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倒伞型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318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倒伞型引流管,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所述倒伞型引流管包括三通连接管、导流管和两个引流件,所述三通连接管设有两个分支连接口和与两个所述分支连接口连通的主连接口,两个所述分支连接口的连接处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的边沿设置有分别与两个所述分支连接口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导流管的一端插入所述主连接口,两根所述引流件的一端分别插入两个所述分支连接口,所述引流件用于将手术腔内的积液引流至所述导流管内。通过使用三通连接管将导流管与引流支管或导流杆连接,并对分支连接口的连接处使用连接部加强连接,避免引流管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需要更换固定引流管,增加可靠性,减轻了病人的疼痛感。

An inverted umbrella drainage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倒伞型引流管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倒伞型引流管。
技术介绍
外科手术中,经常在手术切口内放置引流管,将手术腔内的积血积液和渗出通过引流管引向体外。这样可以防止术腔积液感染,从而促进伤口愈合。目前,手术中采用的方法大都是:取一段引流管,在引流管的一端人工剪取数个小孔(或事先留孔),有孔端放入腔内,引流管的另一端在穿刺针的引导下从穿刺孔中引出体外,接负压引流球,以达到引流的目的。甲状腺手术后进行引流时,现有的引流技术是由护理人员将一根直软管劈开,形成Y型接头,由于操作的不确定性,劈开的软管容易断裂,软管劈开后的碎屑会残留在伤口上,此外,劈管过程中容易导致软管被污染,存在对伤口造成感染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倒伞型引流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引流管存在容易断裂,以及安全性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倒伞型引流管,所述倒伞型引流管包括三通连接管、导流管和两个引流件,所述三通连接管设有两个分支连接口和与两个所述分支连接口连通的主连接口,两个所述分支连接口的连接处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的边沿设置有分别与两个所述分支连接口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导流管的一端插入所述主连接口,两根所述引流件的一端分别插入两个所述分支连接口,所述引流件用于将手术腔内的积液引流至所述导流管内。本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引流件为引流支管或引流杆,所述引流支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贯穿管壁的通孔,所述引流杆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沿引流杆长度方向延伸的引流槽。本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引流支管的直径为14Fr,所述引流支管的长度为150mm,所述引流支管的材质为医用高分子材料。本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引流杆的直径为14Fr,所述引流杆的长度为150mm,所述引流杆的材质为医用高分子材料。本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三通连接管与所述导流管的材质均为医用高分子材料。本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套设有连接套管。本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导流管的直径为18Fr,所述导流管的长度为500mm。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实施例的倒伞型引流管通过使用三通连接管将导流管与引流支管或导流杆连接,并对分支连接口的连接处使用连接部加强连接,避免引流管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需要更换固定引流管,增加可靠性,减轻了病人的疼痛感;此外,由于引流管属于Ⅱ类无菌医疗器械,无需在手术过程中进行临时制作,降低了导流管被污染的可能性,提高了导流管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倒伞型引流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三通连接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倒伞型引流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引流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引流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三通连接管;20、导流管;11、分支连接口;12、主连接口;13、缺口;14、连接部;21、连接套管;31、引流支管;32、引流杆;311、通孔;321、引流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和2所示,倒伞型引流管包括三通连接管10、导流管20和两个引流件,三通连接管10用于连接导流管20与引流件,三通连接管10设有两个分支连接口11和与两个分支连接口11连通的主连接口12,两个分支连接口11与主连接口12之间的夹角为120°,两个分支连接口11之间的夹角也为120°,三通连接管10的材质为医用高分子材料。两个分支连接口11的连接处设置有缺口13,缺口13的边沿设置有分别与两个分支连接口11连接的连接部14,连接部14对两个分支连接口11的连接处进行加强连接,避免引流管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需要更换固定引流管,增加可靠性,减轻了病人的疼痛感。引流件用于将手术腔内的积液引流至导流管20内,两根引流件的一端分别插入两个分支连接口11,本实施例中引流件为引流支管31,引流支管31呈管状结构,引流支管31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贯穿管壁的通孔311,通孔311均匀分布于引流支管31的管壁上,引流支管31的直径为14Fr,引流支管31的长度为150mm,引流支管31的材质为医用高分子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材质的引流支管31可根据需要随意弯曲而不会断裂。由于甲状腺手术后有两个伤口都需要排出积液,因此本实施例中引流件的数量为两个,手术结束后,将两根引流支管31分别放置于两个手术腔内,由于每个方向上都有通孔311的存在,腔内的积液可通过各个方向上的通孔311进入引流支管31内,使腔内的积液排干净,引流支管31可适用的创口更广泛。导流管20用于将两根引流支管31输出的积液排出体外,导流管20的一端插入主连接口12,导流管20的材质为医用高分子材料,导流管20的直径为18Fr,导流管20的长度为500mm。进一步的,为了方便与穿刺针连接,导流管20的另一端套设有连接套管21,连接套管21可与穿刺针快速插接连接,减少安装时间。使用时,将导流管20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套管21与穿刺针插接连接,将两根引流支管31分别放置于两个手术腔内,使用穿刺针在手术腔内向外刺穿人体组织,引流管的另一端在穿刺针的引导下从穿刺孔中引出体外,拔掉穿刺针,将引流管的另一端连接负压引流球进行引流,腔内的积液可通过各个方向的通孔311进入引流支管31内,并沿引流支管31流动,最终通过导流管20流入负压引流球。实施例2本实施例以实施例1为基础,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引流支管31的外表面印制有X-ray显影线(未示出),制造时,使用打印设备将显影剂沿引流支管31的长度方向印制于引流支管31的外表面,从而形成X-ray显影线,医生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倒伞型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倒伞型引流管包括三通连接管、导流管和两个引流件,所述三通连接管设有两个分支连接口和与两个所述分支连接口连通的主连接口,两个所述分支连接口的连接处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的边沿设置有分别与两个所述分支连接口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导流管的一端插入所述主连接口,两根所述引流件的一端分别插入两个所述分支连接口,所述引流件用于将手术腔内的积液引流至所述导流管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倒伞型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倒伞型引流管包括三通连接管、导流管和两个引流件,所述三通连接管设有两个分支连接口和与两个所述分支连接口连通的主连接口,两个所述分支连接口的连接处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的边沿设置有分别与两个所述分支连接口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导流管的一端插入所述主连接口,两根所述引流件的一端分别插入两个所述分支连接口,所述引流件用于将手术腔内的积液引流至所述导流管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伞型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件为引流支管或引流杆,所述引流支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贯穿管壁的通孔,所述引流杆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沿引流杆长度方向延伸的引流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伞型引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加金吴恒陈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若尧医疗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