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排泥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0368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排泥控制装置,包括位于循环池底部的排泥直线电机、由排泥直线电机带动的排泥刮板、位于循环池内部的上液面污泥浓度计和下液面污泥浓度计、位于循环池底部污泥排污口的电动阀门、PLC控制系统;循环池上部设有浓水进水口和原水进水口,循环池下部设有出水口;所述上液面污泥浓度计的探头位于循环池上部,下液面污泥浓度计的探头位于循环池的下部;所述循环池底部设有储泥凹槽,所述储泥凹槽相适配设有排泥刮板;所述PLC控制系统与上液面污泥浓度计、下液面污泥浓度计、排泥直线电机和电动阀门分别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排泥效率高,节省能耗,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的自动排泥控制装置。

An automatic sludge discharge contro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排泥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排泥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磨划废水处理过程中,经过絮凝池沉淀,废水中的物质与絮凝剂反应生成矾花颗粒在循环池中产生沉淀,必须定期进行清理以保证沉淀工作能有效、正常地运行。目前沉淀池的污泥清理是使用刮泥装置将污泥刮到集泥槽后,使用吸泥泵连续工作进行排泥,这种刮泥排泥装置耗电量较高,运行成本高,影响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排泥效率高,节省能耗,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的自动排泥控制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1、一种自动排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循环池底部的排泥直线电机、由排泥直线电机带动的排泥刮板、位于循环池内部的上液面污泥浓度计和下液面污泥浓度计、位于循环池底部污泥排污口的电动阀门、PLC控制系统;循环池上部设有浓水进水口和原水进水口,循环池下部设有出水口;所述上液面污泥浓度计的探头位于循环池上部,下液面污泥浓度计的探头位于循环池的下部;所述循环池底部设有储泥凹槽,所述储泥凹槽相适配设有排泥刮板;所述PLC控制系统与上液面污泥浓度计、下液面污泥浓度计、排泥直线电机和电动阀门分别电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储泥凹槽至少有四个,所述储泥凹槽的一端与排污口连通,所述循环池相适配储泥凹槽设有分排污口及子电动阀门;所述中间储泥凹槽的深度大于两侧储泥凹槽的深度。在循环池的排污口侧设置若干个排污口,有助于迅速排污,提高排污效率,当污泥沉淀过程中将中间储泥凹槽填满后,下液面污泥浓度计的浓度显著升高,下液面污泥浓度计的电信号传输到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驱动刮泥板,同时打开中间储泥凹槽对应的电动阀门将污泥排出。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分排污口设有独立的子电动阀门,所述分排污口通过管道汇总到总排污管。用于排污之后还要对污泥进一步处理,因此需要将污泥汇总进入污泥存储池中。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上液面污泥浓度计的探头和下液面污泥浓度计的探头外部设有防水扰动装置。循环池内设有浓水和原水的进水口,在进水过程中水流发生扰动影响测量的精度。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泥刮板设有刮泥背板和与储泥凹槽深度相适配的刮泥齿,所述储泥凹槽凸起部和凹陷部均为圆弧面,所述刮泥背板与刮泥齿呈直角,刮泥背板与刮泥齿一体成型,所述刮泥背板与循环池侧壁平行设置,直线电机驱动刮泥背板带动刮泥齿沿储泥凹槽运动。所述储泥凹槽上部做成圆弧面有助于污泥聚集在凹槽的凹陷部,待凹陷部聚集一定数量的污泥,由直线电机驱动将污泥推入排污口。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装置采用多段排泥法,通过上液面污泥浓度计和下液面污泥浓度计的综合测定,当污泥浓度到达第一阶段开启部分刮泥板和电动阀门,即可满足排泥需要;当污泥浓度达到第二阶段开启全部刮泥板和电动阀门,通过不同档位的设置一方面当废水中污泥含量高时,提高的排泥的效率,另一方面当废水中污泥含量低时,减少电能和能量的消耗节能减排。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自动排泥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排泥刮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排泥直线电机;2、排泥刮板;3、上液面污泥浓度计;4、下液面污泥浓度计;5、电动阀门;6、PLC控制系统;7、浓水进水口;8、原水进水口;9、出水口;10、循环池;11、刮泥背板;12、刮泥齿;13、直线电机;14、储泥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自动排泥控制装置,包括位于循环池底部的排泥直线电机1、由排泥直线电机带动的排泥刮板2、位于循环池内部的上液面污泥浓度计3和下液面污泥浓度计4、位于循环池底部污泥排污口的电动阀门5、PLC控制系统6;循环池上部设有浓水进水口7和原水进水口8,循环池下部设有出水口9;所述上液面污泥浓度计的探头位于循环池上部,下液面污泥浓度计的探头位于循环池10的下部;所述循环池底部设有储泥凹槽,所述储泥凹槽相适配设有排泥刮板;所述PLC控制系统与上液面污泥浓度计、下液面污泥浓度计、排泥直线电机和电动阀门分别电连接。所述储泥凹槽至少有四个,所述储泥凹槽的一端与排污口连通,所述循环池相适配储泥凹槽设有分排污口及子电动阀门;所述中间储泥凹槽的深度大于两侧储泥凹槽的深度。所述分排污口设有独立的子电动阀门,所述分排污口通过管道汇总到总排污管。上液面污泥浓度计的探头和下液面污泥浓度计的探头外部设有防水扰动装置。所述排泥刮板设有刮泥背板11和与储泥凹槽14深度相适配的刮泥齿12,所述储泥凹槽凸起部和凹陷部均为圆弧面,所述刮泥背板与刮泥齿呈直角,刮泥背板与刮泥齿一体成型,所述刮泥背板与循环池侧壁平行设置,直线电机13驱动刮泥背板带动刮泥齿沿储泥凹槽运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排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循环池底部的排泥直线电机、由排泥直线电机带动的排泥刮板、位于循环池内部的上液面污泥浓度计和下液面污泥浓度计、位于循环池底部污泥排污口的电动阀门、PLC控制系统;循环池上部设有浓水进水口和原水进水口,循环池下部设有出水口;所述上液面污泥浓度计的探头位于循环池上部,下液面污泥浓度计的探头位于循环池的下部;所述循环池底部设有储泥凹槽,所述储泥凹槽相适配设有排泥刮板;所述PLC控制系统与上液面污泥浓度计、下液面污泥浓度计、排泥直线电机和电动阀门分别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排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循环池底部的排泥直线电机、由排泥直线电机带动的排泥刮板、位于循环池内部的上液面污泥浓度计和下液面污泥浓度计、位于循环池底部污泥排污口的电动阀门、PLC控制系统;循环池上部设有浓水进水口和原水进水口,循环池下部设有出水口;所述上液面污泥浓度计的探头位于循环池上部,下液面污泥浓度计的探头位于循环池的下部;所述循环池底部设有储泥凹槽,所述储泥凹槽相适配设有排泥刮板;所述PLC控制系统与上液面污泥浓度计、下液面污泥浓度计、排泥直线电机和电动阀门分别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泥凹槽至少有四个,所述储泥凹槽的一端与排污口连通,所述循环池相适配储泥凹槽设有分排污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笪泳夏小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圣富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