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腹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3390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健腹轮,包括轮体和轴件,轮体组装在轴件上而呈可旋转的枢接状态,轴件的两端从轮体中伸出并设有把手,轮体内部形成容置空间,容置空间与轴件之间设有弹性回转件,弹性回转件的一端连接固设在轴件上,而弹性回转件的另一端与轮体之间设有离合装置,当离合装置处于离状态时,弹性回转件的另一端不与轮体连接,当离合装置处于合状态时,弹性回转件的另一端连接固设在轮体上。此结构简单,可以依据使用需要,利用离合装置进行无回力和有回力的切换,满足使用者的多种需求。

A kind of healthy abdomen wh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健腹轮
本技术属于健身设备的
,具体涉及一种健腹轮。
技术介绍
健腹轮是一种可锻炼肌肉、关节、减轻体重的小型推动器,用户利用健腹轮在地面上进行往复式的滚动,达到健身的效果。健腹轮适用于锻炼腹部、腰臀部、手臂等身体各部位的赘肉。由于锻炼时所需要的场地简单,便于居家使用,受到使用者的青睐。传统的健腹轮,主要由轮体和轴件组成,轮体限位组装在轴件上而呈可旋转的枢接状态,轴件的两端从轮体中伸出并设有把手。使用时,使用者采用站姿或跪姿,双手握持把手,将轮体抵在地面上,使用者用力将轮体向前推动,再用力将轮体往回拉动,如此反复动作,达到运动训练的效果。但是,传统的健腹轮在实际使用中,因为没有任何辅助拉回的结构,使得使用者将轮体往前推动后,如果使用者不具有足够的力量将轮体往回拉动,或者使用者体力不支而无法将轮体往回拉动时,则会造成使用者趴倒甚至受伤的情形发生,导致在使用上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基于上述传统的健腹轮存在的缺陷,有业者专门研发了回力式健腹轮,见中国台湾第M545614U号技术专利,主要是在轮体内部形成容置空间,轴件穿设在轮体中间位置而呈可旋转的枢接状态,轴件的两端从轮体中伸出并设有把手,而在容置空间与轴件之间设有一弹簧卷片,弹簧卷片的一端连接固设在容置空间上而另一端连接固设在轴件上。使用时,利用弹簧卷片辅助使用者将轮体拉回,可降低运动伤害的发生,增加使用安全性。然而,健身锻炼本身就具有多样性,锻炼的强度往往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对于初学者或体力较弱的使用者来说,通常需要采用具有回力的健腹轮进行锻炼,而当锻炼到一定程度或对于体力较佳的使用者来说,则需要采用无回力的健腹轮进行锻炼。目前单纯的无回力健腹轮或带回力健腹轮,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因此,本技术特别设计了一种新型多功能健腹轮,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腹轮,可依据使用需要进行无回力和有回力的切换,满足使用者的多种需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健腹轮,包括轮体和轴件,轮体组装在轴件上而呈可旋转的枢接状态,轴件的两端从轮体中伸出并设有把手,轮体内部形成容置空间,容置空间与轴件之间设有弹性回转件,弹性回转件的一端连接固设在轴件上,而弹性回转件的另一端与轮体之间设有离合装置,当离合装置处于离状态时,弹性回转件的另一端不与轮体连接,当离合装置处于合状态时,弹性回转件的另一端连接固设在轮体上。所述轮体由左、右轮盖和中间轮环固定扣合在一起而形成,左、右轮盖和中间轮环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弹性回转件为扭簧、弹簧卷片或发条。所述离合装置包括内转盘、推拉轴和切换手柄,内转盘以轴向限位的方式组装在轴件上,内转盘与轴件呈可旋转的枢接状态,弹性回转件的另一端连接固设在内转盘上,内转盘上形成外齿轮,推拉轴以可轴向移动的方式偏心穿插在轮体的容置空间中,推拉轴与轮体之间设有止转结构,推拉轴上形成可随推拉轴轴向移动进行切换的离合齿供与内转盘的外齿轮配合,切换手柄安装在轮体外并与推拉轴固定连接,通过切换手柄拉动推拉轴令离合齿与外齿轮啮合使离合装置处于合状态,或者切换手柄推动推拉轴令离合齿与外齿轮不啮合使离合装置处于离状态。所述离合齿为可与内转盘的外齿轮啮合的齿轮或齿排。所述推拉轴与轮体之间的止转结构是:轮体上形成定位孔,推拉轴上固定设有定位块与定位孔配合实现止转定位。所述推拉轴与轮体之间的止转结构是:轮体上形成齿轮孔,推拉轴上固定设有定位齿轮与齿轮孔配合实现止转定位。所述推拉轴的两端分别从容置空间伸出,一端与轮体一侧外的螺母锁固,另一端与轮体另一侧外的切换手柄枢接,推拉轴与轮体之间还设有轴向移动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止转结构上。所述推拉轴上还套有限制复位行程的轴套。所述切换手柄在与推拉杆的枢接处形成凸轮与轮体表面接触,借助凸轮与轮体表面接触实现对推拉轴的推动和拉动。所述轴件上在内转盘的一侧固定设有转盘盖,转盘盖与内转盘之间形成容腔用于容纳弹性回转件,弹性回转件的一端连接固设在转盘盖,实现与轴件的固定连接,轴件上在内转盘的另一侧固定设有限位销,内转盘借助两侧的限位销和转盘盖在轴向限位而组装在轴件上。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结构简单,因为在容置空间与轴件之间增加了弹性回转件,故,可以依据使用需要,利用离合装置进行无回力和有回力的切换,对于初学者或体力较弱的使用者来说,可以将离合装置切换到合状态,使用具有回力的健腹轮进行锻炼,而当锻炼到一定程度或对于体力较佳的使用者来说,则可以将离合装置切换到离状态,使用无回力的健腹轮进行锻炼,本技术可以满足使用者的多种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图一;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图二;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立体分解图。标号说明轮体1,左轮盖11,右轮盖12,中间轮环13,定位孔14,齿轮孔15;轴件2,转盘盖21,销钉22,限位销23;把手3,弹性卡销31;弹性回转件4;离合装置5,内转盘51,外齿轮511,推拉轴52,定位块521,定位齿轮522,螺母523,轴套524,切换手柄53,销钉531,凸轮532,复位弹簧54,离合齿55。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揭示的一种健腹轮,包括轮体1和轴件2。轮体1组装在轴件2上,而呈可以相对旋转的枢接状态。轴件2的两端从轮体1中伸出,并且轴件2的两端借助弹性卡销31或其它紧固构件固定设有把手3。轮体1内部形成容置空间,容置空间与轴件2之间设有弹性回转件4,弹性回转件4的一端连接固设在轴件2上,而弹性回转件4的另一端与轮体1之间设有离合装置5。本技术可以依据使用需要,利用离合装置5进行无回力和有回力的切换。当离合装置5处于合状态时,弹性回转件4的另一端连接固设在轮体1上,此时可以适用于初学者或体力较弱的使用者进行锻炼,当离合装置5处于离状态时,弹性回转件4的另一端不与轮体1连接,此时可以适用于锻炼到一定程度或体力较佳的使用者进行锻炼。进一步,本技术所述轮体1可以设计呈由左轮盖11、右轮盖12和中间轮环13固定扣合在一起而形成,左轮盖11、右轮盖12和中间轮环13之间形成容置空间。这样,不仅可以增大容置空间,方便构件装配,还可以方便轮体1的造型设计和色彩组合。进一步,本技术所述弹性回转件4可以包括扭簧、弹簧卷片或发条,但不限于前述构件,只要是具有一定弹性、能够实现回转、提供回力的构件都可以适用。进一步,本技术提供了两种离合装置5的具体结构,但本技术不限于本文所列举的形态,只要能够通过切换实现弹性回转件4的另一端与轮体1之间连接与否,以满足使用者不同需求即可。具体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所述离合装置5包括内转盘51、推拉轴52和切换手柄53。详细描述如下。内转盘51以轴向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健腹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体和轴件,轮体组装在轴件上而呈可旋转的枢接状态,轴件的两端从轮体中伸出并设有把手,轮体内部形成容置空间,容置空间与轴件之间设有弹性回转件,弹性回转件的一端连接固设在轴件上,而弹性回转件的另一端与轮体之间设有离合装置,当离合装置处于离状态时,弹性回转件的另一端不与轮体连接,当离合装置处于合状态时,弹性回转件的另一端连接固设在轮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健腹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体和轴件,轮体组装在轴件上而呈可旋转的枢接状态,轴件的两端从轮体中伸出并设有把手,轮体内部形成容置空间,容置空间与轴件之间设有弹性回转件,弹性回转件的一端连接固设在轴件上,而弹性回转件的另一端与轮体之间设有离合装置,当离合装置处于离状态时,弹性回转件的另一端不与轮体连接,当离合装置处于合状态时,弹性回转件的另一端连接固设在轮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回转件为扭簧、弹簧卷片或发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装置包括内转盘、推拉轴和切换手柄,内转盘以轴向限位的方式组装在轴件上,内转盘与轴件呈可旋转的枢接状态,弹性回转件的另一端连接固设在内转盘上,内转盘上形成外齿轮,推拉轴以可轴向移动的方式偏心穿插在轮体的容置空间中,推拉轴与轮体之间设有止转结构,推拉轴上形成可随推拉轴轴向移动进行切换的离合齿供与内转盘的外齿轮配合,切换手柄安装在轮体外并与推拉轴固定连接,通过切换手柄拉动推拉轴令离合齿与外齿轮啮合使离合装置处于合状态,或者切换手柄推动推拉轴令离合齿与外齿轮不啮合使离合装置处于离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轴与轮体之间的止转结构是:轮体上形成定位孔,推拉轴上固定设有定位块与定位孔配合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昱志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宙隆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