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动可调式椎体前路固定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374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滑动可调式椎体前路固定板,包括:上滑板,呈“T”字型,上滑板的横片上开设有上滑板锁定钉孔,上滑板的纵片两侧下沿分别形成有第一滑槽,上滑板的纵片两侧上沿分别形成有第一滑轨;下固定板,呈“凹”字型,下固定板的横片上开设有下固定板锁定钉孔,下固定板的两纵片内侧上沿分别形成有第二滑槽,下固定板的两纵片内侧下沿分别形成有第二滑轨;上滑板的纵片插设在下固定板的凹口内,且上滑板的第一滑槽与下固定板的第二滑轨相配合,上滑板的第一滑轨与下固定板的第二滑槽相配合,以使上滑板能够相对于下固定板沿纵向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上滑板和下固定板采用带有双侧侧方滑槽‑滑轨的滑动结构,不仅滑动方式稳定可靠,而且可以有效提供抗扭转强度。

A sliding adjustable anterior fixation plate for vertebral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动可调式椎体前路固定板
本专利技术涉一种椎体前路固定板,具体是关于一种能够实现固定板长度自由调节的滑动可调式椎体前路固定板。
技术介绍
根据“三柱理论”,脊柱的稳定性由前柱、中柱和后柱共同提供。当椎体切除、前纵韧带切除或椎间盘切除时,椎体前柱的稳定性严重丢失,单纯从脊柱后路行椎弓根固定是不能满足结构强度的,因此前路固定钛板是维持脊柱前柱稳定性的必要方式。目前,现有的前路固定钛板存在连接方式单薄、抗扭转强度差、可调节长度小、连接方式复杂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双侧侧方滑槽-滑轨结构的滑动可调式椎体前路固定板,以实现固定板长度的自由调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滑动可调式椎体前路固定板,包括:上滑板,呈“T”字型,所述上滑板的横片上开设有上滑板锁定钉孔,所述上滑板的纵片两侧下沿分别形成有第一滑槽,所述上滑板的纵片两侧上沿分别形成有第一滑轨;下固定板,呈“凹”字型,所述下固定板的横片上开设有下固定板锁定钉孔,所述下固定板的两纵片内侧上沿分别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动可调式椎体前路固定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滑板(1),呈“T”字型,所述上滑板(1)的横片上开设有上滑板锁定钉孔(3),所述上滑板(1)的纵片两侧下沿分别形成有第一滑槽(5),所述上滑板(1)的纵片两侧上沿分别形成有第一滑轨;/n下固定板(2),呈“凹”字型,所述下固定板(2)的横片上开设有下固定板锁定钉孔(4),所述下固定板(2)的两纵片内侧上沿分别形成有第二滑槽(6),所述下固定板(2)的两纵片内侧下沿分别形成有第二滑轨;/n所述上滑板(1)的纵片插设在所述下固定板(2)的凹口内,且所述上滑板(1)的第一滑槽(5)与所述下固定板(2)的第二滑轨相配合,所述上滑板(1)的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动可调式椎体前路固定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滑板(1),呈“T”字型,所述上滑板(1)的横片上开设有上滑板锁定钉孔(3),所述上滑板(1)的纵片两侧下沿分别形成有第一滑槽(5),所述上滑板(1)的纵片两侧上沿分别形成有第一滑轨;
下固定板(2),呈“凹”字型,所述下固定板(2)的横片上开设有下固定板锁定钉孔(4),所述下固定板(2)的两纵片内侧上沿分别形成有第二滑槽(6),所述下固定板(2)的两纵片内侧下沿分别形成有第二滑轨;
所述上滑板(1)的纵片插设在所述下固定板(2)的凹口内,且所述上滑板(1)的第一滑槽(5)与所述下固定板(2)的第二滑轨相配合,所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