构,避免笔针7刺破皮肤的同时能够对皮肤进行刺激;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头部1底部设置的笔针7有八个,八个笔针7均匀分成两排平行排列,每排四根,所述导线8包括A导线和B导线,一排笔针7共联于A导线,且通过A导线与电池的正极连接,另一排笔针7共联于B导线,且通过B导线与电池的负极连接;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笔针7的针尾与导线8焊接,笔针7是由纯铜镀金材质制成,导线8为纯铜导线,外部包覆有硅胶外皮;所述头部1的正面设置有若干标记圆点4,标记圆点4与笔针7一一对应,用于显示笔针7的位置;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握持部3的内部开设有用于电池10安装的安装槽,安装槽上设置有电池背板8,所述电池10为充电电池。所述握持部3上还设置有旋钮开关5,旋钮开关5与导线8串联,用于控制导线8通断。实施例2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手持式可通电叩击用笔针,包括头部1和握持部3;所述头部1和握持部3通过连接部2固定连接,头部1和握持部3均为长方体结构,连接部2为长条型结构,所述头部1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笔针7,若干笔针7均匀分成两排平行排列,所述握持部3的内部设置有电池10,电池10通过导线8与笔针7电性连接,使笔针7接触皮肤时形成环路电流,从而通过电流和笔针7针尖叩击的双重刺激,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所述笔针7与皮肤相接触的一端呈半圆形结构,避免笔针7刺破皮肤的同时能够对皮肤进行刺激;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头部1底部设置的笔针7有八个,八个笔针7均匀分成两排平行排列,每排四根,所述导线8包括A导线和B导线,一排笔针7共联于A导线,且通过A导线与电池的正极连接,另一排笔针7共联于B导线,且通过B导线与电池的负极连接;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笔针7的针尾与导线8焊接,笔针7是由纯铜镀金材质制成,导线8为纯铜导线,外部包覆有硅胶外皮;所述头部1的正面设置有若干标记圆点4,标记圆点4与笔针7一一对应,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可通电叩击用笔针,包括头部(1)和握持部(3);所述头部(1)和握持部(3)通过连接部(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1)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笔针(7),若干笔针(7)均匀分成两排平行排列,所述握持部(3)的内部设置有电池(10),电池(10)通过导线(8)与笔针(7)电性连接,使笔针(7)接触皮肤时形成环路电流;所述笔针(7)与皮肤相接触的一端呈半圆形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可通电叩击用笔针,包括头部(1)和握持部(3);所述头部(1)和握持部(3)通过连接部(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1)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笔针(7),若干笔针(7)均匀分成两排平行排列,所述握持部(3)的内部设置有电池(10),电池(10)通过导线(8)与笔针(7)电性连接,使笔针(7)接触皮肤时形成环路电流;所述笔针(7)与皮肤相接触的一端呈半圆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可通电叩击用笔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1)和握持部(3)均为长方体结构,连接部(2)为长条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可通电叩击用笔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1)底部设置的笔针(7)有八个,八个笔针(7)均匀分成两排平行排列,每排四根,所述导线(8)包括A导线和B导线,一排笔针(7)共联于A导线,且通过A导线与电池的正极连接,另一排笔针(7)共联于B导线,且通过B导线与电池的负极连接。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佳丽
申请(专利权)人:翟佳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